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敬
摘要:作為我國教育環節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幼兒園基礎建設和課程發展,都會對幼兒未來發展產生明顯的基礎性作用。本文首先對“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課程建設和發展存在的誤區進行了簡單概述,探究了資源利用效率、教學管理力度以及資源內容選取等方面的問題;隨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優化策略,旨在為關注這一領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互聯網+;幼兒園;課程建設
引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界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特別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課程建設等方面越來越關注。幼兒教育事業對于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新型網絡社會背景下,合理地應用網絡環境當中的資源,有利于充分地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因此,分析現代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存在的誤區,提升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是相關領域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之一。
一、“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課程建設的誤區
(一)資源利用效率較低
在“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課程建設工作需要密切地結合網絡環境的當中的各項資源,將網絡發展的要素同課程建設的內涵相互結合起來。通過此種方式,進一步推動幼兒課程建設同互聯網教學活動融合效果的提升。從實際的教學活動組織情況可以看出,雖然部分地區的幼兒園教師,在組織各項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適當地應用了互聯網資源,但是此種利用方式僅停留在技術層面,并沒有充分地探究出網絡資源所體現出的新思想。教師并沒有合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的方式,導致后期教學仍為傳統的教學模式,資源利用效率較低,不利于教學效果的優化和提升[1]。
(二)教學管理力度不足
幼兒教師在進行課程建設以及管理活動時,需要將幼兒放在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在確保教學活動的組織內容和體系可以充分滿足教學目標要求時,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們學習自主權。但是,從實際的幼兒教學活動組織情況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國內部分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對于網絡資源管理以及學生自主權的約束等方面,存在嚴重的力度不足問題。此種情況容易導致幼兒的在缺乏有效管理的模式下,產生自由散漫的狀態,不利于其全面發展。
(三)資源內容選取不合理
“互聯網+”背景下,網絡環境中可以利用的資源十分豐富,幼兒園教師在組織課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地考慮到資源選擇內容的適配性。比如,在實際的教學組織活動以及課程建設的過程中,部分地區的幼兒園過度地強調了內容的新穎性以及幼兒園發展的廣度與深度,忽略了幼兒教育階段,學生們的實際學習能力和發展需要。在進行教學內容的選取和課程內容的設置環節中,遠遠地超出了學生們的認知,導致了幼兒在參與興趣活動時,自信心受到了嚴重地打擊。
二、“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優化策略
(一)轉變網絡資源開發利用觀念
根據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現代化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從事幼兒教育的教職員工需要充分地重視網絡資源的利用效率,積極地轉變現代化網絡資源的開發和使用觀念,有效地推進“互聯網+”背景下,網絡資源和教育活動緊密結合。例如,我國某地區的幼兒園區,教師在進行課程建設的過程中,積極地吸收和借鑒了國內外其他地區的幼兒園教學活動,以及課程建設的模式。在這此環節中,當地幼兒園教師明確了幼兒作為教學活動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幼兒教學主體,積極地探索出,更加適合幼兒成長和發展的網絡資源內容和利用形式。當地幼兒教師為了幫助幼兒們合理地利用平板電腦等智能設備,開展了“我是電腦小專家”的教學活動,借助引導幼兒在游戲設計活動中,提升對網絡資源的理解、認知和應用能力[2]。
(二)創設高效資源利用的教學環境
幼兒園當中的網絡基礎設施,是幼兒園各項課程開展的基礎,同時也是幼兒正式接觸網絡教學資源的起點。為了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在現代化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時,幼兒教師以及幼兒園網絡資源開發和利用管理部門,要重視園區教學環境以及基礎網絡設施的建設情況。通過合理開發利用的方式,引導幼兒按照科學的成長路線實現健康發展。比如,我國某地區的幼兒教育機構,為了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網絡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充分且全面地對園區內部的基礎網絡環境進行了優化設計,同時加強了數據庫技術、web技術以及P2P技術的應用和管理效率,有效地實現了網絡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三)豐富網絡資源開發利用途徑
除了上述兩種方法之外,幼兒園教師以及組織人員在進行課程開發和建設的過程中,還需要積極地探究多元化網絡資源開發和利用途徑的方式,實現資源的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例如,我國某地區的幼兒園教師,在“互聯網+”背景下,對內部的資源利用模式進行了合理化設計,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了更為合理的資源開發和利用環境。該地區幼兒園教師首先對園區的物質環境進行了整合,為網絡資源的合理化應用提供了強大的物質保障。其次,幼兒園的管理者還對園區內部的電腦設備、監控設備以及觸摸一體機等,都進行了系統優化設計。將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融合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積極地提高各項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效率。最后,當地教師還積極地推動了良好園區建設和發展工作,建立家校合作的辦學發展模式,以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方式,加強教師、幼兒和家長之間聯系的密切程度,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結:
綜上所述,合理地利用“互聯網+”背景下的網絡教學資源,對我國幼兒園課程進行建設,有利于為幼兒教育工作提供更為充分且科學的教育資源。目前,國內幼兒教育工作中,對于網絡資源的利用和管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相關領域的教職員工需要充分地應用網絡環境中的教學資源。通過積極地轉變網絡資源開和利用的觀念,創設效率更高的利用方法,都可以為幼兒園教育事業的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周雋琰.“互聯網+”教育給園所文化建設帶來的新助力[J].考試周刊,2017(68):31.
[2]章蕾.以互聯網思維推動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開展[J].山東教育,2017(Z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