羅小敏 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銅鼓縣供電分公司
所謂的電網規劃實際上是科學預測負荷發展,合理確定電網發展目標,制定適合本地區規劃技術原則,構建目標網架,指導近期電網建設有序開展、掌控電網總體建設規模與投資。為此,探討如何開展農村電網規劃,對建設一個覆蓋城鄉的智能、高效、可靠、綠色的電網,滿足配電網電力需求不斷增長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在開展農村電網規劃工作應堅持“以我為主”、“以市場為導向”、“以解決現狀問題為著力點”和“電網規劃一體化,輸配網規劃統一協調”的四個原則。
首先,“堅持以解決現狀問題為著力點”原則。充分聽取生產運行調度等部門對電網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的意見,列出需要規劃解決的具體問題清單并逐項提出解決措施。明確解決重點問題的關鍵項目,經技術經濟比較、綜合平衡后科學安排規劃項目規劃方案,提高投資效益。 其次,“電網規劃一體化,輸配網規劃統一協調”原則。以主網規劃建設方案為基礎開展配電網網架規劃,配電網規劃可對主網變電站布點提出建議[1]。 另外,“以我為主”原則。加強規劃工作的跨部門統籌協調力度,建立以公司領導為組長,規劃部(計劃部)牽頭,生技、調度、基建、市場等部門深度參與的工作小組。在充分發揮中介機構的技術咨詢力量基礎上,推薦的規劃方案要以上級電網公司意見為主。再次,“以市場為導向”原則。充分發揮基層規劃人員的作用,深入調查研究地方經濟和人口情況,了解和掌握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以市場為導向開展負荷預測校核工作和網架規劃工作。
首先說明本縣電網概況,通過對本縣中壓配電網上級電源的多個方面的綜合分析及主要分析指標匯總,為中壓配電網規劃提出向上級電網建議。從中壓配電網概況、網絡結構水平、負荷供應能力、裝備技術水平、重要用戶供電情況、中壓配電網綜合評價等六方面開展中壓配電網現狀分析;從低壓主干長度、臺區電壓情況等開展低壓配電網現狀分析;找出農網存在問題。
規劃地域范圍一般本縣域范圍,規劃電網范圍是縣域范圍內中低壓配電網供電區。規劃基準年是開展規劃工作的年份,規劃年為5年內逐年。規劃設計基礎資料來源一般有地當政府統計年鑒,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對本縣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有重大影響的“十二五”專項規劃,包括城鎮發展、土地利用、交通運輸、農業、新型工業、裝備制造業、現代流通業、城市商業網點、物流園區布局、對外經濟等專題;政府提供的關于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方面的其他材料;上級電網專題規劃等資料。
行政區劃、土地面積和人口密度,氣候特點,交通條件,文化底蘊,地方特色,近5年的縣域經濟現狀及發展規劃等簡介。
根據負荷預測結果和變電站布點方案,制定分年度中壓配電網新增出線方案。根據中壓配電網技術改造原則和現狀分析結論,制定分年度中壓配電網改造方案。根據負荷預測結果、低壓配電網技術原則、現狀分析結論,制定低壓配電網新建及改造規劃方案[2]。
準確的電力需求預測將為電源的合理布點、適時的電網建設、最佳的投資時間以及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并為電網的安全、經濟、可靠運行提供保證。先開展歷史用電情況分析,然后開展全社會用電量、總負荷預測,一般采用年均增長率法、大用戶+自然負荷增長法、分片區負荷預測法。
通過對電網現狀中、低壓電網現狀分析,結合國家及上級公司規劃指導原則,根據實際情況,提出適合本縣農網發展的技術原則。
(一)合理安排變壓器
10kV配電變壓器應按“小容量、多布點”原則進行配置,按用戶數量、使用同時率、功率因數等參數配置配變容量,一般桿上配變容量不超過500千伏安,新建配電變壓器優先選用S11及以上節能環保型變壓器,配電變壓器的安裝位置應接近負荷中心,選擇交通便利、避免車輛碰撞、易燃易爆及嚴重污染場所。
(二)低壓配電網
低壓配電網力求結構簡單、安全可靠,采用以配電變壓器為中心的樹狀放射式結構、樹枝型布線,低壓不成網。低壓配電線路的長度應滿足末端電壓質量要求。低壓配電線路主干線線徑一般選擇比配電變壓額定容量大一等級,以便日常運行增容更換配變。優先選用絕緣導線。公用低壓配電網應以配變供電范圍實行分區供電。
(三)加強與政府部門、群眾溝通、共同參與農村電網規劃。在農村電網的規劃中,應主動邀請建設部門、政府部門和群眾參與研究規劃,使電網規劃融入當地總體規劃之中,并與總體規劃有機結合,為電網建設預留必要的線路走廊、變電站及其它電力設施建設用地,更好的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
結語:在我國農村電網規劃中,必須要充分結合各地區自身社會經濟發展、負荷需求、現狀中低壓配電網存在的薄弱環節等因素制定本地區的中低壓配電網規劃目標及總體思路,根據農村配電網的特點,開展好農村電網規劃,才能建設一個覆蓋城鄉的智能、高效、可靠、綠色的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