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長霈
(鄭州市第四中學,河南 鄭州 450052)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呈現出業務重合、無序競爭的現象,在四大國有銀行打破原先各自壟斷的領域后,股份制銀行迅速搶占市場,形成了銀行間業務高度重合的發展模式,加之各類城市商業銀行等機構的涌入,導致銀行間形成了白熱化的競爭局面。金融科技的誕生,可以說為這種傳統的商業銀行經營模式開啟了新的藍海領域,下面,我結合金融科技戰略在商業銀行的運用,從五個方面進行思考和分析:
互聯網金融、金融互聯網的悄然誕生,讓商業銀行感受到了信息化所帶來的沖擊,讓激烈競爭的銀行業再次出現了危機意識,但是互聯網金融作為后起之秀,出于安全角度的考慮,央行推出了一系列限制的政策,讓各家銀行的生產經營目前沒有受到太大的沖擊,但是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的強勢介入,讓依托上述信息化技術的金融科技公司迅速崛起,已經徹底無法讓傳統銀行業視而不見。2017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員會,旨在加強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規劃和統籌協調,強化監管科技應用實踐,積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豐富金融監管手段,提升跨行業、跨市場交叉性金融風險的甄別、防范和化解能力。通過央行的一系列做法,也充分說明了金融科技已經被引起高度重視,在這種背景下,銀行業應當放下激烈的無序競爭,認真思考未來長遠的發展方向。
將金融科技運用于商業銀行的發展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是金融科技是商業銀行幾乎所有業務發展的基礎。不論是存款、貸款、中間業務收入、風險控制等傳統業務,還是網絡金融、住房租賃等新興業務的創新與拓展,都離不開金融科技這個基礎,在現代社會,沒有科技的堅實支撐,難以想象商業銀行如何發展;二是金融科技為商業銀行未來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傳統銀行業主要以存貸息差作為主要收入來源,但是伴隨著各類銀行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和年輕人理財觀念的逐漸轉變,如果還依賴于原先的經營模式,勢必會被發展規律所淘汰;三是金融科技的廣泛運用可以節約成本。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可以為商業銀行的金融決策提供依據,減少了大量人工決算和基層調研;移動化互聯網在為客戶提供金融便利同時,為銀行網點減輕了不少工作量,從而進一步降低了網點建設和人工的使用成本。四是金融科技的運用可以整合商業銀行的優勢資源以獲得更大回報。在我國商業銀行主要以國家控股作為信用的保證,這是他們最大的優勢,同時商業銀行遍布全國的網點能夠深入廣大的城鎮、鄉村,商業銀行業務如果能夠與金融科技相結合,會迅速的推動金融科技的普及,并且可以獲得更大的產出回報。
四大國有銀行利用其豐富的資源和雄厚的科研實力,早已對金融科技展開了研究和運用,2013年工商銀行啟動了信息化銀行建設,對金融科技所涉及的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生物識別等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進行了布局。可以說,工商銀行率先邁出了金融科技運用的重要一步,而后其他國有大行也紛紛開始對金融科技的涉及和投入,建設銀行將金融科技列為“三大戰略”之一。緊隨其后的是各類股份制銀行,股份制銀行一直以來都以靈活多變、順應市場發展著稱,因此,金融科技領域的投入和運用,他們自然會積極的去實施,而且股份制銀行不同于四大國有銀行,他們將產品做得更細、更具有自身特點,不可復制性較強,面對金融科技這片藍海區域,誰能夠把某一項做精、做細、做大,就可能在未來的同業競爭中取得先機,在這方面,股份制銀行要做得更為出色。但是不得不承認,早些年,中國的消費群體在銀行的認同上,始終存在四大國有銀行區別于其他商業銀行的信任優勢,而且一直長期存在,這在某種程度上既幫助國有大行的收入形成了壁壘,也使得國有大行的經營理念和轉變速度都出現了滯緩。如今,隨著人們思維的快速轉變,這份信任優勢逐漸有減弱的趨勢,造成這一趨勢的主要力量就是BATJ—中國互聯網的巨頭,是BATJ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也讓人們從對互聯網的不信任,到現在的無法離開。但是近年四大國有銀行在這一方面的反應也非常迅速,也可以說是金融媒體的倒逼,讓四大國有銀行與BATJ分別一對一的簽訂了戰略協議,至此,金融科技全面融入商業銀行發展戰略的格局業已形成。
綜合來看,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發展主要是通過設立子公司、獨立研發和跨界合作三種方式。
設立子公司是指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進而扭轉銀行在金融科技競爭中的被動局面,采用公司化的運作模式,以發展金融科技為核心戰略,既能擺脫傳統銀行機制受限的情況,也能夠徹底激發商業銀行內部科研力量的市場化運作。目前來看,建設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等機構均已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獨立研發顧名思義,是指在銀行內部進行金融科技獨立研發的舉措,面對金融科技競爭,誰能夠研發出更符合自身未來發展的金融科技手段,誰就能夠在競爭中取得先機,在獨立研發方面,以資金雄厚的國有大行和一些股份制銀行為主,例如,工商銀行于2016年組建了人工智能研究團隊和區塊鏈研究團隊,用于專項研發智能機器人和區塊鏈技術的金融產品;興業銀行于2016年通過大數據技術手段,在精準營銷、智能風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跨界合作是指銀行與互聯網企業、金融公司合作的發展模式,這首先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優勢互補,傳統銀行業的客戶基礎、網點架構、客戶信任都是它自身的優勢,而互聯網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也有著方便快捷的平臺,二者的跨界結合,能夠更好的發揮金融科技在銀行業中的運用,尤其是規模相對較小的銀行更愿意去合作。
第一,商業銀行對于金融科技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時,要敢于創新,搶占市場先機。不是別的銀行推出了什么,我們也要做出來一樣的東西,創新的理念就在于如何做好差異化管理,即做出現在市場有需求,但又沒有很多可以選擇的產品,或者市場上有的產品或平臺,我們創新出更細化、更貼近實際需要的產品。敢于創新還需要政策的支持,在研發出可能對行業改變比較劇烈的產品時,要提前有計劃、有依據的與相關部門做好溝通,爭取到政策及時、有效的傾斜,這樣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金融科技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商業銀行要轉變思維方式、順應時代發展。如果說金融科技公司是把最靈活、最效率、最狼性的人組合在一起的話,那么商業銀行由于受傳統經營理念和模式的影響,在很多方面還保留著觀念落后、創新理念不強的思想。既然前文說到跨界合作,那么這種合作應該不能局限于技術、平臺之間的合作,更應該上升到對金融科技思維方式的共識,需要雙方保持思維的步調一致,這進一步要求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和思維方式要加快轉變,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順應時代的發展,順應客戶和市場的現實需要。
第三,商業銀行要審時度勢,要多借鑒其他國家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好的做法。畢竟中國的銀行發展模式和階段相對滯后,唯有多學習,多借鑒,才能少走彎路,有很多時候,商業銀行之間是為了競爭而競爭,不計成本,不考慮是否適合,這明顯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也是對自身發展戰略不明確所導致的,因此,商業銀行應該在結合自身實際的基礎上多借鑒國外金融科技的先進經驗,走出一條自己特色的金融科技發展道路。
總之,金融科技深刻而全面地改變著商業銀行的發展軌跡和發展邏輯,商業銀行應深刻理解金融科技的決定性作用,金融科技既是商業銀行的基礎工具、更是戰略方向,是商業銀行創新和突破、轉型和發展、智能和集約、迭代和升級的需要,金融科技在很大意義上決定著商業銀行的未來,與時俱進的前瞻性發展金融科技是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誰能主動的敞開懷抱更快的擁抱金融科技新時代,誰能緊緊的抓住金融科技這個第一生產力,誰能更快的培養一支專業型、復合型、學習型、創新型的金融科技隊伍,誰能將金融科技與自身業務全面深入融合發展,誰就能抓住發展機遇,搶占先機,取得先發優勢,繼而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并能為國家民族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