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晨沂 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學
前言:會計是一種常見的經濟管理活動,會計服務職能在我國經濟建設的不同階段均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國家機關單位、社會組織、相關經濟管理部門以及企業事業單位,都需要對過去一段時間內的經濟行為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分析現在以及預測未來,只有充分發揮出會計服務的實際作用,才能更好的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規模及總體趨勢做出科學的決策。
會計的目的在于將企業的經濟數據借助特定的核算程序,使之轉化為可以為企業經濟管理財務決策制定提供服務的經濟信息。一般情況下,會計服務信息的服務對象主要以企業的管理者為主,企業管理者可以自由使用、組織、調配想要的會計信息,同時會計信息本身的寬度與廣度也直接受到使用者服務目的的影響。會計服務可以為企業的經濟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會計服務可以實現企業最大限度的盈利,通過真實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形式,為相關經濟活動的開展以及事中控制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是會計服務可以最大程度上確保企業的償債能力,通過對經濟活動的合理預測,來保證決策的科學性。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影響下,會計本身具有的服務職能在很大程度上為政府實施宏觀經濟調控提供了必要的依據與科學的數據持續,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政府和相關經濟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對會計信息的分析來保障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順利落實。一直以來,政府職能的發揮無法脫離會計管理工作單獨存在,政府只有合理借助會計管理工作的相關職能,對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把控,從而進一步提升宏觀經濟調控的合理性,是宏觀經濟調控措施可以與實際高度符合[1]。
會計本身是作為一個系統存在的,系統中的每個環節之間相互聯系,同時又彼此之間相互制約與相互促進。在經濟管理工作中,樹立正確的會計服務觀念,是當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借助會計核算功能可以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高效的服務,從而有效提升會計信息使用者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市場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會計服務主體負責處理的經濟關系逐漸變得復雜,會計主體與會計活動之間的一系列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了會計服務工作所承擔的責任變得越來越重。這種情況下,只有樹立正確的會計服務觀念,在管理工作中嚴格遵循“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原則,通過全面提升自身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方式,才能更加的保證會計服務工作效率[2]。
加大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是保證會計人員專業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市場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背景下,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同時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也在不斷的加大,企業之間的競爭逐漸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一形勢下,為了更好的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勢必會對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想要更好的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職業判斷能力、專業記賬能力以及會計電算化技術。與此同時,對于預測、計劃編制以及分析決策等方面的能力也要求會計人員有所涉及。為了保證會計人員的培訓效果,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制定考核機制的方式來實現。比如:通過定期或者不定期舉辦會計人員素質與技能考核,以此來督促那些專業能力較差的會計人員。
會計服務模式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與特定的會計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會計系統的發展是一個由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的動態過程,具有較高的復雜程度。從現階段會計服務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傳統的會計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在市場經濟不斷發生變化的背景下,為了更好的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對現有的會計數據信息采集、存儲以及后期的加工與傳遞模式進行必要的改革。比如:靈活的借助現代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在突破傳統會計服務模式在原則、假設以及報告模式限制的基礎上,構建全新的會計服務模式,進一步強化會計分析以及預測能力,從而提升會計服務的質量與水平。
總結:綜上所述,會計服務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為企業的經濟管理提供保障,同時還可以為政府宏觀經濟調控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依據。為了可以充分發揮出會計服務的實際作用,可以通過樹立正確的會計服務觀念、加大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力度以及積極創新會計服務模式等方式來實現。只有真正意識到會計服務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促進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