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梅
摘要:英語教學是學習西方的語言,接觸西方的文化,而國內的德育教育以中國的文化為主,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需要把中西方的文化融合。為更好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向學生滲透德育,下面根據英語的教學內容從合作交流、禮儀教育、形成個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等方面開展德育教育,探究有特色、有效率的英語教學,并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教學;教學模式;德育
前言
小學生在社會閱歷、文化知識、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沒有接受過教育,他們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要教育好學生,在學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指導下,給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方向引導,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所有學科教師要需要參與的工作。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中滲透德育不僅可以增進學生的文化知識,而且可促進學生社會品德的發展,讓學生發展為一個完整的社會人。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根據學科教學內容特點,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把德育與實際教學內容聯系起來,給學生正確的品德發展方向,進一步內化為學生自身的品德。
一、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發展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隨著社會通信方式的進步,人與人的交往、交流已經越來越密切。因此在學習中教會學生與人交往,開展合作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合作學習可以是廣義的,合作的范圍可延伸在課堂之外,也可以狹義的,在課堂教學中去完成。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主要是指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在開展合作學習的同時,圍繞著共同的學習目標,同心協力完成學習的任務。
在學習小學英語人教版(PEP)(下面使用相同版本教材)四年級上冊課文《classroom》時,為在學習中發展學生團結協作精神,把教學過程安排以下三步:第一步、認識課室中的物品:blackboard、dais、desk、floor、door、window等。全班學生以6人一個小組開展學習,在分組時要注意每一個小組的成員是由不同英語基礎層次的學生組成,給小組安排任務:用英語認識classroom中的物品,學會其發音和拼寫。在小組學習中,組員之間要互相學習,基礎好的同學可輔導基礎弱的同學。第二步:把課室中的物品分配到各小組,每個小組找1-2個同學負責本組物品的介紹工作,組員可以到其他小組學習交流,開展小組之間的交流活動,如提問:What is this?What color is this?Whats the use of this?也可以由學生自行自由提問,由負責該物品的小組回答。第三步:classroom clean活動,小組完成本組物品清潔、并整齊擺放,復習學習過的物品詞匯。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尊重理解、團結協作的精神,發揮團隊協作精神完成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讓學生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力量,共同完成任務。
二、英語教學中角色扮演模式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在英語教學中,有不少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是通過對話、心理描述等方式來闡述的。要讓學生去理解這種教學內容,一種較好的教學模式是通過角色扮演法引導學生去領會學習內容。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讓學生切身處地溶入到角色中去,掌握角色的交流語言,揣摩語言的語氣、背景等,體會出對話背后的意義等。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理解到怎樣與人交往,如何禮貌待人,從而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在學習三年級上冊《Hello》時,在課文有兩個情景:一是上學路上的情景,二是放學的情景。根據課文內容,教學過程可分為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是教師引導學生熟悉兩個情景的對話,并對內容進行拓展,引導學生理解情景對話的意義。第二環節是角色的情景扮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情景對話中,把禮貌待人思想的滲透于情景對話之中,成為學生日常禮儀。學生分組情景對話,早上遇見同學可以說:Hello,Mike.Good morning.下午遇見同學可以說:Hi,Wu yifan.Good afternoon.如果同學之間還不知道對方的名字,可以說:Hello,Im Mike.May I know your name?在放學的情景對話中,注意與師生之間與同學之間的對話,相互告別要有禮貌,動作和語言要配合,學生在離校時應主動向老師告別,如:Bye,Miss White!老師也應及時回應:Goodbye!同學之間在放學也應禮貌告別,如:Goodbye,Mike!第三環節是拓展對話,把禮貌交往的情景拓展到更多的場合中,如課堂學習、課外活動、家庭生活等。通過角色扮演,能幫助學生能把課堂知識遷移到日常生活,促進學生形成有價值的人生觀。
三、英語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包辦學生的一切,應把學習主人位置還給學生。教師在講授新知識時應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展開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中思考與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開展反思,在反思中促使學生成長,完善學生的人生觀,促進學生世界觀的形成。
四年級下冊《Weather》,課文的插圖展示了通過電話了解世界各地天氣情況。在學習本課時,使用互聯網代替打電話獲得最新的天氣情況。教師讓學生在課前分組完成探究世界各地天氣情況任務,如每組負責七大洲其中一個洲的3-5個國家首都的天氣情況,包括當地氣溫、風力風向、降水量、空氣質量等情況,寫出天氣報告并根據天氣報告了解和推測當地人的生活情況,學生通過共同協作完成本小組的探究任務。在課堂上,首先小組之間把做好的天氣報告展示出來。接著進入天氣情景對話:各小組介紹本組了解的天氣情況,并回答其他組提出的問題,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London?根據報告可回復:Its rainy.通過對話,各小組了解了當前世界各地的天氣情況。最后是各小組總結本次天氣探究任務,找出存在問題及努力的方向。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讓學生認識到世界未知事物可通過探究是可知的,讓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結束語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必拘謹于本文介紹的教學模式,可根據需要靈活運用甚至創立新的教學模式。為更好地把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要熟悉學生與教學內容,把教學內容與德育相關部分有機結合起來,在講授學科知識的同時,有機地把德育滲透到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美)布魯斯.喬伊斯,蘭英等譯.教學模式[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6月.
[2]陳海琴.小學英語班主任的德育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4 NO.1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