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婧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由于高職院校是以培養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的,所以其一直極為重視校企之間合作,校企合作也逐漸發展成為高職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關鍵要素。經過多年發展,現代高校與企業之間合作變得更加密切,文化互融也成為兩者合作的新理念與新方向。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有必要做好素質教育與企業文化深度融合工作,要將企業文化所具功能運用到素質教育之中,以實現理想化人才培養目標。
現代高職教育已經從規模化模式,逐漸轉變為將特色、重內涵模式,強調要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以對院校發展長久性進行保證[1]。同時高職院校服務特色、專業特色以及課程特色等,都需要特色校園文化作為支點,而高職院校特色文化,是要在融入企業優秀核心價值觀與企業文化之后才可形成的,所以融入企業文化能夠對高職特色化建設需求進行滿足。
當前市場競爭以及就業競爭極為激烈,院校需要實施教學改革,以保證自身人才培養與市場實際需要相符性。所以高職院校要在進行學生培養時,通過各種途徑實施現代職業人知識點與技能技術滲透,以對學生職業人意識與基礎技能水平進行保證,而企業文化便可以達到這一效果,能夠幫助學校按照社會以及市場實際需求,實施科學化人才培養。
德育課程是職業素質教育重要組成,也是實施職業素質培養的有效途徑。在將企業文化融入到此課中時,老師要事先做好課程分析與教學評估,要按照現行德育教育開展實況,通過組織學生進行企業調研以及實地參觀等活動,將企業文化靈活滲透到教學內容之中,以借助各種職業素質教育專題活動,幫助學生對企業文化以及職業素質等內容進行理解,從而確保其可以在企業文化的熏陶之下,切實強化自身思想品質水平,進而達到良好的德育課程教學效果[2]。
實施專業建設過程中,院校應在校園內部做好企業文化環境營造,要按照企業實際工作,進行實訓場所建設。例如可在固定區域公布企業進度安排、工作制度以及項目計劃等信息,并要求學生進出實訓基地都要穿工作服,佩戴安全防護措施以及工號等,要在校園內形成濃厚的職場氛圍。同時要按照項目開展進程,定期展開項目團隊評比,要通過此種方式對學生實訓熱情形成有效帶動,確保其可以積極投入到實訓工作之中,以通過良性競爭的氛圍,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競爭觀念,以防其日后出現不良甚至是違法競爭行為。此外要將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融合在一起,要利用良好環境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影響,確保他們可以在新型校園文化的影響下,更加積極、努力的進行學習,能夠提前適應企業文化管理氛圍,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職業素質水平,確保其日后可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校園活動是實施職業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所以老師可通過組織各種團隊合作學習活動以及校園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在活動參與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素質水平。學校要鼓勵學生團結合作,要集眾人之長,科學展開各項活動,以對學生與人合作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進行強化,確保他們日后在企業之中也可以更好地與人進行合作。同時老師要邀請同學一起參與到各種團隊合作主題活動設計之中,要對校園活動不斷進行豐富,以在活動中幫助學生更好地對團隊合作精神進行領悟。此外老師還要在完成活動之后,帶領學生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與分析,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發言機會,并通過合理引導,使他們認識到自身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展開職業素質優化[3]。
由于現代社會就業壓力過大,所以國家開始倡導大學生創業,鼓勵學生通過創業的方式實現自身價值,并在資金以及政策方面給予了一定支持。通過分析發現,創業實踐是以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為目標的,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培養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并要利用社會實踐幫助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保證學生可以通過實踐鍛煉,切實增強自身競爭能力與綜合素質。在此過程中學校要為學生創造融入市場的機會,要利用企業文化幫助其在創業過程中認識到成為合格職業人需要具備的條件與標準,以幫助其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之中。
為保證高職學生能力培養效果,多數高職院校都在推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強調要通過將教學活動與企業生產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在實踐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培養。所以按照高職教育特點,院校也應將素質教育和專業能力培養結合在一起,要在工學結合過程中,對學生展開技術技能以及其他綜合素養培養,確保他們可以在實訓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企業文化的魅力,能夠在該文化影響下,對自身言行舉止形成有效規范,進而養成良好職業素質,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人。
結束語:鑒于企業文化在高職職業素質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各高職院校應加大對企業文化的重視程度,要在對企業文化與本校素質教育現狀進行充分的基礎上,結合高職院校教育特點,通過利用宿舍進行文化宣傳以及營造良好校園文化環境等手段,科學將企業文化融入到職業素質教育體系之中,以借助其優勢,做好各項職業素質教育工作,保證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水平可以得到切實提升,從而為學生今后就業與發展增加有利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