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崗
摘要:耐久跑是初中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重要評價指標,它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意志力和提高心理素質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從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將適宜的教學內容、方法和運動負荷等訓練元素融入課堂教學,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文化課業學習情況,制定校本教材,進行教學實踐與分析,以期能為學校體育中考實際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和決策
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耐久跑;實踐研究
我校學生有85%以上是外來民工子女,他們在就讀外來民工子女小學期間由于缺乏體育運動鍛煉資源,大都未接受過正規的體育課教育。課余時間由于家庭條件限制,也缺少體育訓練,因此造成身體素質較弱尤其耐力素質較差。自新的體育中考改革方案發布把耐久跑納入體育中考內容以后,我校十分重視對學生的長跑鍛煉。經過多次調研和集體研究,根據學生、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教學方案,以期提高學生的耐力素質水平,更為今后學校的體育中考實際工作提供依據和策略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蘇州市第三十中學初一年級6個班,共計228人,男生132人,女生96人。研究內容為我校學生耐久跑較差的原因,并通過實踐提出解決方法。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借助網絡、圖書閱覽方式,大量查閱同類課題的研究現狀和成果,歸納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并對實踐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提升我校體育中考耐久跑的訓練和教學,為創新性研究奠定
基礎。
2.問卷調查法
通過發放問卷對我校學生進行調查,了解目前我校學生對耐久跑學習態度和學習狀況。發放問卷228份,回收228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223份,有效率98%,符合調查要求。
3.實踐法
以我校2016屆初一年級6個班,共計228名學生,為實驗組;以2014屆和2015屆初一體質健康測試長跑成績為對照,進行為期一年的實踐探索,以檢驗實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為改進策略提供依據。
二、我校耐久跑教學與學生訓練現狀分析
我校僅有一個150米的田徑場地,而且是籃、足、排球場地共用,空間狹小,運動場地極其匱乏,通常的耐久跑教學變成了枯燥的繞圈圈跑。加之耐久跑需要參與者具有較強的耐力和意志品質,這對于在高強度下學習的學生來說無疑就是難上加難,很容易出現厭學情緒,造成長跑運動參與度極低的情況。為了后面的實踐研究提供依據,現對三個年級學生發放問卷,調查學生對長跑學習態度及參與情況。
從表1中可以看出,被調查的學生對待長跑學習態度差別非常明顯,每個年級不喜歡長跑的學生都達到了80%左右,喜歡長跑的都不足10%,教學形勢非常嚴峻,學生的學習態度必須改變。
三、實踐結果與分析
(一)實踐方法
思想教育,在進行理論課教學時播放大型長跑比賽錄像,尤其是我國田徑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取得的優異成績,激起學生對獲得榮譽時的個人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讓學生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長跑練習采用多種形式,比如各種改進的趣味曲線跑、往返跑(萊格爾跑)、間歇跑、定向跑和越野跑等等。再者,耐力練習不一定非要純粹的跑步,只要在一定的時間內身體達到一定的強度負荷,都會提高身體的耐力,比如靜力支撐、音樂健身操、運球障礙跑、8字跳大繩和各種耐力游戲,或者鼓勵學生周末和家長參與戶外徒步運動等等,都可以發展耐力素質。只要身體耐力素質提高了,老師再適時地改進跑步的動作要領,學生的長跑成績都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實踐結果與分析
通過對我校連續三屆初一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實測人數的長跑成績進行收集并對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統計結果見表2.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我校連續三屆初一學生在體質健康測試中的長跑達標情況不盡如人意,成績突出的很少,成績合格以上的都只有百分之六十幾。
在對實驗組的長跑教學中,教學方法不斷創新,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各種新型教學手段交替進行,再不定期的舉行小型長跑競賽。我校還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一系列大課間和活動課特色慢跑,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經過一年的實踐練習,采集體質健康測試中實測人數的長跑成績,與對照組長跑成績進行比較,結果如表3.
從表3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一年后的體質健康測試中,實驗組2016屆初一學生長跑成績合格以上人數達到95.6%,對照組2014屆和2015屆初一學生長跑成績合格以上人數大約占總數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兩者差距明顯。兩組再與自身一年前測試的成績相比,進步不大,說明實驗班采用的教學手段教學成果顯著,實驗方法值得推廣。
四、結論與建議
對于青少年來說耐久跑確實是一項單調乏味而且又特別累的項目,很難使他們對此項目長期保持一種積極良好的學習態度。因此,只有轉變學生的思想,創新學習方法,才能不斷提高訓練水平和身體素質。加強師生交流,促進多元發展。老師可以利用課內外時間不定期地與學生適當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需求,這樣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計劃和方法內容進行改進。教師也要不斷地學習和與外部交流,獲取更多的創新型教學方法,在進行耐力跑教學與訓練的時候同樣不斷借鑒一些新潮而不失教學意義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在達到教學目的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興趣愛好,對于學生的多元發展有長遠意義。
參考文獻:
[1]盧里杰.多種手段并用開展耐久跑教學[J].體育教學與研究:考試周刊,2011(77).
[2]武泉華.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新生長跑耐力的研究[J].山西科技,2009.03:64.
[3]呂永高.提高耐久跑能力的創新研究.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2(2):94-96.
[4]楊厚芳.耐久跑興趣教學十法[J].中國學校體育,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