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炳友
(江蘇省泗洪縣洪翔中學 223900)
新課改的實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與管理者,變為了學生探索知識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實際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到學生反映上課時聽老師講課,聽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題時,總感到困難重重,無從入手;也就是學生私下里講的“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錯”.有時在課堂上待我們把某一問題分析完時,常常看到學生拍腦袋:“唉,這個題目也不難做么,差一點就做對了!”事實上,有不少問題的解答,是其思維形式或結果與具體問題的解決存在著差異,學困生長期的模仿使其解題時的思維缺乏創造性.學生往往用剛剛入門的數學知識去尋找數學的美感,而其數學基礎知識積累量又不夠,數學里的邏輯美又尋找不到,這時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就會逐漸喪失,學生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對數學學習有恐懼感.他們常用一句話概括了自己現在乃至今后的數學水平,“我數學總也學不好啊!”而不去尋找學不好的原因,究竟是哪個章節,哪個知識點學的不好.因此,研究學困生的數學思維困惑對于數學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知道,數學思維是指人用頭腦進行邏輯推導的屬性、能力和過程,它反映的是數學的本質及思維規律性.而學困生數學思維,同樣是指學生在對高中數學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運用分析,歸納思維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數學內容而且能對具體的數學問題進行論證與判斷,從而獲得對高中數學知識本質和規律的認識能力.學困生的數學解題思維存在著困惑,這種解題思維的困惑的成因,一部分是由于我們教學中的疏漏,但更多的則來自于學生自身的思維品質的欠缺,長期簡單機械模仿,使知識結構和思維模式不成體系.
也就是說,如果教師的教學脫離學生的基礎,只顧自我欣賞,在我陶醉;如果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其新舊數學知識不能順利銜接,只顧抄記筆記,不去總結.那么這時就勢必會造成學生對所學知識認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頗,從而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就會產生數學解題思維困惑,影響學生解題能力.
由于學困生數學思維障礙產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導致他們數學思維障礙的表現各異,具體的可以概括為:
1.數學思維膚淺,忽略隱含條件:由于學困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一些數學基本概念的發生、推理過程沒有深刻的體會,而是僅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上,他們多數不能脫離具體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思維,自然也無法擺脫局部事實的片面性,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如在蘇教版必修五解三角形教學時出現了以下錯解案例:
案例1在△ABC中,三邊的長為連續的自然數,且最大角為鈍角,求這個三角形的三邊的長.
錯解設a=k,b=k+1,c=k+2(其中k∈N*),由題意知cosC<0.
由余弦定理得a2+b2-c2<0,
即k2+(k+1)2-(k+2)2<0.
∴k2-2k-3<0,解得-1 又∵k∈N*,∴k=1或k=2. 當k=1時,三邊長分別為1,2,3; 當k=2時,三邊長分別為2,3,4. ∴這個三角形的三邊的長分別為1, 2,3或2,3,4. 錯因分析由于三邊的長為連續的自然數,所以三邊長分別用k,k+1,k+2(k∈N*)來表示,但解題時忽略了k,k+1,k+2能否構成三角形,只考慮到大邊對大角,用余弦定理求解,從而產生錯誤. 防范措施在三角形中隱含條件較多,可能會因為不用心而導致錯誤,在利用余弦定理求三角形的三邊時,先要判斷一下三邊能否構成三角形. 正解設a=k,b=k+1,c=k+2(k∈N*). 由a+b>c,知k+(k+1)>k+2, 即k+1>2,得k>1.① 由cosC<0,得a2+b2-c2<0,即k2-2k-3<0. 解得-1 由①②知1 ∴k=2,∴a=2,b=3,c=4, ∴這個三角形的三邊的長分別為2,3,4. 2.缺乏足夠的數學思維能力,不會分類討論.解決數學問題常常不能抓住題目的本質,不能轉化為已知的數學模型或過程去分析解決.在學習蘇教版必修五數列教學時出現了如下錯解案例: 錯因分析由題設無法判斷q與1的關系,以上證法,漏掉了公比q=1的情形,故導致錯誤. 當q=1時,此類數列為常數列(各項均不為0),其前n項和為na1,故解決此類問題時要細心.一般來說,只要題目中含有字母,就有可能要討論,否則容易漏解. 由此可見,學困生數學思維障礙及解題困惑的形成,不僅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也不利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注重突破學生的數學思維障礙就顯得尤為重要. “書越來越難教,高中數學更難教”,這是我和部分同事的感慨.怎樣才能避免在課堂上唱獨角戲?怎樣才能激發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怎樣改變很多教師“求學生學”、“哄學生學”的現狀?怎樣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做到踏實“求學”?其實,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了解學困生的學習特點、思維特點,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以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發展為目標,則勢必會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擺脫題海戰術,狠抓基礎,真正減輕學困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負擔,從而為提高學困生的整體素質做出我們數學教師應有的貢獻.各位同仁,素質教育已經向我們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學困生的數學教學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體現,只有一線數學教師不斷的摸索,對學困生因材施教,才能逐步解決他們數學的學習困惑.以上是我在的數學教學的一點粗淺的認識,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師們的指點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