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雅
摘 要:個性化閱讀作為閱讀教學的新形態,昭示著民主和平等,凸現著創造和生成,張揚著個性和人性,體現了“關注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新課程核心理念。為了使自己的個性化閱讀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進行了提升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的研究。從“方法的引領、點撥路徑的選擇、陽光化的評價”三個環節入手,促使學生能夠逐步掌握并內化閱讀的方法,讓學生想說、敢說、愛說,使“個性”在閱讀教學中得到張揚。
關鍵詞:方法引領;點撥優化;陽光評價
細細解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們能體會到:個性化閱讀是指能夠反映學生個性的開放式閱讀。閱讀教學應該為學生提供一片尋找自我、發展自我的人類“文化原野”。尤其在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學中,更應重視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能力,為其以后的閱讀打下良好扎實的基礎。我覺得這是極有意義的。
一、方法引領,循序漸進
小學低年級剛剛接觸正式的閱讀訓練,很多孩子無從下手,只能完成一些基礎的字音、字詞的練習。他們不知如何利用、理解、感悟文本。其實他們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掌握必要的閱讀方法。因此,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就顯得很重要。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教會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質疑,學會創新思維。我認為我們應該做的是:根據教材的特點巧設情境,在情境中滲透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和習慣。比如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思想感情,養成一邊思考、一邊勾畫、一邊寫批注等方法習慣,尤其要教會學生獨特感悟文本的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而又生動活潑地學習,積極發揮其主體作用。
比如:我在教學《胖乎乎的小手》時,滲透了抓住課文重點句理解課文的方法。我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全家人都喜歡這張畫?你能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嗎?思考這個問題,學生勢必會從“幫爸爸拿過拖鞋、幫媽媽洗過手絹、幫奶奶撓過癢癢”這些方面出發。然后,我又引導學生:你能用上“( )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來說一說嗎?這樣,學生對于全家喜歡這張畫的原因就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通過引導學生展開思維,讀懂課文要抓住課文的重點句子加以體會,使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時,逐步掌握一種重要的閱讀方法。
二、找準路徑,點撥優化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點撥將會給學生在知識上以啟發,開啟學習的門徑,在精神上以振奮,活躍思維,養成會學的能力、習慣,享受學會的喜悅。尤其是適時、巧妙的點撥更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整個教學搖曳生姿。
點撥同樣需要講究時機。我在教學《烏鴉喝水》時就有學生說:“這個辦法挺累的,它怎么不用簡單點的辦法呢?”于是,我就順水推舟:“那你們想個更好的辦法。”經過一陣討論,學生還真有了主意。“它可以用吸管啊。”“它怎么沒想到捧起來喝呢?”“把瓶子倒過來不就好了嗎?”……
看著學生興致高昂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我手一抬,輕輕地說:“大家都很會動腦筋。但是也請你們想一想,在當時的情況下,你們的辦法和烏鴉的誰更合適呢?”聽了我的話,學生陷入了思考。一會兒,一個學生舉手說:“還是烏鴉的辦法好,它沒有吸管。”另一個學生也立即站起來說:“對呀,還是它的辦法好,它飛了很久,肯定很累,連瓶子都捧不動了。”聽了學生的思考,我向他們伸出了大拇指。
學生的奇思異想就好像苗圃里萌生的一株株奇花異草,我們老師在把握課文正確立意的基礎上,千萬不能把它們視同野草而草率地割除。
三、陽光評價,激發表達
課堂評價就像車前的馬,線上的針,它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促進師生思維的生成與碰撞,從而為課堂增添新的活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這樣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我們教師應該盡量運用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讓他們不僅敢于表達,而且敢于表達與別人不一樣的觀點。
在教學《從現在開始》一文時,我讓學生讀一讀獅子大王的話。前幾個孩子的朗讀水平盡管不一致,但是都能表達出萬獸之王的威風、神氣。可是,有一個小女孩站起來卻用一種極為緩慢、蒼老的聲音來表現獅子大王。在其他學生和我的驚訝中,她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我覺得正是因為獅子大王已經老了,沒精力管理其他動物了,才要找一個新的萬獸之王。聽完她的發言,我情不自禁地擁抱了她,“你的想法充滿了智慧!”其他孩子附和著我的話給予了熱烈的掌聲。
我相信,只要能真正做到在充分感悟文本真意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感受和理解,學生終究會超越老師,超出文本。那時,學生的個性閱讀必將能創造“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的境界。
參考文獻:
[1]朱育波.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N].語文報(教師版小學),2012.
[2]曹明海,陳秀春.語文教育文學化[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