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柏
摘 要:隨著現代網絡和通訊技術的發展,大家迎來了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這對于語文教學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網絡通訊技術的優勢,通過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與家長交流,也可以指導學生通過網絡尋找學習語文的資源,這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語文教學;互聯網技術;學習效率
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和發展給語文教學帶來了許多影響。語文教師應當如何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網絡,如何引導學生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選擇正確的、積極的、健康的語文知識與思想呢?如何將沉迷于網絡小說和“雞湯”中的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經典著作中來,吸收經典名著的營養呢?接下來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對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身心發展規律的了解,就這些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和研究思考,希望能對讀者有所裨益、有所啟發。
一、善用網絡通信平臺進行在線互動閱讀
現代網絡通訊技術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教師要善于運用這些平臺改進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輔助教學。例如,教師可以組建一個語文閱讀交流群,在線為學生推薦書單、書評,定期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簽到閱讀、打卡監督等形式,促進學生持之以恒地進行語文閱讀。接著再讓學生讀完某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后,在微信交流群里發表自己的感想,并提出自己讀書時的困惑,教師及時給予解答。俗話說:“德高為師,身正為范”。中學生有很強的向師性和模仿性,如果教師能夠定期向學生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學生定會在老師的帶領下自覺地進行閱讀。例如,學生可以利用微信的閱讀功能進行朗讀,然后發到群里,讓同學和老師給出意見和建議,督促自己朗讀能力的提高。通過定期的閱讀和朗讀,學生不僅提高了語文素養,學習到了語文的知識,體會到文學作品的思想,還鍛煉了持之以恒的精神,培養了堅持不懈的意志和耐力。這些品質會遷移到其他科目的學習上,長此以往,學生的綜合素質必然會得到有效的提高。這也是新課程理念下對于教學目標的
要求。
二、開展各類綜合活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運用語文的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文章詩篇,而是通過課內外的語文學習,延伸至社會實踐,學會去讀社會、讀人生。因此,教師不僅要利用現代網絡教會學生語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思想,還要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可能許多人認為語文是一門純文科性質的學科,怎么進行實踐活動的開展呢?實則并非如此。語文來源于現實生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教師通過舉辦各種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就在身邊,培養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舉辦各種的演講比賽、語文競賽,舉辦“閱讀活動月”“朗讀活動月”;讓學生在特殊的節日,如中秋節、春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自己運用語文知識制作手抄報、黑板報等;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各種名勝古跡等,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教師還要將課堂進行廣泛延伸,而不能局限于教室里的“小課堂”。讓學生將社會作為語文的學習對象,進行辨明美丑和善惡,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梢栽诎嗉壷信e辦辯論賽,針對社會中發生的熱門話題進行辯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教師再進行及時的總結,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這種情況下,語文的學習就不僅僅是一篇白底黑字的文章或是一本薄薄的教科書了,而是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和社會事件。同樣,這也是幫助學生在多元的網絡媒體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正確的判斷。
總而言之,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情緒起伏波動較大,容易在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迷失。語文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正確地利用網絡,在網絡中引導學生守住本心,不被錯誤信息干擾,而是學習到有用的知識。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手段利用互聯網進行教學。一是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教師要善用網絡通信平臺進行在線互動閱讀;二是“理論來源于實踐”,教師要開展各類綜合活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運用語文的能力。教師要與時俱進,通過“互聯網+教育”,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豐富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為學生從復雜的網絡中選出適合學生語文學習的材料和信息,輔助自己的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學生也要正確利用網絡進行語文的學習,經常與教師進行在線的交流,提出自己語文學習的疑難,努力提高語文
素養。
參考文獻:
劉吉才.走出寫作教學的誤區:一次專題比賽引起的爭論[J].課程教學研究,2016(1):65-6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