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赫迎 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人們早已不滿足于傳統金融行業一枝獨秀的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將互聯網精神與傳統金融進行有機結合,互聯網金融便應運而生。互聯網金融相對于傳統金融而言,具有信息透明度高、易操作、參與成本低、參與程度強的特點。例如,人們可以足不出戶的在家通過淘寶、京東等平臺完成購物,也可以只拿一部手機就可以實現線下和線上的消費支付,更可以實現網上理財、網上投資等業務。這些以往都需要在相應柜臺完成的業務,現在只需人們通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在互聯網上就可以快捷方便的操作。正是憑借著這些便民化特點,互聯網金融以其迅猛的發展速度,迅速進入大眾視野。
在強大的互聯網背景下,互聯網金融涉及多個領域的多個方面,在互聯網金融廣泛的涉及范圍內。互聯網支付以其大眾化的視角作為一種網上交易形式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主要形式為網銀、第三方支付和移動支付。這些逐漸產生并發展的交易形式吸引了眾多投資方的關注,進而出現了許多與互聯網金融有關的軟件。在這些條件的共同作用下,這種新型的支付方式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理財和出門購物的有效途徑。例如,在旅游的過程中,可以減少現金和信用卡的使用頻率,通過手機綁定信用卡就可以在出行過程中完成支付,大大降低了旅行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再如,人們可以通過一些軟件將資金適度投入達到理財的效果,這些新奇的資金使用方式吸引了許多人的眼光,正因如此,這種奇妙的消費理念也正在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消費觀念中。
高中生作為如今社會接受新事物較快的一類群體,成為了在這股互聯網金融的熱潮中不可忽視的一類人。互聯網下的新型支付方式通過其方便快捷的消費方式,相對自由的消費理念吸引了眾多高中生的目光。在家庭引導、環境影響、網絡吸引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之下,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開始選擇這類支付方式。高中生已經具備自己消費的能力,也有一些可以自行支配資金的基礎,所以很多高中生希望通過消費來發揮自己已經具備的能力,而互聯網新型支付方式正好為高中生提供了這樣的契機,盡管高中生因為學業只有很少的時間可以消費,但是互聯網的支付方式為他們提供了高速度、高效率、便利化的支付方式,滿足了高中生希望自行消費的心理,所以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開始認可并使用互聯網新型支付方式,而這種新型支付方式,也為互聯網金融在將來的發展過程中指明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現在,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選擇用互聯網支付平臺進行消費。首先,出門時只要拿著一部手機,學生就可以完成絕大多數的消費。甚至在菜市場,商家都會在店鋪內貼上個人二維碼,供人們掃描完成支付。第二,高中生在向家長要錢消費時,減少了因不在身邊而無法提供現金的麻煩,可以通過轉賬的方式將錢轉給學生。第三,在消費安全方面,由于互聯網支付方式減少了高中生對現金的使用,可以增加消費時的安全,學生家長可以更放心的讓學生在外消費。第四,互聯網給學生提供了貸款的平臺,可以為貧困學生進行貸款,資助學生完成學業。
大多數高中生目前仍處于未成年階段,而互聯網的這種支付方式使還沒有樹立金錢觀貨幣觀的高中生產生一種盲目的依賴性。目前,高中生有著高強度的學習負擔和學業壓力,迫于這種壓力許多高中生愿意通過購物的方式來緩解自己,因此很容易受到互聯網金融金錢使用感不強,可預知支付等消極因素的影響。[1]
具體表現為:1.互聯網金融容易導致高中生的超額超前支出。絕大多數的高中生目前還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消費時都要經過家長這一環節,而高中生的心智已經趨于成熟,對未知的成年生活充滿好奇,所以希望通過購物來獲得滿足感。而許多高中生的互聯網賬戶綁定的往往是家長的銀行卡,直接導致高中生在購物時容易產生消費過度,超出預支金額等問題。而互聯網缺少對現金的使用感使得高中生趨向于非理智的消費方式。目前的一些支付軟件,例如“花唄”、“余額寶”都有提前預支的功能,這使得高中生超前消費的現象頻繁。
2.導致高中生的消費心理變形。高中生的思維方式還沒有完全成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個別學生受攀比心理的影響,飲食消費向廣告看齊,服裝消費向名牌看齊,娛樂消費向成人看齊。還有的學生從眾的心理,往往能引發對某類商品或某種風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趨勢。而商家常常利用高中生從眾追趕潮流的心理來推銷自己的商品。以上兩種由攀比、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在使用互聯網支付方式的前提下更容易產生。
家庭是對高中生教育的第一途徑,家長要首先以身作則,引導孩子理性消費,正確培養孩子的儲蓄觀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自覺的就會增加物質消費,這些不自覺的高消費,都可使孩子耳濡目染,產生一些不正確的消費觀念。[2]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的瑞士,生活水平在世界前列,他們卻以節儉聞名于世。[3][4]瑞士人的富而不奢給我們多少帶來一些啟示。家長在滿足孩子的正常消費之外,更應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幫助孩子從現在開始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要多關注孩子的消費支出情況,以便于正確的引導。對于學校來說更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加以滲透。學校要安排合理的消費結構,開展理財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綠色的消費心理,對不良的消費心理進行及時的干預。加強勞動教育,讓學生在勞動實踐的過程中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在社會生活中注重對理性消費習慣的培養,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關注未成年人的消費安全行為。倡導健康消費文化,讓高中生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從而更好的引導其樹立節約消費觀。
1.要注重對個人信息的保護,目前出現了一些非正規的網站,用戶在輸入個人信息之后網站就會自動記錄,并將信息通過非法渠道銷售至個人,公司甚至不法分子的手中,造成用戶的財產安全受到威脅。高中生的安全意識不強,更容易受到欺騙,因此高中生在使用互聯網金融的時候要慎重輸入個人信息,盡量使用規范安全的網站,絕不透露個人隱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網絡安全部門也要注重規范網站安全,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
2.選擇正規渠道消費,不貪圖小利。互聯網中的有一些不法商家,利用高中生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手里沒有過多資金但是卻想要消費購物的特點。對商品進行所謂的“打折”、“降價”。但這些商品往往是品質安全不夠標準的商品,高中生購買這些“廉價”商品之后,往往會導致個人信息的泄露,甚至自身的健康也會受到威脅。所以高中生在使用互聯網消費購物時,要選擇受到大眾認可,國家批準的網站,切不可因為一點小利而受到嚴重的侵害。
3.不盲目輕信網上非正規網站的信息。一些網站為了獲取利益,用一些虛假夸張的信息搏得人們的眼球。高中生的辨別能力還不夠強,易受這些不良信息的干擾。要增加自己的辨別能力,選擇正確的網站瀏覽,避免上當。[5]
高中生要提高自己的互聯網消費質量,就要做到量入為出,適度消費。一方面,消費支出應該結合高中生掌握的實際資金、消費能力,另一方面,在自己經濟承受能力之內,應該提倡積極合理的消費而不能抑制消費,消費是市場保持活性的重要手段,不能過度消費但是也不能拒絕消費。再者避免盲從,理性消費。在消費中我們要避免受到一些不健康的消費心理的影響,一些高中生為了和其他同學站在同一“時尚”的戰線不惜重金購買名牌。造成了巨額的資金負擔。應該堅持從個人實際需要出發,理性消費。
通過以上的分析,在時代發展背景下出現的互聯網金融,正以它獨特的方式被人們所熟知和利用。面對優勢,利于吸收新鮮事物的高中生群體正不斷探索和拓展新型支付方式給生活帶來的一系列變化。而利用互聯網支付方式使高中生的生活品質得到提高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要在規避消極影響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新型支付方式給高中生的生活帶來便利。只有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等對高中生消費加以引導、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消費能力,才能幫助高中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