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麗麗
摘 要: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閱讀和寫作的前提。傳統的識字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識字教學的新意創舉高效值得探討。主要論述了情境法識字、游戲法識字等提高識字教學效果的幾種主要途徑,以期共享。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情境;游戲;活動
識字是語文這座大廈的“基石”,“基石”不牢固,高樓便會搖搖欲墜。學好語文,過好“識字關”是語文教學的第一關,是提高小學語文學習效果的關鍵任務。尤其是在當今新課改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形勢下,在素質教育為主題、重視核心素養發展的今天,構建激發興趣為主、注重多樣化教學手段,發展學生想象力、自主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等為主要目標的課堂是教師不懈的追求。因此,教師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提高識字教學的高效性,是很有意義的。
一、融入猜謎游戲,提高識字的樂趣
傳統識字教學枯燥無趣,拼音、字形、字義、組詞等教學方式,為識字的枯燥增加更加乏味的色彩。如果在識字教學中融入趣味化的元素,識字課堂定會活起來。
可將孩子們喜歡的猜謎語游戲融入識字課堂,讓識字與猜謎語有機融合,增添識字的趣味性,激活識字的氛圍。如教學“雖”字時,教師給出謎面“一口吃下一條蟲”,讓學生根據謎面猜出這個字既有“口”也有“蟲”,于是“雖”給學生留下永久的記憶;對于“金”的教學,教師可以給出謎面“一個人,他姓王,腰里別著兩塊糖”,“金”字寫法讓學生牢牢記住;對于“會”,謎面“人在云上飛”;對于“尖”,謎面“上小下小”;“哥”的教學用“兩可”等。一些字,根據字形、字義等利用會意、拆字等方法,編成謎語,讓學生猜,不僅活躍了識字教學的氛圍,也利于學生根據“順口溜”形式的兒歌化,生動、形象的語言,記住生字,從而提高識字的趣味性。
謎語的編寫,除了這些生動性、形象性以外,還應注意文采性,讓學生從謎面中感受語言的美,提高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如“明”的謎面,少一些“日+月”的簡單化語言的運用,而是用“太陽西邊下,月亮東邊掛”而增強謎面的生動性;對于“活”,教師給出“欲話無言聽流水”的謎面比“舌頭上有水”更具有詩意;學習“汕”時,教師給出謎面“依山傍水”比“山邊有水”更利于語言的積累。
二、方法多樣化,激活學生參與意識
課堂的參與度是課堂有效性與否的主要標尺。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趣味性的課堂氛圍的構建是關鍵,如游戲教學法,是激活課堂氛圍的有效途徑。而方法多樣化,更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積極性的調動,如情境教學、活動教學的融入,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學習模式,促使孩子們動起來。
例如蘇教版二下《識字一》的教學時,先用多媒體呈現人們歡度春節的熱鬧景象,讓學生說說看到的是什么節日,再引導孩子們說說一年中有多少個節日?哪些是中國傳統的節日?自主交流的活動,激活課堂氛圍,也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教師再依次呈現一些中國傳統節日的情境,讓學生說說是什么節日,如呈現家人在一起包餃子、貼春聯的畫面,引出“春節”;呈現少先隊員掃墓緬懷先烈的畫面,引出“清明”;呈現人們舞獅、賽龍舟的情境,引出“端午”;呈現圓月高掛天空中,家人團聚,吃月餅、賞月的情境,引出“中秋”……再引導孩子們根據生活體驗,說說春節從事的活動有哪些,孩子們不難說出“拜年”“吃餃子”“貼春聯”“放鞭炮”“放煙花”等,同樣的方法,引導孩子們發散思維,引出更多的本課要學習的生字詞,如“端午”——粽子、龍舟、“中秋”——月餅、團圓,“清明”——掃墓、踏青等,情境創設的運用、談論性活動的開展,引發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提高參與度,為識字教學課堂增值提效。
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突出活動的多樣化。如二上《識字一》的教學,用多媒體呈現金秋十月的一些生活、豐收的景象,讓學生感受和領略金秋之美;呈現水鄉的畫面,讓學生走進水鄉,體驗和了解水鄉人們的生活,夕陽西下、魚兒滿倉、人們駕著小船回家的喜悅……學生不僅掌握了要學習的生字詞,也感受了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再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這些美的魅力,活動的開展,是學生動起來的主要途徑。
三、識字與說話寫話結合,突出識字的作用
識字、組詞是傳統的簡單識字教學法,提高識字的積極性,提高識字的高效性,還應該讓學生意識到識字的重要性,以強化識字教學效果。如識字與說話、寫話相結合,是突出識字教學作用的主要手段。
如教學蘇教版二上《識字一》時,筆者利用多媒體依次創設情境——金秋、煙波、水鄉、菱藕、蘆葦、荷塘、夕陽、歸舟、楓葉、漁火、月光等,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然后,啟發學生,你看到了什么?用連貫的語言將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說一段話,并寫下來。這樣的活動,將識字與說話、寫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突出識字的作用,也拓寬了識字教學的寬度和深度。
為了降低孩子們說話、寫話的難度,教師可以用“挖詞”“填詞”的形式,幫助學生學會完整表達、敘述清楚。識字與說話、寫話結合,語言能力得到發展。
總之,拼音、識字、閱讀、寫話是低年級段的主要教學任務,而識字是語文的基礎,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應多措并舉,注重情境的創設、游戲的運用、活動的開展等,實現識字教學因情境而生動,因游戲而活躍,因活動而互動,因說話、寫話而增值,識字課堂溢滿生機、充滿活力,高效而精彩。
參考文獻:
[1]董國剛.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2).
[2]方云.低年級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3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