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慧 中信銀行邯鄲分行
引言:高風險性一直是金融業的特征,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難免出現不良資產,對于不良資產的處理成為了金融業的關鍵問題。若不良資產未得到有效控制,金融貸款中不良率不斷增加,必然會造成商業銀行的資金鏈斷裂,造成金融危機。因此,對于相關問題的研究至關重要。
商業銀行面對不良資產,常使用的方法有批量轉讓,銀行在轉讓的同時由于不良資產有著復雜的形態,存在很多法律上的缺陷,也造成了商業銀行面臨著很多法律風險。首先就是不良資產信息不規范的問題。在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的時候對信息進行披露是最基本的工作,信息被披露的程度直接影響著成交情況,對于交易的雙方責任劃分以及銀行負債表有著直接關聯。信息披露不規范會影響到商業銀行對責任的追究。其次在組建不良資產包的時候存在很多法律風險,例如:不良資產本身含有不同程度的瑕疵,交易存在違約風險等。最后就是反委托風險,商業銀行在處理不良資產反委托的時候,若無法保證不良資產得到完整真實的轉移,可能會造成違規操作。
首先就是債轉股缺少明確的法律規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實施債轉股的時候,不能參與經營管理活動,造成債轉股積極性降低,管理機構也會由于缺少明確的法律規定而影響到實施債轉股。其次現有機制固化,導致無法發展優勢資源。管理公司也會受到影響,無法應用資源管理債轉股企業。最后是債轉股退出路徑不清晰。退出方式就是原來的債務人將股權轉讓給其他人,一方面轉讓的成功率比較低,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到很多國有股,需要經過復雜的審批程序,導致了股權轉讓十分困難。
首先是證券化的法律體系還需要完善,有關證券化的規定十分寬泛,給執法隨意性留下了諸多空間。其次在法律體系內部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有待進行調整。最后在司法運作上存在一定的障礙,在司法審判以及執行過程中有諸多困難。
對于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的處置必須要得到法律的支持,在目前相關的法律中在普遍性上稍有欠缺,需要不斷完善法律。首先需要明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以及性質,在其建立的初期,國家賦予其處理不良資產的使命,其在法律上的定位是政策性的,但是使用的運作方式確是商業化的。因此首先需要明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和性質,完善公司管理結構,可以按照商業化管理,參與到市場競爭之中。其次需要對其經營范圍進行確定。通過法律擴寬融資的渠道,例如積極引進國外企業,作為第三方戰略投資方,改變政策融資支持的形勢。最后完善監管途徑,讓公司獲得明確的監管。例如在法律中建立信息公開的制度,在公司披露的信息中,含有很多涉及到機密的信息,利用法律對公司進行保護。同時也能夠在社會公眾中形成監督氛圍,讓資產處置的制度得到完善。
在目前的債轉股過程中,債轉股只是發生在政策性質層面,增大了債轉股風險。完善法律體系首先需要有明確的法律支持。第一,在債轉股的協議生效以后,公司要監管債務人,債權人不能追索企業,也不可以進行破產申請[1]。第二,在生效之后的一定時限內,債權人需要以書面形式提交申請,同時在工商機關備案。經過備案之后的到期債權,若經過法定整頓,兩方形成一致意見,那么債權人可以優先獲得受償,根據備案的順序進行受償。其次需要對優勢資源進行整合,需要實施股權退出機制。應該將轉讓企業股權當做是退出渠道,在完善的證券法律之下,才能實現。目前我國對于不良資產的處理,在一級市場中被國有資產公司壟斷,造成一級市場缺少流動性。因此需要加強完善投資機構的培養,豐富市場結構。例如:建立區域性的融資平臺,積極鼓勵發展民間資本參與到企業的融資階段中,讓市場情況活躍起來,讓不良資產得到快速處理。
最后需要不斷完善外部環境,政府部門要找準定位,將工作的重心放在法律法規的完善上,給經濟市場長遠發展編制規則,發揮市場競爭的裁判員作用。另外需要宣揚法制理念,讓司法公信力得到提升。政府也需要加強各個部門的合作,面對債轉股的各個問題,進行通力合作,推動債轉股的實施。
首先需要制定關于資產證券化的法律,建議借鑒英美法系的模式,明確證券化的法律屬性,讓財產抵押轉移的方式得到確定,對債務人的回購義務進行明確規定。同時還需要規定實現中擔保的途徑,保證市場多樣化,還包括相關稅務政策得到法律化等內容[2]。其次要將現有的法律法規清理掉,我國目前的很多法律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也造成了證券化業務受到法律阻滯。例如:國企的破產程序十分拘謹,無法適應經濟要求。最后要對證券化制度進行設計,設計也需要重視對貸款機構對于債權追償在法律上的支持,只有保障了債權人的利益,才能更高效的回收不良資產。
結論:綜上所述 ,本文首先分析了股份制商業銀行在處理不良資產時候存在的法律問題,主要體現在批量轉讓、債轉股以及證券化之中。然后本文提出了相關的法律對策,需要建立針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法律,不斷完善債轉股的法律,也要不斷完善資產證券化。需要政府部分發揮主導作用,加速相關法律政策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