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波 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
引言: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水平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直接關系,開展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企業內部所有相關部門的發展進度。近年來,我國政府機構大力提倡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念,基于這種情況,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也要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要求為依據,建立起與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相符合的體系,以此更好的實現我國各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其基本上都是以盈利作為最終目的,只有不斷的獲取利潤才能使自己更好發展下去。所以,在發展的初始階段,企業都會將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然而,在企業不斷發展以及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逐漸改變的過程中,對企業發展產生影響的因素也越來越多,而且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不斷加大,倘若仍然只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那么勢必會阻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企業通常都會更加注重經濟收益,力求盡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希望自己能夠在短時間里獲取更多的經濟收入。這樣不僅會使企業忽略技術上的創新以及品牌的建設,而且極有可能會對企業的品牌與形象造成嚴重傷害,導致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影響。
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太過重視股東的利益最大化會使企業嚴重忽視可持續性發展因素。同時,基于股東利益最大化而開展的財務管理工作還仍存不足之處。首先,因我國當前的資本市場還缺乏完善性,使得企業在估價方面還無法真實的反映出其價值所在和以后的發展潛力。其次,倘若企業太過重視股價的相應指標,那么就會使企業的相關利益者受到利益損害。企業并不是孤立于社會當中,其與相關的利益者有著密切關系,包括企業員工、消費者以及政府機構等。此外,開展此項財務管理工作主要是針對上市公司,而其它的企業只能通過相關評估機構來提供相應的幫助,但無法確保評估機構具有較高的公平性。
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當中,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要求企業要一直以實現整體價值的最大化為最終目標,其需要考慮到的因素更具全面性,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然而,如果企業過于關注價值的最大化,就會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對其他的利益相關者造成損害,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影響。比如,倘若企業在追求價值最大化時過于重視所有者的利益,那么就極有可能會對債權人的相關利益造成嚴重損害,這對于企業今后開展融資工作是非常不利的,以此影響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指的就是企業在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過程當中,不但要充分考慮企業經營戰略的可行性,還要重視企業在行業市場以及未來經營過程當中盈利能力的有效提升,使企業能夠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一直保持健康、良好的發展態勢。所以,企業一定要制定出具有較強可行性、科學性以及合理性的發展策略,結合自然、經濟和社會等相關因素,使企業能夠更加順利的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開展有效的財務管理工作可以對企業的財務實踐起到更有意義的指導作用,使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的職能更充分的體現出來,由此進一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社會持續進步過程中,人類越來越重視環境資源的保護以及各類資源的充分利用,以此希望社會能夠更加健康、和諧的向前邁進。企業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當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開展相應的財務管理工作時,企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自身以及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應該把重點放在資金的管理上,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率以及有效性,合理規劃企業資金的去處,做到企業內部和外部相互協調共同發展,時刻記住要考慮企業的所有者的利益,同時要關注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就當前經濟形勢而言,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不但要以提升企業的社會價值和創造更多的經濟收入為目的,同時還要積極維護相關利益者的應有的利益,以此進一步促進企業和社會、利益相關者以及生態環境的共同發展。所以,企業一定要樹立綠色財務管理理念,明確企業盈利和自然資源、社會效益以及環境保護等因素之間的關系,并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使企業更加順利的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在樹立綠色財務管理理念的過程當中,不但要考慮到企業的經濟利益,還要把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作為企業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樣便能夠進一步促進企業和社會的共榮,由此更好的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所開展的財務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一定要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相一致,不但要以實現企業短期利益的最大化為目的,還要充分考慮到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企業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基礎所開展的財務管理工作一定要兼顧企業的利益和社會的利益,也就是說,企業的發展一定要基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就經濟學的層面而言,在企業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當中,企業的利益與社會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對立性,大部分企業基本上都是不惜犧牲其社會利益來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而實際上,這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在企業的利益和社會的利益之間產生沖突的情況下,企業不會為使自己獲取更高的利益而忽略社會的利益。所以,企業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除了要充分考慮企業的自身利益外,還必須努力實現社會利益,以此實現企業目標與社會目標的和諧與統一。
企業開展相關的財務管理工作,一定要盡最大可能科學、合理的利用資金。財務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使企業的內部能夠更好的使用資金并進行協調服務,而科學、合理的利用資金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然而,企業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并不只是針對當期的利益,而是針對企業的整個壽命周期,同時充分對資金的時間價值、風險因素、資金運營效果等進行全面思考的基礎上而可以實現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一定要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依據,充分考慮到企業的營業利潤、行業市場內的占有率、顧客的滿意程度以及售后服務等多種因素,確定企業開展相關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以此達到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要求。所以,企業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必須系全面考慮到企業的資金管理與控制、分配及有效使用、兼顧財務與業務發展的相應需求,使企業更好的實現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綜上所述,基于新經濟時代,企業在生產與經營方面面臨了更大的挑戰,而要想更好的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樹立綠色財務管理理念,將企業盈利和自然資源、環境保護以及社會效益等因素充分結合在一起,同時進行全面的安排,不斷打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使企業更快、更好的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