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欣 遼寧科技學院
大自然賜予本溪人民如畫的自然景觀,同時也賜予本溪人民豐厚的歷史資源、人文資源。作為具有寶貴而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和紅色文化遺址資源的旅游城市---本溪,在國家大力倡導開展紅色旅游項目的大環境下,有著開展紅色旅游項目的良好發展的契機。本溪市政府在《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中,要求全市充分發掘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資源,積極發展紅色旅游,廣泛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精神,不斷增強民族凝聚力,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全面了解和掌握本溪市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現狀和主要消費者的旅游需求,研究紅色文化旅游產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現象產生的原因,我們進行了相關的調查與研究,旨在促進本溪經濟的穩步發展。
數據顯示:高達61%游客對本溪紅色旅游產業狀況不了解,很了解的只有13%,這說明我們的宣傳力度不夠,影響力不強。
數據看:79%被調查者認為紅色旅游產業對推動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說明紅色旅游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已被人們所認識。
數據顯示:69%的游客認為目前本溪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的程度較低,說明目前本溪紅色產業發展相對落后,還不能滿足旅游者的需求。針對以上調查得出:大部分游客不了解我市紅色旅游產業狀況;多數游客認同紅色旅游產業在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我市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相對落后,發展程度較低,無法滿足游客的需要。
數據顯示:有43%的游客認為缺乏有地方特色的美食,15%的游客認為缺乏區域特色紅色旅游產品;35%的游客認為缺乏“一站式”服務,7%的游客認為旅游服務業的質量和水平。數據說明在消費中缺乏特色性、便捷性、娛樂性的產品。
數據顯示,35%的游客認為是紅色資源整合力度不夠;29%的游客認為紅色景區基礎設施落后;22%的游客認為政府投入力度不夠和紅色旅游管理體制不合理;14%的游客認為紅色旅游市場波動幅度較大以及紅色景區趨同化現象嚴重。
數據顯示,本溪紅色旅游產業應具備的主要發展條件有:政府的大力支持38%、旅游資源豐富24%、歷史文化積淀21%。 說明紅色旅游產業開發的重要優勢在于政府的重視與支持,同時紅色旅游資源豐富與紅色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也是發展紅色旅游產業必備的條件。
調查數據顯示:63%的游客認為加大宣傳力度和完善基礎設施是兩項重要措施,有20%的游客認為加強人們對紅色歷史文化的了解是重要措施,還有17%的游客認為開發紅色文化產品是推動紅色旅游產業發展的措施。這說明紅色旅游產業發展存在很多問題,紅色旅游產業發展還不成熟。
通過調查及總體上看,本溪市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仍普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
調查數據顯示,一半以上的游客在紅色旅游景區的停留時間在兩天以內,還有相當一部分游客當日往返。這主要歸因于紅色旅游景區的資源開發停留在表面,在紅色旅游資源與“綠”、“古”、“俗”。等其他資源的整合開發做得遠遠不夠,紅色旅游的游覽項目不豐富,產品結構不合理;展示陳列方式較為單一,紅色文化和地域文化內涵挖掘不深,紅色旅游區游覽的內容過于單調。來紅色旅游區的游客可供選擇的項目主要是參觀游覽故居、舊址、博物館等,參與性的活動偏少,簡單的文物、遺跡的陳列,單一的文物觀光旅游,很難滿足旅游者多樣化的需求。
免費開放后。游客的大幅度增長導致景區設施設備不足,加速了設施設備的損耗,有的景區甚至容量超載。對紅色旅游景區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各景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設施設備不完善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景區內交通不便、停車場與衛生間等旅游服務設施不足、紀念場館內休息區少等等。
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商品對提高紅色旅游地經濟、拓展就業渠道、實現變廢為寶、自然資源再增值和促進紅色旅游文化的宣傳、寓教于游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溪市紅色旅游景區普遍缺乏深層次開發的紅色旅游商品,具體表現為旅游商品檔次低、種類少、特色不鮮明。
紅色旅游吸引物大多以遺址、故居、紀念碑、陵墓、紀念館的形式出現,這些資源單體的空間分布大多比較零散,給科學設計游覽線路帶來了一定難度。有的紅色旅游景區內旅游線路設計不夠合理,沿途觀賞性也不強,特別是游客常常需要走回頭路;同時景區內各景點一般較為分散,聯系不強,使得游客游覽時疲于奔波。在旅游過程中,很多旅行社為了趕行程,限制游客游覽時間,游客對各個景點只能是走馬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