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春 陳會崗
摘要:以遼寧省為例,在產業整合視角下通過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的主體結構調整,以特色文化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前提,通過科學、合理地規劃、開發、利用特色文化旅游資源,不斷提高文化旅游相關產業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特色;文化旅游;產業整合
文化與旅游產業的整合是一項涉及面廣、系統性較強的工程,整合的范圍涉及到區域相關產業規劃、管理理念、資源與市場、品牌與企業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協調,要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入手,最大程度地實現文化旅游資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產業價值的最大化。
一、宏觀層面:加快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文化旅游產業整合模式
(一)以規劃整合帶動資源整合,實現文化旅游良好發展
文化旅游產業的規劃和設計一般要遵循這樣的路徑:聚焦文化——打造產品——塑造城市——揚名品牌——帶動發展。政府相關部門應從文化旅游產業的規律出發,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好本地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和重點地區、重點旅游線路開發、景區景點建設等配套規劃和專項規劃。
(二)以核心產業整合支撐產業,構建文化旅游良好發展平臺
以文化和旅游兩大產業為核心,建立由商業、城建、環保、宗教、交通、林業、水利等部門相互協調與配合、分工合作的管理體制,建立合作框架,建立各方共同參與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產業聯動”協調機制。
(三)加大金融支持,整合投融資渠道,打造旅游企業航母
文化旅游是大產業,具有投資量大、成本高、回收期長的特點,要實現文化旅游業的大發展,必須建立和形成政府、企業、社會聯手招商引資的多元化的投入機制,要積極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以直接投資、間接投資、項目融資、兼并收購等形式進入文化旅游產業領域,培育多元的市場主體。
二、中觀層面:由各市相關產業職能部門、行業中介組織引領文化旅游整合模式
中觀層面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樞紐,既要充分領會政府產業規劃的精髓,又要根據下游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
(一)資源層面的整合
遼寧省自然景觀優美,人文資源豐富,具有第一、二、三產業資源合力的綜合優勢,文化旅游通過不同的主題建立與其他產業的整合模式:(1)與工業文化相結合,一方面可以重現老工業基地的雄風,重溫老廠房、老設備的歷史記憶,另一方面可以設計開發與文化旅游相關的工藝品;(2)與農業文化相結合,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開展農業觀光和體驗性旅游活動;(3)與節會賽事相結合,通過展示地域歷史文化、自然風貌、民俗風情等帶動本地經濟發展;(4)與非物質文化相結合,將非物質文化資源轉化為旅游商品,不僅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其經濟價值也十分可觀;(5)與動漫產業相結合,聯合動漫企業、高等院校一起合作開發能代表本地特色的動漫作品及配套的旅游紀念品,帶動經濟發展并提升城市形象;(6)與外景基地相結合,以全景式的影視文化創意產業體系打造出具有獨特地域文化特色的影視文化產業,讓游客互動參與,親自體驗。
(二)市場營銷的整合
文化旅游產業的市場營銷模式是按照文化雙向影響性來實施的,即適應—融合—激發。通過各種有效的宣傳手段,強化景區文化的影響力,使之成為一種社會文化價值取向,從而有效地影響游客的消費觀念,最大限度地激發游客的文化認同并將這種旅游文化認同轉化成有效的現實旅游消費需求。
(三)品牌的整合
文化旅游產業品牌的整合可以采用理念—產品—品牌的模式,通過挖掘當地文化旅游資源的內涵,把最具有核心優勢的景區打造成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精品旅游景區和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景區的文化品位和價值。
三、微觀層面:行業中的主導企業
旅游企業自身也需要通過整合文化資源,開展文化營銷來實現企業層面的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高競爭能力。
(一)企業應積極搭建產業平臺,實施跨地區、跨行業的聯合,以旅游企業集團為主打造行業龍頭,以一業為主,輔以多種經營,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較為完整的旅游文化產業鏈。
(二)產品或服務的整合就是通過文化營銷來提高生活質量,引導一種新的健康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營銷過程中要突出展示旅游產品和服務的文化性格,最終以文化贏得旅游消費者的認同。
(三)品牌文化層面。挖掘出高品位高層次的文化內涵,將景區所包含的文化意蘊傳播給廣大游客,就會發揮文化的放大器作用,以此來提升景區形象和影響力。通過文化這樣的無形資產來展示和提升核心價值,不僅能帶來超額的利潤,而且可以把品牌價值最大化。
(四)企業文化也可以通過整合把優秀的企業文化、制度文化有效地傳達給社會,以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反過來又有助于各種營銷手段與技巧的順利實施。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我國的旅游產業已經實現了從“國民經濟的邊緣產業”向“牽動城市轉型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的轉變。在此契機下以文化資源為突破點,通過產業資源的整合,形成遼寧省地域性產業的高關聯度,必將形成強勢的產業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閆紅霞,李玉華著.旅游文化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2).
[2]俞棋文,于秋陽著.基于產業鏈視角的浙江永康旅游產業配置與優化[J].華東經濟管理,2010(4).
(作者單位:大連海洋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