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炳
摘 要:小學教育時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時期,也是建立學生紀律意識的重要時期。小學教育中教師對學生的教導要從學習、紀律、心理成長這三方面入手。教師的引導、學校的學習氛圍以及家庭狀況都會對學生這一時期的健康成長產生重要影響。
關鍵詞:學習習慣;教育;學習環境
小學時期的教育對學生之后的學習有重要影響,教師不能單純地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是教導學生如何做人。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小學教育的目標。學校、教師、家長的關懷對促進學生茁壯成長十分重要。
一、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世人環境對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影響。好的學習環境會促使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良好的學習環境主要體現在:濃厚的學習氛圍、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需要學校從學生學習中的小事入手,例如:學校要對早上的時間進行規劃,組織學生進行晨讀。晨讀的內容可以是國學經典,也可以是少年期刊文章,從早上開始就帶領學生投入知識的海洋中。學習更多的是在平時,學校可以開辟一處閱覽室,以班級為單位,定期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覽室里,教師不要對學生閱讀的書籍進行干預。開放閱覽室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同時閱讀能讓學生沉靜下來,學會思索,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教師在學生吸收知識和認識世界中起著引領的作用。小學時期的學習,學生在獲取知識時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和投入程度。教師在教學時要多多利用課堂互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教師要有“為人師、為人友”的想法。在課堂中是傳授人生道理的師長,在課后可以與學生愉快地玩耍。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單純地傳授學生教材中的知識。教學的目標應該是:將民族精神融入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教師在教學《開國大典》一課時,可以通過帶領學生一起觀看開國大典的歷史影片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感受課文中描寫的場景,引導學生體會教材中蘊含的愛國主義情懷,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例如:在教學《豬八戒吃西瓜》一課時,教師利用課上的十分鐘帶領學生一起進行課文的朗讀、勾畫生詞、概述文章主要內容。不論課文的難易程度,教師在課堂中一定要帶領學生進行預習,利用課堂的時間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
二、設立校規班規,督促學生嚴守紀律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地方,是規范學生行為的地方。小學期間一定要學生形成遵守紀律的意識。校有校規,班有班規。校規的制定要符合學生發展,切合學校實際情況,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小學的校規。例如:學生存在亂扔垃圾的情況,學校可以制定不同的時間段由不同的班級組織學生進行校園環境衛生的維護的制度,讓學生都體驗到環衛工作人員的辛苦,從根本上改掉學生亂扔垃圾的習慣。定期根據班級的值班情況、班級衛生情況進行“環衛優秀班級”的評選。學校對獲得稱號的班級給予象征榮譽的小紅旗,提升學生的班級榮譽感。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制定相應的班規,有利于學生自我成長。例如:班規的制定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每個參與者起碼寫出一項自己覺得要制定的班規,然后由班干部收集整理。每條班規的確立需要參與者投票決定,票數過半的通過。教師在投票過程中要提醒學生,通過的班規大家要準守,要有誠信。不能說自己在投票時沒有同意就可以不遵守,大家是一個班集體,要有團體意識。讓學生參與規則的制定,更能讓學生遵守紀律。遵守紀律會讓學生在校園生活中學會自律,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學生在與人相處時會更加考慮到別人的感受。要求學生遵守紀律的關鍵目的是讓學生做自己成長路上的督促者。
三、定期開展活動,關注學生心理狀況
小學生的心理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弱。教師在平時教學和與學生交流中,要關注學生心中的想法。班主任是和學生接觸較多的人,班主任可以利用每周一次的班會針對班級出現的疑惑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小學生心理狀態不佳時,往往會表現為脾氣暴躁或者沉默寡言兩種極端的狀態。班主任可以定期組織團隊活動,通過團體活動疏導學生的負面情緒,減少負面能量。比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擊鼓傳花”活動。通過多媒體播放音樂,音樂開始,學生傳遞花球。音樂驟停,誰拿到了花球,誰就上臺表演。表演的類型可以是唱歌跳舞、背誦詩文、講故事等。目的是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愉快起來,同時減輕學習壓力。針對個別必須進行一對一心理疏通的學生,學校可以開放心理輔導室。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心理輔導室是可以暢所欲言的地方,不是生了病才去的地方。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心理輔導室,幫助學生解答成長中的疑惑。
小學教育的對象是孩童,學校和教師的責任重大。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可塑性最強,教師和家長要格外關注學生的成長情況。在學習中幫助學生解答難題,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都是引導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王海寧.小學生心理問題及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分析[J].科技展望,2014(17).
[2]田學嶺.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6(5).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