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君
(沈陽工學院,遼寧 撫順 113000)
中國現在是一個貿易大國,但不能說它是一個貿易大國。據統計,近幾年來,中國出口總額普遍超過進口額,總體順差,進出口總額呈上升趨勢,2013年底和2014年底達到近2000億美元。僅六年,與2008年相比,進出口幾乎翻了一番,如此龐大的進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足以證明中國現在是一個貿易大國。
1.人均國內國內生產總值。近幾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不斷上升的,但幅度很小與貿易強國有明顯的競爭力上的差距。德國、日本、韓國等貿易強國國內生產總值大、人口較少,因此在人均國內[1]生產總值中數額較大,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數額高也驗證了其強勁的貿易競爭力。這些貿易強國的國家政府也會給予企業政策上的幫助及支持。
2.產業結構。根據數據統計,我國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較低,占GDP比重逐步降低;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增速總體比較平穩;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增速高、占比大,是增長的主要動力。但美國、英國、日本等貿易強國,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均已超過70%,中國向貿易強國跨越的過程中絕不能忽視對于產業結構的升級與調整,推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級化發展。
要充分發揮政府作用。一是國內具有發展潛力,但尚缺乏自我發展能力。應對幼稚工業予以適當保護,對已經相當成熟的產業引進國際競爭促使其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國際競爭力。二是科技興貿。大力推動高技術產品的出口,運用高科技成果改造傳統出口產業,提高傳統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2]政府要加大研發費用的投入,同時增加教育投入,重視人才的積累。
企業的改變對于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是至關重要的,這改變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根據我國現在企業的狀況分析,具體有以下建議:
1.注重科技創新。用科技含量高的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來替代我國現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可以直接將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有所提高。
2.改善出口貿易結構。中國對外出口的產品主要是制成品。如今,雖然我們在世界貿易中占有很大的份額,但由于缺乏一個能夠控制高端產品的市場,我們的話語權并不很強,所以必須增加技術的投入。
3.加強品牌意識、樹立品牌形象。我國很大一部分出口產業都是貼牌生產,我們國家自有的民族品牌卻很少,在2010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世界100個著名品牌中,中國只有4個品牌進入名單,企業應該創建并且注重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以此來提升中國在世界中品牌形象的地位。
中國對外貿易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飛速發展后,成果和問題都顯露出來。對外貿易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拉動了我國經歷發展,但是我們更要注意到問題的存在,找到改進的方向。緊跟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腳步,不斷提升著我國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競爭力,我國終將會從貿易大國轉向貿易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