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紅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思想品德教育是逐步強化的過程。當前小學生主要通過班級這個載體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在此過程中班主任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新形勢下,素質教育推進,學生素質水平要求逐步提高,作為小學班主任需要結合學生實際,采取科學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策略,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凈化心靈。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好的思想品德對于學生今后的人生成長與發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要遠遠比知識技能更重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這一時期班主任通過多樣化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夠使小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全人格,凈化心靈,成長為一個心地善良、道德高尚、知識水平高的人才。
一、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優勢
在小學班級中,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生活的教育者、組織者以及引導者,引導學生積極健康地成長,也是學校各項工作的重要目標。班主任不僅承擔著教授學生知識的任務,也承擔著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的重任。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接觸時間是最長的,對于學生的思想情況等也最為了解,班主任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針對性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課教學,從而強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研究“誠信是金”問題時,課前,班主任可以讓學生與家里的父母長輩或者熟悉的人交流,如果社會中沒有誠信,最后受到傷害的是誰呢[1]?通過學生調查分析,從正反兩方面進行教育,能夠使學生的感性認識更加豐富,學習之后指導學生進行針對性聯系,將思想品德課程與教育活動相結合,使學生更加感興趣,也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二、發揮教師的模范作用
作為小學班主任,其一言一行都是對學生無言的教育,為更好提高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要為人師表、衣著整潔干凈,言談舉止到位,為學生起到表率的作用。小學生都十分崇拜自己的班主任,他們常常會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和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身教要重于言教,平時班主任在班級、操作上發現地面上有垃圾、廢紙等自覺撿起并扔進垃圾桶中,扶正學生弄歪的課桌椅等[2],時間久了,學生就會受到教師的影響,也能夠自覺地遵守紀律,主動向班主任學習。在教育過程中不能只動嘴,更多的是通過實際行動感染和影響學生,通過教師的示范與表率教育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好學、勤奮上進、尊重師長、團結同學。
三、將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活動中
在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開展活動是極為有效的一種方法,引導和啟發學生觀察同學身上的優點,彌補自身的缺陷,課后讓學生制作“心愿卡”,將自己今后要學習的對象名字,怎樣向他學習寫出來,并張貼到班級角中,每個人都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夠發現他人的優勢,明確自己學習和努力的目標。通過這種活動,能夠使學生之間形成相互追趕、相互交流的氛圍,有助于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另外,還可以在班級干部選舉的活動中滲透教育,有些時候,要選舉班級干部,但是有些學生不愿意參加,有些想參加卻不敢報名,這時就可以發揮思想品德教育的優勢作用,舉行主題班會“人才選拔”[3],讓學生找到自身和他人身上的優點,然后自我介紹、表演,或者互相推薦等方式,在競選中選擇班級中的干部,在此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了解到自己的優勢,并更加熱愛班級,有助于班級凝聚力的提升,作為班主任也更加了解學生,能夠為今后的工作減少壓力。
四、加強學校與家庭教育的結合
小學生的家庭環境是不同的,因此其性格特點等也存在著差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以及人格形成的重要載體,孩子出生后最先接觸家庭環境,因此家庭環境的好壞對于孩子性格、人格的形成是極為關鍵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教師,在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極為重要的。但是很多時候,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忽視思想品德教育,更加注重孩子的智育,使得很多孩子沒有禮貌,性格偏激。為此學校需要加強對家長的教育引導,舉行家長會,開展知識講座等,班主任與家長之間及時溝通交流,交換彼此的意見,統一學生教育的方式,并相互配合,共同教育。
現如今小學生的教育不僅是注重其學習能力的提升,思想品德也是班主任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很強的可塑性以及接受性,這一時期班主任積極引導學生,能夠使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更加快速提升,這將會對其一生的成長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小學班主任需要將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作為重要工作進行開展。
參考文獻:
[1]王紅榮.探討班主任應如何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95.
[2]姚生成.小學班主任工作與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J].中華少年,2016(30):15.
[3]吳煥學.淺談班主任在小學階段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響[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25):13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