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摘 要:“日記,是百寶箱。”通過它,能把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儲藏起來。日記是抒自己想抒的情,寫自己想寫的事。
關鍵詞:故事范讀法;引導觀察法;文本感悟法;積極參與法;批閱展示
“日記,是百寶箱。”這是我常常對我的學生說的一句話。因為通過它,能把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儲藏起來,但是,大多數孩子對日記有種天然的抗拒心理,為了提高孩子們的日記水平,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教在得法,使孩子做到有的放矢
1.故事范讀法
針對兒童想象力較強這一特點,我會將一些有趣的繪本故事帶到課堂上來。二年級時,我發現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大減。在課堂上,他們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只有我在唱獨角戲。我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呀!和他們講道理吧!孩子們太小了,白談!直到有一天,我在合肥聽了《一顆頑固的牙齒》這節繪本課,整節課上,孩子們熱情洋溢,小手舉得高高的,精彩回答聲此起彼伏,碰撞起不少智慧的火花!于是,《小魔怪要上學》就被我帶進了課堂,走進了孩子們的心里!在那節課上,我看到了孩子們久違的笑容,原來只要方法得當,誰都能成為思維敏銳的辯手啊!而后,我再趁機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寫進日記,這樣他們在寫的時候,便不會出現“東一言西一語”的現象。第二天,我再將孩子們的優秀日記帶到課堂進行范讀,這又是二次激勵。其他同學找到句子中好詞好句,這也是一種學習上的積累,真是一舉多得呀!
2.引導觀察法
當今社會科技發達,尤其是手機、電腦的普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弊端。好多孩子不能靜心觀察與思考,顯得非常浮躁。作為老師,作為留守兒童居多地區的老師,真的是任重道遠!于是,在課堂上,我很注重對孩子觀察能力的培養。細心觀察才是獲取大量知識的源泉。在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的寫話教學《我最喜歡的玩具》中,我讓每個孩子將自己最愛的一個玩具帶到課堂上來,讓孩子們先觀察,再與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其結果是:大部分孩子說得語無倫次,缺乏條理性,想到哪兒就說哪兒。接著,我引導孩子從玩具的形狀、顏色、大小等幾個方面進行有序的觀察,再向大家描述和展示玩具的玩法。一比較,效果顯著。一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十分具體、生動地寫下了這段文字:“從小到大,媽媽會給我買很多玩具,我最喜歡的玩具是會說話的娃娃,它的名字叫‘嚕嚕。它的眼睛總是一眨一眨的,真可愛!它的腳底有個黑色按鈕,一打開,它就會唱兒歌、講故事給我聽,可有趣了!”我手寫我心,只有進行細致的、有目的的觀察,才能搜集到為我所用的寫作素材。
3.文本感悟法
語文教材的編寫,凝聚了眾多專家的智慧,有很多故事性強的篇幅都值得大家細細品味,感受其中的內涵,感悟其中的道理。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紙船和風箏》一課講述的是松鼠和小熊由紙船和風箏的聯結,成為了最要好的朋友,后來呢,他們倆因為一件小事發生了爭吵,心里都很難過。課后,一學生在日記中這樣向我訴說她與好友之間近期產生了矛盾,心情也是難受到了極點,她也像文中的松鼠一樣,想主動與朋友和好,可是礙于面子,不好意思主動張口。現在學習了這篇課文后,擁有了主動和朋友言和的勇氣,再也不想一個人生悶氣了。看,日記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可以使學生在自我反省中得到提升,達到德育與智育的雙重發展。
4.積極參與法
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指導學生從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中選取材料。記得一年級的時候,我帶這群小不點兒玩了一次給小熊“貼鼻子”的游戲,尤為重視學困生,我讓他們參與到游戲的互動中來,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當小熊的鼻子被貼偏了時,全場哄堂大笑;當有人貼成功時,又會博得陣陣喝彩。由此可見,那次日記的內容也是有著預期中的精彩。
二、用心批閱,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批閱日記要注意尊重學生。要用放大鏡去看孩子的優點。多一點肯定的、鼓勵的話語,才能夠使孩子更加自信。孩子們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寫出來的日記也是多姿多彩的:有認錯的,有說心里話的,有反映問題的,有寫自己的想象的,對于這些天真爛漫的孩子,面對孩子的童聲稚語,我總會深深地感動,總是耐心地、有針對性地寫好評語。如:“可以介紹老師認識你那有趣的朋友嗎?”“讓我們學會笑對人生哦!快樂總比煩惱多!”“相信自己!你會越來越優秀的!老師看好你哦!”“你真個心細的小女孩,老師期待著你更大的進步!”一句句充滿著正能量的批語,使我與孩子間的距離更近了,孩子的習作水平也漸漸提高了。
三、成果展示,使孩子的自信油然而生
1.開展日記交流活動
一味地寫,而不去評議,將日記當成一項例行檢查的作業,無法激發孩子的習作熱情,于是,我每天用一定的時間,范讀學生的日記,讀完后,引導大家說說:“你認為哪個詞語或是哪個句子用得好?為什么用得好?有沒有覺得不妥的地方?要是你來寫,會怎么改?”長期通過這樣的交流活動,孩子的語感顯著加強,不僅學會了自評,還學會了互評。
2.激勵學生積極投稿
我鼓勵學生向班委會投稿,并將入選的日記摘抄到班級黑板報上、班級優秀習作本上。除此之外,還帶領孩子們把自己的優秀日記向學校的紅領巾廣播站、校園周報投稿,全方位地激發孩子們的寫作興趣!
3.日記結集,互相欣賞、學習
每學期期末,我不會將孩子們的日記隨手亂扔,而會成立“小小編輯組”對全班的日記進行整理、歸類(前提是得到孩子們許可,完全尊重孩子的個人隱私權),打印成班級優秀日記集。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故事被大家傳閱時非常有成就感,使得孩子們的習作積極性更濃,對習作沒被入選的孩子,也是一次很好的激勵。
日記,為孩子們提供了一份更為廣闊的、自由的學習天地。只要老師從交流、評價等多角度關注并保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鼓勵孩子大膽地、積極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及時記錄下來,并將這視為一種習慣,那么,最讓孩子們頭疼的習作,也將會變成一種愉快的經歷!
參考文獻:
[1]劉永軍.淺談日記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11).
[2]高中英.日記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性[J].華夏教師,2017(8).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