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仁春
【摘 要】 體育教育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高人才身體素質的根本所在,是實現經濟騰飛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從高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題,分析了解決對策,重點分析了如何提高高中體育教師的素質。
【關鍵詞】 體育教學;教師;素質
一、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場地器材不足,資金投入不夠,影響體育課堂教學場地不足,資金短缺,這是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輕視體育課堂教學。當今學校教學雖在向素質教育轉軌,但多數學校還是片面追求升學率,隨意更改體育教學計劃、縮減課時,剝奪學生自主鍛煉的時間,體育教學長期處于被輕視的位置;學生缺乏體育意識,沒有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體育意志薄弱。現代學生大多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對于體育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缺乏克服的勇氣和信心;體育教師教學思想、教學觀念陳舊,沒有形成新的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觀念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
二、對策和措施
1. 構建科學的中學體育教學指導思想
體育教學指導思想,應堅持以健康第一為先導、以全面育人為中心、以身心協調為重點、以終身體育為方向,合理選教學內容、合理運用教學手段、科學制定評價標準,充分發揮體育對增強體質,提高生理機能,挖掘體育教學的心理效益、娛樂效益、教育效益和審美效益,在增強體質、培養運動能力的基礎上,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和身心協調統一的新型人才。同時,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增強體育能力,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 更新體育教學內容
一要增加娛樂型運動項目。體育教學應該是一種樂教學,既其本色應表現為:重過程的主動參與、重情緒的積極體驗、重個性的獨立解放、重人際關系的寬松和諧,使學生在輕松明快的環境之下、愉悅心境之中,不知不覺之中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二要競技內容教材化。 體育教學內容是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和學生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依據。各學校可根據不同的生源、師資、場地設備及學生的不同要求開發多種教學內容。競技運動作為體育課程的主要內容,應通過“教材化”,以“健身型”“娛樂型”為主要模式,一些方便開展、學生感興趣、負荷適當、便于深入高一級院校或工作單位后繼續開展的競技項目仍可以保留在課程內容體系中;三要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現代體育考試應該是以提高學生體育能力為中心,是考“結果”與考“過程”相結合的綜合考試法。在評價內容中應納入體育意識、體育能力、鍛煉習慣等因素;在評價主體方面應包括教師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以實現評價的客觀性。在評價標準上,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調整考試標準,但調整標準要避免隨意性和克服教師主觀因素。另外,應該把學生個體縱向的提高程度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以實現評價的激勵性;四要創造多種教學組織形式。現代教育在方法上主張由注入式的模仿教學 轉向啟發式的創造教學,強調教法的綜合性、多樣性和學法的實效性,改變傳統體育教育中教師單純灌輸、學生機械重復的做法,側重于采用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運動動機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和鍛煉中,體驗體育的樂趣;五要在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中嘗試選項課教學。由于中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選擇有助于促進學生生長發育,提高生理機能的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 李兵. 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 人生十六七,2018(5).
[2] 王連彈. 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2018(8).
[3] 楊龍. 體育游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 中外交流,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