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博 王琳
摘 要:一體化課程開發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經日趨成熟,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顯露了越來越多的問題,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出現能夠符合當前時代需要,滿足當前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本文結合機械制圖專業教學,詳細討論了一體化教學模式,對比了兩者之間區別。
關鍵詞:機械制圖;一體化;教學模式
1 傳統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模式的缺點
在現代工業生產中,機械或建筑工程都是根據圖樣進行制造和加工的。設計者通過繪制圖紙表達設計意圖,制造者通過圖紙內容進行制造和生產。作為中職教育機構,培養現代新型技能型人才就必須掌握這項技能。機械制圖課程是機械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實踐性比較強,課堂中主要培養學生的識圖與畫圖能力,掌握機械制圖的原理和方法,為后續的學習與就業打下基礎。而傳統教學內容局限在理論知識的講授上,比較單一,隨著理論內容難度的逐漸加深,學生面對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相應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大大減退。而教學中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學生的空間立體感不強,想象能力弱,沒有實物擺在面前,就有如盲人摸象一般,解決不了問題,學生學習過程中越發吃力,從而使得教學質量不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
2 機械制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點
一體化課程是根據國家職業標準,以綜合職業能力為培養目標,按照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養規律,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構建課程體系,以具體工作任務做學習載體,按照工作過程和學生自主學習要求設計和安排教學活動的課程。一體化課程的基本特征就是理論和實踐相互通合,專業學習和工作時間學做合一。
在機械制圖專業課程教學中,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有點如下:一是將理論與實踐知識進行有機融合,促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實踐來更加形象的將理論知識理解與吸收,并且通過動手操作來鞏固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二是激發學生的主觀積極性,促進教學方法的創新。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實現教學方法與課堂的創新,增加教具的使用,以及CAI、CAD、Solidworks等輔助教學軟件的配合等手段,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激發學學生興趣與積極性,在學生與老師交流的過程中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點,能夠具備實踐操作的基本能力。三是實現對學生思考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有效提升的培養,通過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學生能夠在觀察與實操的過程中,逐漸具備空間想象能力,實現對問題的有效分析與解決,同時,在團隊合作實踐的過程中又能夠實現提升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作用。例如,在學習根據已知兩面投影補畫第三面投影時,如果僅根據學生的想象力,是很難知道具體的投影部分的畫法的,如果運用Solidworks輔助教學軟件,可以簡單繪制出零件,并通過旋轉、切割等手段獲得想要繪制的那一面的投影,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分析、了解復雜組合體,更加直觀的觀察物體。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再比如,在學習繪制螺紋緊固件三視圖時,可以通過緊固件實物讓學生觀察,再利用多媒體播放柴油機組裝過程,讓學生了解緊固件使用的意義,最后學生在繪制螺紋緊固件三視圖的時候就會省去很多時間,提升課堂效率及教學效果。
3.機械制圖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3.1教學內容一體化
就機械制圖專業而言,可以重新設置為制圖基本知識、正投影作圖基礎、機械圖樣的表示法和零件圖、裝配圖的識讀與測繪四個模塊。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在這四大模塊的基礎上,在進行分塊,可以分成若干個子模塊,編制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并配以相應的輔助教學系統。每個模塊都應具備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充分體現一體化教學的特色與優勢,同時,在教學中,也應該結合實際情況,結合輔助教學軟件直觀參與教學,使這套教學模式完全適用于學生,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2教學過程一體化
我們在開展一體化的過程中應突出四個特點:一是凸顯機概制圖課程在相關技術工作崗位中需求的四個能力(識圖、讀圖、繪制和簡單裝配圖的繪制與識讀)。二是在內容設置上遵循認知能力規律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理論教學與實際練習繪制的教學環節存在一定的差異,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必須對課堂的每個環節進行精心準備。從介紹國家標準及繪圖相關基礎知識,到組合體、螺紋、齒輪、箱體等典型零件及標準件的表達,各模塊間應遵循從單一到符合綜合職業能力提高的原則。三是在教學過程中,以真實或模擬的工作任務為出發點,帶動學生動手實踐,通過每項任務的完成達到讓學生完成知識的掌握及積累,進而提高技能。每一模塊的內容都應完整、層次清晰,學生在每個學習任務中力求做到知識與能力體系融合,達到學會并應用的目的。四是在教學中以生活中最常見、最典型的零件為例來講解,可引起學生對學習制圖的興趣。將機件的各種表達方法融入常用零件的繪圖工作任務中,體現了工作就是學習,從而達到能繪制、能讀懂、能用技術語言交流等目的。
4.結束語
在職業院校中,針對機械制圖這一課程教學現狀,要想打破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模式,就該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要想能夠很好的在課堂中推行一體化教學,教師更要充分了解什么是一體化教學模式,它與傳統教學模式之間的區別,更要了解所教的學生對問題的接受能力,才可以更好的把握一體化教學的特點,課堂中做到凸顯理論,強化技能的目的。本文以機械制圖專業的教學模式為例,重點討論了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并以機械制圖專業學習中的關于繪制零件圖的內容進行舉例說明,詳細對比了一體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區別。最后結合機械制圖專業,講解了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該專業中的應用,達到擴大直觀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接受能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書誠.《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改革與實踐[J].鄂州大學學報,2012,57-59.
[2] 張鄂.加強能力培養的《機械制圖》精品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