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妍妍
(徐州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徐州 221000)
在音樂伴奏下,不斷地完成復雜且有一定難度的健美操成套動作,便是所謂的競技健美操。在這些復雜動作中,運動員需要展現出自身的柔韌和力量之美,同時還需要擁有高水平的完成這些成套動作的能力。對健美操運動而言,新版的競技規則已經對這項運動的創新、多元和復雜性進行了明確要求,并對健美操運動的項目特色和個性特征進行了重點要求。當前,健美操運動的很多動作,都有著較高的難度,并呈現出周期性成倍增長,難度技術水平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核心力量訓練,是對身體中的核心肌肉群及深層的小肌肉群進行重點訓練,其內容主要包括穩定、力量和平衡等能力。無論從技術動作質量,還是從保護運動員安全的角度,強化核心肌肉群訓練,都能夠很好地提升動作的控制力和身體的平衡力。
競技健美操所涉及的動作,很多都是以骨盆和脊柱為基礎來進行的,并通過相應的步伐、技術動作、過渡連接等方式,實現不同動作的組合。通常,諸多關節肌群的收縮力量,會將身體諸多核心肌肉進行整合和協調,通過對四肢肌肉的收縮進行協調,進而構建相應的支點,并確保相關動作的正確性。如果核心肌肉群的控制力得到顯著提升,那么豎脊肌就能確保軀干的穩定性,進而讓運動員的身姿動作保持正確,同時也能顯著提升運動員的平衡能力和肌肉的感知力。
想要提升近端固定的穩定性,那么就需要對不同部位肌肉力量發力進行科學的協調,這就需要借助于相應的核心力量來完成,同時還需要加大總體力量的輸出,促使全身的力量都能得到有序的調動。這項運動相關動作的過渡和連接、較高難度的技術動作等,都需要運動員耗用大量體力來完成。而核心力量的訓練,不僅有助于動作技術高水平完成,同時還能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養。所以,要想更加完美地完成各種高難度組合動作,使之更具有美感,就需要有足夠強的核心力量。
由于核心肌肉群力量有著較高的穩固性,所以可以讓四肢的應力顯著減小,此時,肢體就能更加簡單地完成相應的協調動作,并對自身的體能消耗進行科學的分配,顯著提升相應的運動效率。穩定性是確保這項運動的技術動作能否協調完成的基礎,同時也是實現上下肢體發力、傳遞和管理的重要基礎。所以,如果運動員的核心肌肉群力量較大,那么就能很好地規避在相關動作在后半程能量欠缺的問題,而借助于該肌肉群的科學協調,就可以顯著減少相應動作的能耗,這樣動作力度弱、不完美、幅度小等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健美操運動較為激烈,而且在動作難度、強度、幅度等層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想在競技比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就需要沖擊一些高難度的動作。而在練習相關高難動作時,如果缺乏核心力量訓練,那么就很容易出現損傷。通常,核心力量的訓練,會涉及盆骨和軀干等相關部位的肌肉,而且還十分注重小肌肉群的訓練。尤其是后者,它們在運動過程中收縮力較強,可以很好地減緩對內臟的沖擊力,這樣就能對運動員進行相應的保護。
本研究所進行的實驗,時間為2018年4—6月,共10周,對象為2所大學各20位健美操運動員(20名運動員中男女運動員各10名),其中H大學和M大學的學生分別為實驗和對照組。他們在主體技術訓練維持一致的基礎上,對H大學運動員進一步進行了持續10周的核心力量訓練。而M大學運動員則僅僅對核心力量中的單因素進行相應的調整。針對實驗組,分別選擇開始之前、干預之后的相關專項技術和素質,進行對比測試,分析前后指標的變化情況。
對專項技能而言,所選的指標共有4類難度,從A至D,每組的難度分別有2個,其總分則為5分,每個難度動作,必須要一次完成。根據健美操運動特點,難度動作的完成分值、成功率及競技比賽,有著密切關聯度,會對競技結果產生直接影響,同時也能折射出運動員在競技態下動作的穩定性和疲勞度,因此共選擇了4類難度指標,分析對應的影響程度。而實驗,需要根據相應的方案開展,所選的時間和地點都需要被固定,而且在訓練時,需要保障運動員本身的安全性及使他們的訓練保持一定的強度。而數據的采集,則需要在同一個地點,并使用一致的方式,這樣便能防范較大誤差的產生。
2.2.1 核心力量訓練對專項素質的影響通過10周的專業化訓練,對實驗組男運動員進行測試,項目為“1min兩頭起”,得到結果為顯著提升,最高增加數可達10個,最低也有7個,均增8個,比例為34.730%。女運動員在此項目的測試,也有了顯著的提升,最高和最低的增加數為10個和4個,均增和比例分別為6.4個和26.670%。這意味著通過核心力量訓練,可以提升該測試項目成績,前后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對對照組男運動員而言,10周之后,針對 “1min兩頭起”測試而言,也有少量增加,最高和最低,分別為2個和0個,均增和比例分別為0.5個和2.3%。對照組女運動員,也有少量增加,最高和最低分別為2個和0個,均增和比例分別為0.5個和2.240%。這意味著如果沒有進行核心力量訓練,那么該測試指標就沒有顯著差異。
而針對“支撐靜控”的持續時間測量,實驗組男運動員在10周之后,持續時間顯著提升,最高和最低,分別為12s和6s,均增和提升比例分別為9.9s和304%;實驗組女運動員,最高和最低的增加時間為16 s和5 s,均增和提升比例分別為9.7 s和223.32%。這意味著核心力量訓練,可以顯著提升該測試項目成績,前后存在著顯著差異。而對對照組男運動員而言,10周后的直角支撐靜控持續時間,前后增速并不顯著,最高和最低的增加時間分別為1 s和0 s,均增和提升成績為0.5 s和16.67%。對照組女運動員同樣如此,最高和最低增加的時間,分別為1 s和0 s,均增和提升比例分別為0.25 s和7.14%。這意味著,沒有進行核心力量訓練,該測試項目成績前后變化并不顯著。
在10周核心力量訓練之后,實驗組男運動員的“持續屈體分腿跳”的測試成績,增長速度顯著提升,最高和最低分別為8個和3個,均增和提升比例分別為4.75個和190%;女運動員針對該測試項目,也有一定增加,最高和最低增加數量分別為3個和0個,均增和提升比例分別為1.25個和115.74%。這意味著核心力量訓練,可以顯著提升該測試項目成績,前后存在著顯著差異。而對照組男運動員而言,10周后的連續屈體分腿跳數,前后增速并不顯著,前后基本沒有變化。對照組女運動員前后只有很少的增加,最高和最低增加的數量,分別為1個和0個,均增和提升比例分別為0.25個和20%。這意味著,沒有進行核心力量訓練,該測試項目成績前后變化并不顯著。
通過10周核心力量訓練,實驗組男女運動員,在“直角支撐靜控持續時間”和“1min兩頭起”這2個訓練項目上,成績提升十分顯著,然而在“連續屈體分腿跳”項目上,實驗組男女運動員的成績提升,卻有著顯著差異,其中男生的增加數量達到4.75個,這基本是女生的3.8倍。而沒有通過核心力量訓練的運動員,在這3個測試項目方面,前后變化基本不明顯,而實驗組相對于對照組成員,在這3個項目上,都有顯著提升。其中,直角支撐靜控持續的提升比例最大。這意味著,核心力量的訓練,可以顯著提升運動員的平衡、腰腹和腿部力量及柔韌性等。這對日常訓練的安排,也有積極的參考價值。
2.2.2 核心力量訓練對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技能的影響 通過10周的核心力量訓練,實驗組男運動員的成績取得了顯著提升,最高和最低提升的成績分別為1.3個和1分,均分和比例提升分別為1.16個和264.6%。而且該組的女運動員,其難度成績也有了顯著提升,最高和最低分別為1.3分和0.6分,均分提升了0.81分,成績也提升了253.1%。這表示通過核心力量訓練之后,該項目的運動員競技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而對照組男運動員,在通過10周的日常訓練之后,其難度得分提升不明顯,僅有0.02分。而改組的女運動員,該項目的成績,也僅僅提升了0.01分,意味著基本上沒有怎么進步。所以,沒有經過系統性核心力量訓練的對照組學生,該項目的競技能力前后并沒有顯著差異。
通過大量數據對比,在難度項目上,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前后成績變化十分顯著。對實驗組,經過了系統核心力量的訓練,其難度成績提升多達259.21%,而沒有經過這項訓練的運動員,該難度分值基本沒有變化。然而,難度分值的高低,與運動員的運能技能有著緊密的關聯性,呈現正比關系。當然,該項目的運動員的運動技能,還會受到一些專項素養的影響,譬如柔韌性、耐力和爆發力以及力量等。從本質角度來看, 核心力量的訓練效果,將會顯著提升運動員的專項素養,相應的運動員的運動技能也會得到顯著提升,也就是說,這些專項的訓練,在提升運動員技能方面有著顯著的強化作用。
系統性的核心力量的訓練,對競技健美操的專項素養及技能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培養優秀的健美操運動員,就需要加大核心力量的訓練力度。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可以顯著提升運動員的腰腹部力量,身體的平衡水平。此外,相關專項素質也會得到提升,如柔韌性和爆發力等,與該項目有關的諸多身體功能也都能夠得到很好的強化,專項力量也會得到更好的發揮,對提升他們的競技水平和運動能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當然,針對高校的健美操教學訓練,必須嚴格結合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對訓練觀念進行創新,并對核心力量的訓練進行深化研究,科學地提升訓練負荷及難度。最后,還需要結合諸多專項訓練的特點來推廣應用核心力量訓練,進而全面提升高校的體育競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