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碩
摘 要:伴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教育界的廣大學者、教育者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各學科的課堂教學也實現突破性的進展。然而隨著我國農村寄宿制學生數量的大幅度上升,出現的問題也令廣大教育工作者應接不暇。在此過程中,作為農村的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師,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各種現狀,有的放矢地推行各種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面對學生的心理實行不同的實施措施和方法,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寄宿制生活習慣,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村初中;寄宿制學校學生;思想品德;現狀;對策
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進程,廣大教育工作者主動面對當前教育教學發展的嚴峻形勢,促使學生自主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激發學生對各學科學習的興趣,這已經成為目前教育教學發展的主要方向和趨勢。在農村的教育教學中,國家實行大規模的撤校并點,寄宿制學生的人數不斷增多,各學科教學中呈現的狀況與日俱增,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成為當務之急。作為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師,要結合農村寄宿制學生出現的各種現狀,循序漸進地開展各種有效的工作,充分認識教學中的不足和缺陷,結合本學科的德育特長和優勢,巧妙地處理教學中暴露出的不同狀況,促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下面,就農村初中寄宿制學校學生的思想品德現狀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解決這些問題。
一、簡要剖析農村初中寄宿制學校學生思想品德的現狀
大部分長期居住在農村的初中生,因生活比較簡單,父母比較質樸,所以總體上性格相對于城市的孩子而言更加誠實、善良,比較陽光,擁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然而伴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初中生逐漸融入社會這個大環境后,再加上父母外出務工,不守在自己的身邊,沒有嚴格、規范的約束,導致許多寄宿制學生出現厭學、逃學、沉迷手機、抽煙喝酒等不良嗜好,這些不健康的行為直接影響和束縛初中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另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沒有高度重視本學科的德育效果,一味地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地表現出對寄宿制學生的漠不關心,最終造成思想品德教學形式單一、乏味,對學生沒有吸引力,課堂教學成效很低,變革陳舊、簡單的教學形式勢在必行。
二、實施有效的教學對策解決實際狀況
(一)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特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是目前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全新教學模式,更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更是素質教育深入實施的具體表現。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師要牢牢地把握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密切關注寄宿制學生的個性特征和發展趨勢,有的放矢地展開和進行各種形式的德育教學活動,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德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達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教學效果。如在《我愛我家》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為實現一定的教學效果,加強寄宿制學生與父母之間的情感,可以設置情景畫面,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爸爸、媽媽、子女。表演的學生積極性很高,其他的學生感到新穎,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體會到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和照顧,能夠觀察到身邊一些瑣碎的小事,從而真正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無私的奉獻和關愛。這樣不僅能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特征,而且還能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可謂是達到了“一箭雙雕”的效果。
(二)善于變革陳舊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方面,更是充分體現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集中表現,作為一線教師要密切把握教與學的交流互動過程,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領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最大限度地促使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內涵和真諦,成功地運用課堂知識,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師,要認真分析和研究寄宿制學生的心理特征,不能繼續采用手中拿著新教材,課堂上仍然堅持“一言堂”的陳舊模式,而要利用新課標所提出的合作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解決學科問題,突破重、難點知識,完成教學目標,達成較高的教學效果。如在《誠信在我心中》這一節課的學習中,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搜集有關誠信的故事、諺語、名人名言等,同時把自己和父母、老師、同學、鄰里之間誠信的故事說一說,然后每個學生都要就其中的一個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和感想,并指出自己應該學習和借鑒的方面。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在學校住宿的實際情況談一談身邊“說謊”“抄襲作業”“考試作弊”“失信于人”等方面的例子,并讓學結合所學知識,指明自己應該吸取的經驗和教訓。在經過這些教學活動后,不僅能讓學生享受到平等、自由和信任的心理體驗,更以極大的熱情、無所畏懼的心態主動地參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和環節,從而更好地發揮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功能,讓寄宿生樂于學習,有效地實現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總而言之,作為長期工作在一線的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師,要勇于探索、敢為人先、不斷地創新、更新教學思維,認真研究和分析實際的教學情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加強與家庭、社會的溝通和聯想,統籌安排各種教學資源,全身心地運用以上對策致力于教學改革的探究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制定妥善、合理的教學方式,激發寄宿制學生的學習興趣,盡最大可能地轉變寄宿制學生的學習觀念,為農村初中思想品德開創出一片嶄新的天空。
參考文獻:
馬建成.牧區職業學校寄宿生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革新,2015(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