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濤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教務處
高等院校肩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和接班人的歷史使命。近年來,隨著國家人才強國戰略思想的強化,作為應用型高等院校的代表,職業院校黨政領導充分認識到了人才資源是學校發展的重要資源,并積極推進高層次人才工作的創新與發展。但由于職業院校高層次人才存在一定特性,實際工作中仍存在對人才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不愿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推動人才工作,“不愿管”和“不會管”等問題。
概括來說,“人才”通常指的是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理想、掌握適應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知識和技能、具備優秀的職業化能力與素養,能夠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人。但隨著各地區發展水平和階段的差異,不同類型的高校對于高層次人才群體的關注點也存在一定差別。而對于職業院校高層次人才而言,則尤其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一是普遍具有較強的“雙師型”能力結構。職業教育的專業是依據社會職業崗位或職業崗位群設置的,培養的人才服務于各個職業崗位,因此決定了職業院校教師既要具有某一專業的理論知識,也要具有從事教育教學的技術能力,這樣教育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校企之間人才流動性強。隨著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的有效進行,校企之間的政策壁壘逐步消融,校企之間信息不對稱現象得到有效緩解。職業院校教師經常或者定期到企業進行技術實踐,了解企業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了解行業企業的技術、工種、崗位發展變化趨勢,了解企業的組織結構和運行機制,往往成為校企雙方均急需的行業資深人才,從而得以在校企之間形成人才的合理流動。三是工學結合的教育環境。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基本教學制度。而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機制也要求職業院校既要培養出具有一定理論知識的“職業藍領”,也要培養出企業一線真正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這就對職業院校高層次人才自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筆者在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等6所學校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發現職業院校黨組織在高層次人才管理服務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對高層次人才的內涵理解不到位。一些職業高校院(系)黨組織的主要領導對黨管人才的任務和目標認識存在偏差,既沒有真正把人才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和組織工作的主要內容來抓,也沒有運用現代管理理念針對高層次人才的規律、特征開展工作,導致對人才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二是運行機制不健全。有的領導雖然對黨管人才的領導主體要素和任務目標要素認識比較到位,但不愿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推動人才工作。三是手段要素不完善。突出反映在職業院校對黨管人才手段、指標要素以及黨管人才運行機制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偏差,“不會管”是其中的根本原因。四是領導主體“缺位”。黨組織在人才工作中的領導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人才工作與本單位全局工作結合度不高,以致人才工作決策的權威性不強、推進力不夠。五是工作措施“虛位”。大多數職業院校基層黨組織往往只有工作部署,沒有工作督導,只見務虛材料,不見實際舉措,缺乏針對性和指導性強的政策措施,導致人才工作的推動措施“虛位”。六是職業院校在實踐“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過程中缺乏實實在在的抓手。黨委組織部門是黨管人才的具體落實部門,承擔著人才工作牽頭抓總的工作職責,但是由于職業院校的組織部門一般規模小、人員少、工作量大,很多時候都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完成上級要求的常規工作上,在人才工作方面投入不足。七是相關職能部門尚未形成在現有職能分工基礎上協調配合、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的工作機制。八是黨管人才的工作體系不夠完善。
在觀念維度方面。應進一步明晰職業院校黨管人才的基本理念,明確黨管人才與黨管干部的差異,職業院校黨管人才與政府黨管人才的差異,職業院校黨管人才與黨管高層次人才的差異。要尊重人才的個性和價值,要站穩高校黨管人才立場,要轉變職業院校黨管人才的角色。
在機制維度方面。應從影響職業院校黨組織開展高層次人才管理的學術制度、工作制度或其他機制入手,探尋解決黨管高層次人才問題的有效舉措。要創新人才管理機制,突出服務理念和制度設計,處理好黨委職能部門和行政業務部門之間的關系,并做到有舍有得。在黨管人才的工作體制下,職業院校組織、人事、科研、教務等部門,一方面應積極主動地做好各自職權范圍內的高層次人才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應加強相互之間的聯系、溝通與合作,構建左右銜接、上下貫通的工作運行機制。
在動力維度方面。要從影響職業院校黨組織開展高層次人才管理的動力機制入手,探尋解決問題的有效舉措。要解決高層次人才的動力觸發問題,高校黨組織的動力保持問題,以及非黨部門、非黨人員的動力聯系問題。
在能力維度方面。要從職業院校黨組織進行高層次人才管理的能力欠缺的視角,分析通過提升業務能力探尋解決問題的有效舉措。
在系統維度方面。要從系統分析的視角,探索職業院校黨組織與其他業務部門共同開展高層次科技人員管理的體制機制與有效舉措。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應處理好兩對關系。一是要處理好精英與群賢的關系。二是要處理好制度與文化的關系。總體來說,目前我國職業類院校高層次人才相對匱乏,大多數職業院校也沒有設置合理的高層次人才管理機制,導致職業院校高層次人才的優勢無法得到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對職業院校本身是難能可貴的一筆財富,因此要完善職業院校高層次人才的管理機制,并順應國家人才發展要求,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高層次人才管理服務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