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對于學生的影響并不僅限于學科內容本身,畢竟在語文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所鍛煉出來的邏輯思維能力是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其他學科的相關內容。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相關的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也為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做出了貢獻,本文就結合實際情況對現代教育教學下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進行簡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素質教育;教學改革
在小學階段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之后,學生在初中階段所接觸的語文知識已經完全脫離了基礎生字詞的基本了解范疇,寫作、閱讀等方向已經成為初中生進行有效學習語文知識的重點方向。
一、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對于老師來說,如何講解好語文知識基本上能夠形成共識,這基本上得益于一整套完整的備課方案與形式,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如何學好語文知識卻明顯呈現出兩種極端狀態。一部分學生極為偏愛語文,長期在閱讀和寫作的范圍內施展自己的天賦與才華,而這些學生也的確深得老師的偏愛;而另一部分學生則對學習語文產生極度強烈的抵觸情緒,不僅表現在對文言文閱讀理解上存在嚴重的認知缺失,而且即便是白話文的寫作也往往是應付了事的態度,因此這些學生在老師眼中已經視為“學困生”。
其實出現這兩種迥異的局面并非單純的是學生沒有一個正確的學習心態與形態,更談不上老師教學方式存在差異,只不過是學生作為個體,其個人邏輯思維能力、辨識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之間出現了差異,自己沒有掌握比較好的學習方式之后,日積月累下來才導致學生對語言認知出現了嚴重的障礙。針對這種情況,其實老師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加以糾正,特別是在現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讓學生在接觸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對語文信息進行全面的了解之后,才逐步地培養其對語文的學習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目前初中生學習語文的困境。
二、 現代教育教學下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措施
素質教育的核心在于有效且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而語文知識信息既作為學生的母語信息,又作為其他學科知識了解的基礎,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學習語文的態度,在現有的條件下,全面優化老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改善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已經成為初中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歸納、總結出來的共識。筆者對部分初中的語文教學情況進行實地調研之后發現,這些措施中的確有些完全值得推薦、推廣。
其一,穩扎穩打的鞏固基礎,逐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語文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種內容的有效整合都需要經由漫長的總結與提煉才能讓學生真正的把握、了解。所以有些老師的要求之一是落實基礎,對于這一點筆者是極為認同的,特別是要從要求學生從學習文言文、背誦古詩文入手,還有字詞音這些都要在課下自己去落實,課上老師直接考試驗收,這樣應該能騰出更多的課堂時間。然后在語文課上,老師自己會講得少一些,更多的是讓同學們來自己理解文章,互相探討,解決彼此的問題,老師負責整體進度與方向的把控,最終再講解同學們還沒有理解的要點。
其二,別出心裁的調整教學,幫助學生加深對寫作能力的鍛煉。關于作文,往往是很多學生最為抵觸的學習方式,學生認為大篇幅的內容與信息與自身的生活并沒有直接的關聯,其實這是學生的一種誤讀。老師借助一些全新的活動讓學生加深對學習的印象,能夠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必須“循環練筆”活動,就是把全班同學分為幾個小組,每組五個同學,周一老師出一個作文題,然后a同學回去寫。完成后老師不看,直接交給b同學根據題目再寫一篇,并對這一篇進行點評,指出優劣之處。再交給c同學,d同學,e同學,最后e同學要從本組同學中挑出最好的一篇,做成PPT,下周一的語文課上向全班同學講,同學們再質疑,探討,最后老師負責答疑。在這個過程中完全是以學生為主,老師并沒有過多的干預,學生在其間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完全有助于其加強寫作能力的鍛煉。
其三,適度正確認識閱讀與背誦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價值。中學語文的教育,已經遠遠超出了漢語言文字的工具屬性,更多地集中在文學屬性上。背誦全文在語文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并非是考試上送分的幾個默寫而已。更重要的是,它意味著一種素養的積累。這么說吧,在小時候背誦“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坦白講根本理解不了這樣高遠的意境。但是在成人之后,面對著茫茫的沙漠看著黃昏的日落,這句詩卻突然出現在腦海里,圖文契合,甚是美好,那試問當初的背誦與閱讀就真的是應試教育的弊端么,事實或許并非如此。
三、 現代教育教學下初中語文教學的展望
依托素質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入,現代教育教學中語文教學工作的深入側重點也應該在下階段進行適當的調整。
正確認識輔導班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或許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老師對于課外輔導班的存在已經逐步改變態度,但是筆者個人觀點認為,課外輔導班的教學是課堂教學方式的有效延伸之一,應當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學生適度的參與課外輔導班的學習。畢竟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單純的課堂教育教學讓學生在掌握了基礎知識點的同時,需要將知識點與考題相結合起來。即便是在當下已經擺脫了應試教育的基本模式之后,現階段的周期性學習能力測試其實也基本上仍然以不同形式的考試為主要措施,所以以至于中學生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知道這道題目在考什么,可當老師一解釋題目時就理解了。問題出在哪?抓不住題干重點,不知道題干的表述想考查哪個知識點。其實也是有辦法解決的,用議論文閱讀舉例來說,議論文無非考查論點、論據、論證以及聯系實際,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將這幾類考題的說法總結在一起,與知識點一起畫一個棋盤圖,在考試中,根據棋盤圖的內容,先進行題型的判斷,再做題,知識點和方法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正所謂,一圖在手,學習無憂。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知識的學習是系統化對漢語知識的了解過程,無論是對于閱讀理解還是文學寫作,必須要有一個扎實的語文知識,這樣才能在未來的學習工作環境中施展出才華。初中階段是一個關鍵的承上啟下階段,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要從綜合的角度去分析,卷面成績不能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應當全面、認真的檢驗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了解和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波,劉楚群.母語教育功利化的突圍:高考語文單獨劃線[N].讀寫月報,2016(03).
[2]馬朝霞.語文課堂觀察與教學反思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5(36).
[3]徐志偉.怎樣從教語文課文到教語文課程[J].語文教學通訊,2015(34).
作者簡介:
辛慶昌,河北省南宮市,南宮市垂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