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當前我國教育而言,尤其針對高三學生的教學,由于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升學的壓力,針對高三的數學復習環節,教師大都采用題海戰術,來對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提升,但最終的結果往往并不理想。題海戰術嚴重缺乏科學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的狀態,這很容易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成績的突破都有著一定的局限性。隨著變式教學法的誕生,此方法也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了高三數學復習教學中,在此筆者也將根據高三復習教學的現狀,談談如何有效的實施變式教學。
關鍵詞:變式教學;高三數學;復習;應用
一、 引言
高三面臨著高考,學生們承擔著沉重的升學壓力,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最終的考試中獲得優異的成績,在高三數學復習階段大都以大量的例題聯系來鞏固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并試圖以此方法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方法不但加重了學生的負擔,而且起到的效果并不明顯。而變式教學策略的應用,不但解決了學生漫無邊際的題海戰術,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復習效率。
二、 變式教學的作用
首先,在高三數學復習階段采用變式教學策略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針對數學而言,每一個問題都不止有一種思路和解題方式,在解題思路創新的過程中,一題多解的方式就有效的發散了學生的思路,擴展了學生的思維模式,自然也就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其次,變式教學策略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改善題海戰術的運用,題海戰術大都沒有明確的問題,例題的分類,而變式教學則可以讓學生有目的性,分類性的去復習,避免了傳統復習過程中學生對于數學題目的盲從性,有效地節約了復習時間,提高了復習效率。
三、 變式教學在高三數學復習中的應用
(一) 利用變式教學強化學生對數學基礎概念的認識
針對高中數學而言,難度逐漸遞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變得吃力,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即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數學的基礎概念沒有充分的認識并加以掌握。基礎打得牢固學生才能在日后的學習中逐漸的接受更廣泛的知識,才能有效地解決數學問題,如果學生不能扎實地掌握基礎概念,則會在后續的學習中由于對知識點模棱兩可而對問題的解決產生影響,進而也降低了學生學習和復習的效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變式教學來強化學生對基礎概念的認識,讓學生真正地去理解基礎概念才能更好更準確地加以利用。
例如,我們在學習幾何體的相關知識時,在解題的過程中,很多學生由于對概念理解不透徹,影響了自身的空間想象能力,因此在教授基礎概念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拿來幾何道具供學生觀看,或者通過多媒體的形式,采用視頻或者圖片來讓學生更清楚地發現幾何體的直觀圖形,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學習基礎概念則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復習效率。
(二) 通過變式教學明確學習的目標
在高三數學復習教學環節,在進行任何一階段的復習過程,教師都要明確復習的最終目標,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復習過程呈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變式教學來突出學生在復習中的目的,進而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體現了自身在課堂的主體性,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的重要地位。在復習中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是需要培養并且提升的,因此教師可以采用變式教學來鼓勵學生主動地去思考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復習效率。
例如,我們在復習概率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針對某一例題引導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自主意識的進行問題的解決探討,并對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這樣的形式,面對同一題目,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學生們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更快的進步。
(三) 多元化變式教學內容
高三時期是學生學習中的重要環節,教師應該在復習階段做出最完善的教學安排,針對教學內容的規劃和大方向進行充分的把握,并且能夠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有效的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變式教學策略。這樣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明確學生在復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復習過程。
例如,我們在進行統計相關的內容復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復習中想象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有那些現象可以通過統計來完成。比如每個家庭在一個固定周期的用電量,或者字啊一個周期內來學校的時間節點都是可以通過統計的知識進行數據的整理。進而讓學生可以變換思想來復習數學知識,提高復習效率。
四、 總結
綜上所述,高三復習階段使學生們學習的重要時期,有效的利用變式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促進學生完善自身的數學思維模式,讓學生能夠對復習產生興趣,進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為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提供有利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杜瑞景.變式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年15期.
[2]蔣大峰.生本視角下的中職數學變式教學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年12期.
[3]馬昌林.準確把握問題變式的“度”[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年01期.
作者簡介:
黃宗升,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廣西蒙山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