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軍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好。同時由于現階段的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學校對于學生的體育事業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對于跳高項目非常的重視。因此,文章就關于普通高校運動員跳高方法進行分析,進而幫助高校跳高運動員進行練習,提高技能水平。
關鍵詞:普通高校;運動員;跳高;訓練方法
隨著我國跳高體育事業的發展,我國教育事業為了全面性的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國教育事業的體育教學中對于跳高這一項課程比較重視,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漸的建立起學校的跳高比賽機制,組建了跳高運動隊,有效的提高了學校的體育的發展。
一、在普通高校中跳高訓練方法對于運動員的重要性
跳高作為現階段學校體育教學中一項教學項目,其憑借助跑、單腳動作的起跳、騰空過桿以及陸地等動作完成調高項目,最后根據橫桿上的高度進行成績評價[1]。但是想要完成跳高一系列的動作,不能只是只憑借蠻力,還需要技巧、訓練、等方法進行輔助,否則就完成不了連慣性的作用,甚至還可能受傷,致使運動員產生跳高的心理陰影。此外,有效的調高訓練方法,還可以提高運動員的體能,增強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保證運動員訓練時的安全性,幫助運動員可以提高綜合素養能力,進而促進運動員個性化的發展。
二、加強普通高校跳高運動員的基本技術訓練
(一)訓練基本練習
在進行對于運動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對于一些基本性的訓練一定要腳踏實地,從而幫助運動員打牢跳高的基礎。由于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也是作為一項發揮提高技能以及訓練成果的立足點,所以對于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一定要進行重視。首先,教練根據運動員的體能設置一些體能訓練,如:立定跳遠的訓練、單腳跳等會一些訓練,并且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糾正運動員的動作、技術,進而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運動員的替身的彈跳力[2]。其次,隨著最基礎的體能訓練之后,教練利用負重的方式,進行一些訓練,進而提高運動員的肌肉的柔韌性以及韌帶的延伸性,保證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的安全性。如:在腳上綁上沙袋,進行負重跑步,或者進行短距離的立定跳遠,隨著運動員的適應,增加距離,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的提高運動員的體能,并且提高遠動員身體各項性能,保證調高時候的安全性。
(二)訓練助跑以及起跳
隨著對于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之后,訓練運動員的助跑以及起跳,并且建立專項訓練,使得運動員可以通過相應的輔助動作,提高跳高的技能水平。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利用比賽的方式進行訓練,以運動員為訓練的核心,使得運動員可以提高助跑以及起跳的連貫性。此外,為了保證運動員水平速度以及垂直速度兩者之間的轉換結合,教練一定要重視最后的動作。如:運動員在進行弧線走或者跑的過程中,助跑的時候,教練一定要重視運動員的步伐大小,因為在此時應該是小步助跑,有利于擺動腿屈。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一定要重視細節性的問題,進而保證訓練的質量。
(三)重視心理訓練
在進行對于運動員訓練的過程中,教練還需要重視對于運動員心理的訓練。為了避免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由于跳高受傷或者跳不過產生的心理陰影,再或者避免比賽的恐懼心理,教練在訓練的過程中,對于運動員必須重視運動員的心理變化,并且針對這些現象進行訓練,進而提高運動員的自信心[3]。首先,教練在訓練中,可以經常性組建不同跳高運動隊進行比賽,而且還可以將模擬比賽設置在正式比賽的前15-20天內,進而有利于運動員調整狀態。其次,在進行模擬比賽的過程中,對于運動員的人員要求保證全員性的參加,進而有利于運動員在比賽之后,適應比賽的節奏。第三,對于模擬比賽的跳高高度進行標準性的模擬,進而保證運動員可以明確比賽制度、規則,幫助運動員提高心理素質。
(四)跳高速度的訓練
在進行基礎性的訓練的過程中,對于跳高速度的訓練同樣非常的關鍵。同時專項跳高的訓練又可以分為平跑、彎道以及弧線三種。首先,教練在進行平跑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利用30-60米距離計時的方式進行快速的跑步、起跑等方式的跑步,進而提高平跑的速度。其次,進行彎道跑速度的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可以利用相應的彎道跑道進行步伐之間變換的訓練,也可以利用相應的計時、負重跑的方式進行訓練,提高彎道跑的速度。第三,弧線跑,對于弧線跑可以利用相應的高處物體的助跑觸摸的方式進行訓練。
三、普通高校運動員的訓練中的力量訓練研究以及方法
(一)力量訓練研究
在進行跳高項目的訓練中,為了保證訓練方法的實用性,針對相應的訓練方法進行研究,進而保證訓練的質量[4]。首先,對象。我們的研究對象是甘肅省醫學院跳高組的男女各四人,隊員的基本情況,見表一。通過表一,我們可以看到,男隊員與女隊員之間的一些區別,使得訓練的成果可以更加的有效化。
其次,方法。對于甘肅省醫學院跳高組的男女八名運動員進行兩個月每周三次的訓練,訓練的方法:深蹲、跨步跳以及立定跳遠等方法進行訓練。練習的要求是:男生和女生利用杠鈴進行快速的深蹲起,而杠鈴的重量則是:男生40公斤,女生是男生的一半,然后再利用杠鈴進行快推,此時的杠鈴重量,男生是20公斤,女生還是男生的一半重量,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相應的訓練兩個月。此外,教練還可以利用計時的方式進行訓練,每一次的訓練做三組,一組完成休息五分鐘。
第三,分析。對于運動員訓練的過程中,為了提高運動員的力量,教練應該針對運動員的跑、跳等內容進行力量上的訓練,進而使運動員在短時間內爆發最大的力量。一,針對下肢、腰腹、肩帶以及全身的力量、爆發力、協調性等內容進行訓練。二,訓練的方法。利用助跑、蛙跳、單腿跳等方法,或者利用杠鈴以及負重的方式進行訓練[5]。通過相應的訓練之后,訓練方法中最有效果的是利用高助跑摸、蛙跳、跳深、單腿跳以及連續性跳欄架的方式,這一組的訓練方式取得效果是所有中最好的,有效的提高了運動員專項訓練的效果。
(二)力量專項訓練的方法
在進行對于跳高訓練的過程中,負重的訓練,教練可以利用相應的負重以及不負重的方式進行訓練。首先,教練利用的負重的個方法主要是杠鈴訓練,再或者是利用中重量級的沙袋進行訓練。如:上述研究中的個杠鈴快速深蹲等。其次,不負重的方法主要是:跳遠以及高挑。教練在進行跳遠的訓練中,又可以進行細化的訓練。如:立定跳遠、三步助跑沙坑跳遠等。相應的高跳同樣也可以采用這些方法進行訓練,如:助跑摸高、縱跳摸高等方式,通過這些方式,進而保證訓練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對于普通高校運動員的調高訓練方法中,教練應該從基本性的內容進行訓練,通過基礎練習、助跑、起跳以及心理、速度的訓練,使得運動員可以全面的適應跳高,從而加強對于運動員的力量訓練,由于在調高中,力量素質作為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基礎,完善跳高比賽技能、動作的動力,所以教練利用向負重或者不負重的方式進行全面的訓練,提高運動員的力量,從而綜合性的完成訓練。
參考文獻:
[1]郭寶軍.青少年跳高運動員專項體能教學訓練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9):61-62.
[2]王華.對背越式跳高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手段的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20(20):180-182.
[3]孫帥,焦倩倩.關于背越式跳高技術及訓練特征的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4):185-186.
[4]蘇波.小學跳高訓練中兩種教學模式的對比分析[J].速讀旬刊,2017(10).
[5]周德奎.試論體校跳高運動員專項訓練與全面發展的關系[J].學苑教育,2016(11):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