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曉慧 張賀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
前言:高校資產是我國重要的教育資源構成部分,同樣是高校穩健發展的物質基礎。實驗室是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能一定程度推進改革深化并加強教學效果,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平臺。資產和實驗室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主要組成部分,管理水平將反映出高校辦學實力,因此,有必要加大對資產和實驗室管理及運行機制的研究,以便為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提供保障。
在對高校資產和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時,發現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管理人員認識水平不高。從資產管理角度來看,大多數高校普遍存在輕資產管理的問題。高校主要是對已有資產的使用效益進行細致研究,但在資產配置和資產價值挖掘方面還存在一定不足。從實驗室管理方面來看,作為學生培養重要基地,在實際管理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還體現出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實驗設備投資少等缺陷,是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二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高校針對自身情況建立的管理制度較少,尤其在資產評估和管理監督上缺少有效機制,導致高校資產管理產生錯位等現象,容易造成資產流失。而在實驗室管理上,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各實驗室各自為政,不利于實驗室良好建設。
為了充分發揮高校資產和實驗室在人才培養上的重要作用,確保資產配置及實驗室使用合理性,則需要高校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起完善的三級資產和實驗室管理制度,從而實現資產和實驗室應用價值。資產和實驗室管理處主要承擔一級管理職能和二級管理職能;高校有關處室承擔二級管理職能;學校二級院部、處、室等單位承擔起三級管理職能。
在高校資產管理方面,需要管理部門做到對高校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進行統一管理,進行固定資產日常監督檢查工作,以便確保高校固定資產的有效配置。同時,還需要重視對資產管理人員的培訓,例如,目前大多數高校將資產管理作為重要的管理內容之一,并從管理人員隊伍建設著手,確保資產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實。如高校將為資產管理人員組織一系列培訓活動,主要針對培養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專業技能等設計培訓內容,在培訓實踐中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為資產管理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資產管理工作中的資產驗收、資產建賬和資產清查等環節,對資產管理整體效果有一定影響,實際開展上述工作環節時,要求管理人員能憑借自身專業知識,嚴格按照管理制度規定來完成相關工作。除了上述內容外,資產管理制度內容還應落實到機電設備、儀器儀表、文體設備、電子設備和行政辦公設備的購買及維修上,應結合學校各項活動開展時的設施需求,為其配置相應的資金資源,以便保證高校辦公和教學活動能在設備有效使用下高效運行。這類資產屬于經營性資產管理范疇,要求管理制度的制定能涉及這部分管理內容[1]。另外,資產管理還包括植被建設、教師桌椅以及圖書期刊資料的維護,要想發揮管理工作在高校資產優化配置上的作用,需要保證高校管理部門針對上述管理內容進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并在管理人員有關工作順利開展下,實現管理制度在資產管理各環節的有效落實。
在實驗室管理方面,管理部門管理職能主要體現在實驗室建設費用管理及實驗室設備購置等方面,要根據實驗室運行需求,為其配備相應的實驗設備。在實際建立資產和實驗室管理及運行機制時,需要從上述角度出發制定制度內容,進而做到管理制度與管理工作開展需求的一致。另外,管理人員還要針對實驗室設備購置、立項管理、技術人員配備以及設備維護等開展相應的管理工作,從而做到管理工作的全方位開展。為了保證以上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進行,需要借助管理及運行機制的作用,通過規定管理工作開展原則及順序等,實現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資產和實驗室管理內容還包括多媒體教室的建設及管理、實驗室用房維修等,在管理實踐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管理制度,做到資產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并保證實驗室建設成果能滿足高校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要求[2]。
例如,在實驗室建設及改造方面,通常要求管理人員能根據實驗教師教學實踐具體需求,設計合理的實驗室建設圖紙,并從基礎實驗設備角度出發,做好資產管理工作。在建設實驗室時,要綜合考慮教學需求和資產資源合理使用等多方面因素,以便提高學校資產和實驗室管理水平。另外,從實驗室管理角度出發,實際管理內容還包括實驗室日常維護和項目申請等,是建立管理及運行機制時要考慮的內容。總的來說,資產和實驗室管理效果對高校發展有一定影響,要想提高學校資產利用率及實驗室管理水平,有必要加大對資產及實驗室管理制度建立的重視,在對實際管理內容有所掌握的條件下,確保管理制度能落實到管理實踐中,進而提高高校資產及實驗室管理水平。
結論:綜上所述,高校實驗室是開展實踐式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能在實驗室教學基地作用下,鍛煉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為了充分發揮實驗室在提高教學水平上的重要意義,需要做到高校資產和實驗室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從而保證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應盡快建立高校自身的管理及運行機制,旨在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進一步促進教育事業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