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李海萍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技術在醫療服務的過程中應用越來越普遍,表現在疾病的檢測、診斷等自動化水平越來越高,遠程醫療服務逐漸地走進了現實,大大提高了現代醫療服務水平,對于維護人民的健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現代醫療服務的過程中,信息技術的地位越來越高,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如何建立現代醫療服務網絡,更好地實現對全居民的覆蓋,實現與每個社會個體有效的互動,成為了信息化建設的必由之路。
1.資金投入不足。目前在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著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表現在衛計局以及醫院在軟硬件升級方面比較緩慢,相關的信息技術比較落后。特別是對于部分鄉鎮衛生院來說,在打印機、光纖等方面的一次性投入比較大,對于財政比較困難的地方政府來說存在著比較大的壓力。對于醫院來說,信息化能夠顯著地提高醫院的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醫院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信息化技術具有客觀上的要求,例如在醫療保險、服務以及藥品倉儲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來實現。但是在具體的建設中,部分地方政府在財政補助方面敞口比較大,醫院缺少有效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病患的需求使得部分醫院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只能依賴自己,導致部分醫院在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背負了比較多的債務,對醫院的長期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同時也制約了醫院等衛生機構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
2.信息化水平比較低。在信息化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很多衛生機構對于信息化的認識不足,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著技術標準不統一,借口不兼容等問題,導致信息化重復性建設、低水平建設問題比較突出。目前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不同的醫療機構在信息化運行規范等方面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導致信息難以實現有效的互聯互通,病患重復性檢查等問題比較突出。在市場上衛生信息技術企業比較多,由此也帶來了上百個子系統,導致在信息系統升級方面存在比較大的困難,難以實現有效的系統整合,而對于普通的衛生醫療機構來說,要進行全面的信息化、標準化改造,則在資金、技術等方面存在著比較大的難度。
3.數據應用效率比較低。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目前大部分衛生醫療機構都基本應用了相應的信息技術,基本實現了藥物管理、檔案管理信息化。但是在信息進一步的應用過程中,則存在著數據應用不足,難以實現數據挖掘等,沒有充分地實現信息技術的最大化。信息技術在部分醫療機構中成為了簡單的數據記錄的工具。很少有醫療機構能夠實現對信息的整理分析等,在面對日益增多的數據時,醫療機構要么沒有能力來進行處理,要么缺少專業的分析技術人員。同時數據分析和應用也對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等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醫療機構還缺少專業化的人才,在數據挖掘和應用方面與其它政府管理部門相比存在著技術差距。
1.重視資金投入。在我國公立醫院不斷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對于醫療信息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淘寶是分級療診制度建設的過程中,迫切需要打開數據之間的壁壘和鴻溝,這都需要借助信息技術來實現。信息技術平臺建設成為了現代醫療機構發展的必然選擇,對于實現醫療服務的協同作用具有重要的促進和保障作用。因此政府應當重視對于醫療機構衛生信息化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不斷地追隨最新的信息技術,實現對人健康信息的全面追蹤和管理,切實有效提高我國衛生信息化水平。對于信息化設備來說,其資金投入比較大,而且技術的更新換代周期比較短,這些都需要政府部門在財政方面予以支持,依靠醫院本身來實現信息化建設存在比較大的難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好醫療機構的信息化建設,才能真正地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
2.加強信息標準化建設。近年來衛計委逐漸打通了不同省市之間的醫療服務信息,但是在同一省市之間在信息共享方面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導致患者在轉診服務等方面存在著不便。不同醫療技術平臺技術的差異化也導致醫療服務信息難以實現有效的共享。表現在不同層次的人員和機構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導致工作難以全面推動,在信息化工作的過程中缺少全面性的協調機制。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堅持技術標準化、統一化,實現技術之間的無縫對接,實現醫療服務信息的互聯互通。在信息化標準建設方面,應當從國家的層次來進行規劃,建立相應的技術規范,從而確保能夠打通各個信息接口。最終實現各個平臺之間醫療信息的共享,以及各個子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和溝通,打破信息鴻溝,而這也是那個實現衛生信息化的必要前提和手段。通過信息標準化建設,不斷地維護信息數據的完整性和統一性,最終為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3.加強人才建設。目前信息技術在社會中的應用非常普遍,信息技術成為了社會就業中的熱點,信息人才也是社會各個公司關注的熱點。信息化技術人才目前在市場中存在著激烈的競爭,特別是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衛生醫療機構在待遇方面具有自己的弱點和不足。對于衛生醫療管理和服務機構來說,在信息技術人才建設方面還處在比較落后的局面。表現在信息化人才規模比較小,專業素質不夠高等問題。對于衛生信息化建設來說,需要既懂衛生醫療知識,同時又具備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但是目前在大學培養的過程中人才單一化的現象比較突出。對于衛生醫療機構來說,應當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使得信息技術人員能夠了解和掌握相應的醫療知識,這樣才能更好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在信息化技術人才的引進方面,應當不斷地完善人才結構,引進開發類的年輕人,從而不斷地推動衛生信息化工作。在薪資待遇方面,應當向市場看齊,提高信息技術人才的工作熱情和吸引力,鼓勵信息技術人才進入到衛生醫療機構中。在人才建設的過程中,應當提高其靈活性,不斷地完善其薪酬水平,克服在人才引進方面的弱勢地位。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現代物流業的快速進步,人員和物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續地流動,這給現代醫療服務帶來了比較大的困難和挑戰。信息化逐漸地成為了現代醫療衛生機構基本的醫療設施和服務基礎,信息化技術的不足和缺乏降低了醫院應對疾病的能力,也降低了醫院的服務水平。因此在新時期下,應當加強對醫療機構的信息投入,實現技術的標準化,最終實現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相互協作,不斷完善對疾病的監控和管理。
參考文獻:
[1]李愷,呂尋偉.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7(03):119-121.
[2]譚向陽.醫學服務模式發展趨勢對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