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儀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主要科目之一,也是培養小學生文學素養與文化基礎最為重要的學科,是小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礎,而課前預習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謹就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策略進行探討,旨在進一步提高小學教學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前預習;合作學習
在新課標改革的環境下,傳統的應試教育逐漸被素質教育所取代,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需要幫助學生積累文化知識、培養文化素養,還應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價值分析能力,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個過程中,課前預習活動會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要求小學生在課前收集相關資料
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教學主導作用,發揮教育教學活動組織者、引導者與啟發者的作用,充分利用課前準備階段,安排學生進行教學資料的收集工作,以確保課堂教學質量與水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收集整理教學資料,能對教學內容、文化背景與知識點有一定的了解,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通過這種資料收集與分享來進一步提高課前預習效果,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圓明園的毀滅》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活動,了解圓明園的歷史地位,以及圓明園被毀滅的原因與結果,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內容與情感,并且通過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民族觀念與是非觀念,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與文化素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預習情況較好的學生加以獎勵與鼓勵,以激勵全班學生更加熱情地投入到課前預習活動當中。
二、幫助學生明確預習目標
由于課前預習活動是完全以學生為主的活動,是學生獨立開展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應當過度參與,但考慮到部分學生由于缺少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意識,不明白要預習什么,在課前預習時,僅僅會采用通讀全文的方式進行,并不能夠起到課前預習應有的效果,因此,教師還是應當對學生的預習行為加以指導,幫助學生明確預習目標與預習方向,從而保障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活動[1]。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篇幅較短,選自《世說新語》,講述了我國南北朝時期梁國一戶姓楊的人家中九歲小孩巧妙應答的故事,這篇文章選編的目的是讓小學階段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印象與認知,并引導學生感受文章中九歲孩童的機智與幽默。教師可以對學習目標加以分解:第一,瀏覽全文,找出生字并查字典;第二,通讀全文,大致體會文章含義,體會楊氏之子語言的幽默與巧妙之處;第三,收集相同類型、描寫小孩子機智應答的文言文,如《陳太丘與友期》《諸葛恪得驢》等,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通過目標分解,幫助學生一步一步地體會文言文的美,并且通過資料收集來進一步拓寬知識領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幫助學生拓展思維。
三、培養學生科學的課前預習方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不具備科學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意愿,在課前學習的過程中往往缺少正確的方法,往往做了很多預習工作,最后卻勞而無功。因此,教師應當幫助學生養成行之有效的課前預習習慣。教師可以教授學生查字典的方法,并教導學生學會預習資料的搜索、查詢、收集與整理,并對預習資料進行整合與分析,確定有益的知識點與預習資料,并在課堂學習中加以運用。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首先閱讀全文,進而思考以往所了解的諸葛亮的故事,對比其他故事中諸葛亮與《草船借箭》中的諸葛亮形象有沒有不同,查找《草船借箭》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思考,明確收集到的資料是否與課文有較強的關聯性,明確是否適合在課堂活動中加以分享,以此判斷資料的價值,養成對預習資料獨立取舍的能力。
四、采取小組合作課前預習方式
在課前預習活動中,可能會存在由于課程難度較高、預習資料來源復雜或者預習工作量較大的情況,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難以獨立完成預習工作,此時教師就可以結合課前預習的實際需要,將學生進行分組,為每一組制定不同的預習任務,通過小組的力量更好地完成課前預習。同時,由于每一組的預習任務與預習目標各不相同,因而在課堂分享中,通過不同小組的預習資料共享,學生就能夠實現資源交互,共同成長,進一步提高課前預習質量與效率,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與互助精神[2]。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古詩詞三首(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查找相同題材的古詩詞,并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分享,但由于這類型的古詩詞較多,教師可以以不同朝代進行小組劃分,如唐詩小組、宋詞小組、元曲小組等,每一小組成員按照自己的朝代進行相同類型的古詩詞查找,在確保預習效率與預習質量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與視野的進一步開拓。
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活動,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眼界,幫助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與啟發作用,引導學生明確預習目標與方向,并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鍛煉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并進一步打開思維與視野。
參考文獻:
[1]戴興玲.小學中年級語文課前預習的現狀及策略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61.
[2]陳甜.把好窗口關 重在預習時:摭談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策略的構建與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0):33.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