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腺樣體、扁桃體肥大是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的最常見原因,腺樣體、扁桃體切除術則是治療兒童OSAHS最主要的方法。但是什么情況該做手術?什么年齡做手術合適?選擇什么樣的手術方式?手術會不會導致孩子的免疫力低下呢?……
哪些患兒需要切除
腺樣體、扁桃體肥大導致孩子睡眠打鼾、張口呼吸,甚至憋氣、睡眠呼吸費勁、呼吸閑難,出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時,特別是中重度OSAHS或藥物保守治療無效、反復發作的輕中度OSAHS,都需要行扁桃體和腺樣體切除術。否則,長期慢性缺氧和張口呼吸會導致患兒睡眠質量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學習成績下降,磨牙,遺尿,體格生長發育遲緩,性發育不良,易煩躁、易怒、抑郁等性格改變,認知能力下降,胸廓形態改變發生漏斗胸, 上唇短厚、牙列不齊、面中部拉長、下頜短縮、表情呆滯的“腺樣體面容”等頜面畸形,甚至出現機體免疫能力下降、胃食管反流、心室肥厚、肺動脈高壓等,危及生命。
有些不打鼾,甚至扁桃體不大的孩子,醫生也建議切除扁桃體,因為這些孩子長期反復急性扁桃體發炎。慢性扁桃體炎反復急性發作,前1年發作6-7次以上,或在過去2年或3年間平均每年至少分別發生了3次或5次咽喉感染,需要考慮進行扁桃體切除術。
有扁桃體周圍膿腫病史的孩子切除扁桃體的門檻放得更低。當慢性扁桃體炎已成為全身疾病的感染病灶,如反復低熱、風濕性疾病、某些皮膚病、腎炎、膿毒血癥等,一經確診,就應及早手術,徹底清除“病灶型扁桃體”。但在臨床實踐中確診扁桃體為感染病灶是比較閑難的,有時需要根據扁桃體切除術后的療效來判斷。而已經有腎炎、風濕病、關節炎等并發癥時,即使發作次數不多,為了徹底清除病灶,也必須切除扁桃體。此外,多種抗生素過敏或抗生素不敏感,但反復扁桃體或咽喉感染者也需要考慮扁桃體切除術。
手術年齡為幾歲
考慮到三歲以下是手術高危因素,一般建議孩子三歲以后就進行扁桃體和腺樣體切除術。但并不意味著三歲以下不能手術。重度OSAHS藥物治療無效,明確的病灶型扁桃體或無法控制的頻繁急性發作的慢性扁桃體炎,在三歲以內仍然需要考慮手術。另外,一兩歲的孩子睡眠打鼾,大部分是單純腺樣體肥大所致,所以對一歲以內的重度Os-AHS,腺樣體切除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采用低溫等離子刀消融切除腺樣體、扁桃體,可以減少術中出血,縮短手術時間,被醫生和患兒家長廣泛接受。
全切還是切除一側
家長總是處于免疫能力的考慮,想著是不是只切一側扁桃體或扁桃體部分消融。由于扁桃體生發中心活躍,切除一側扁桃體,通常另一側扁桃體或殘留的扁桃體會代償性瘋狂長大,并不能徹底擺脫睡眠打鼾的閑擾。
扁桃體、腺樣體在孩子六七歲以內確實具有免疫防御功能,但并不意味著切除了扁桃體、腺樣體,孩子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了。大樣本數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孩子術后免疫功能沒有變化,少部分孩子術后半年內可能出現免疫能力下降,但半年后自動恢復正常。對于慢性扁桃體炎反復急性發作的孩子,扁桃體切除后避免了病灶感染,反而大大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所以在考慮扁桃體、腺樣體是否切除時,應該權衡它的存在到底是弊大還是益大。
切除需要當機立斷嗎
一旦確定要手術切除腺樣體、扁桃體,是不是立刻提刀上馬呢?那我們還需要看看孩子的情況。
如果孩子患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或急性扁桃體炎發作,是不能馬上手術的,否則可能出現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需要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體炎愈后至少兩周再行手術。當然,術前我們需要排除其他系統的一些急性病,應治療控制或治愈后再考慮手術。對于已并發腎炎的孩子,更應在腎功能正常,尿蛋門、尿潛血控制在(+)以內時手術,以避免術后引起爆發型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