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東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 廣州 510420)
文化是民族傳統體育的載體,是民族傳統體育得以延續發展的內核。我國民族眾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包括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典籍、工藝技術(主要為制作傳統體育器材的工藝技術)等。千百年來,在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地發展進程中,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因素逐步滲透到每個民族的思想、情感、精神、品德、價值觀等中。從這個角度來講,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能夠映射出各民族的社會、歷史、文化與心理等諸多內容。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人文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源遠流長,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獨特的表現形式。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誕生于民族,成型于民族,是以民族的形式繼承與發展起來的。民族傳統文化雖然是通過人的行為方式體現出來的,但作為人類社會一種獨特的文化形式,其本質是社會化的產物,它既產生于社會,同時又受制于社會。
分析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失真問題,首先要理解文化與經濟的關系。進入新時期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也給文化蓋上了“經濟價值”的標簽。現在的文化,已經成為經濟學科研究的對象。文化與經濟聯系的直接表現為文化產業。從文化產業角度來講,文化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也是文化產業長青發展的重要保證。民族旅游是一種以民族體驗為主要內容的旅游活動,是一種文化產業形態。近年來,在我國全力建設文化強國的背景下,各省市加大了對本地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挖掘與整理工作,這為繁榮我國文化市場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伴隨著我國民族旅游市場的蓬勃發展,很多旅游企業為了從民族傳統體育中獲取更高的商業價值與經濟利益,盲目迎合游客的需求,扭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本真,使得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遭受到很大威脅。
高鐵、飛機等交通運輸的迅猛發展,給游客的民族旅游帶來了更大的便利。同時,新媒體(短視頻、微信、微博等)對民族旅游的宣傳效應,也極大提高了游客選擇民族旅游的動機。這一切都讓擁有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資源的省市看到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資源背后的巨大經濟效益。在巨大經濟利益的面前,一些旅游企業就只關注如何利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創造更大的價值,而很少關注民族傳統觀念體育文化的失真問題。就目前來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失真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同化。隨著民族旅游市場的火爆發展,大量的游客涌入旅游地。大量游客的涌入,不僅將旅游地帶來了旅游收入,同時也給旅游地帶來了“文化收入”。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壁壘,而這種壁壘對異族文化有一定的抵御作用。而大量游客的涌入,將大量的異族文化帶到旅游地,直接或間接地對當地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產生了影響。而且,為了讓游客對旅游項目產生強烈親近感,一些旅游企業甚至將當地的民族傳統體育強行與游客自身的文化強行嫁接。長此以往,當地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必將逐漸被異族文化同化,最后消失。(2)庸俗化。游客的需求多種多樣,其中不乏有很多不正當的需求。面對此類游客,旅游企業正確的做法是嚴詞拒絕,對有違法行為的游客應當及時上報當地公安部門。然而,也有個別旅游企業為了謀取更高的利益,迎合部分游客的不正當需求而開設一些低俗、暴力的旅游項目,從而讓原本淳樸、純凈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被褻瀆、被污染、被扭曲。(3)商業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根植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生產與娛樂,本身與商業沒有關聯。正是伴隨民族旅游的蓬勃發展,民族體育文化才作為一種旅游資源有了商業標簽。在商業視野下,游客看待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就是一種商業眼光,他們除了關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本身蘊含的文化特征,更關注民族體育文化的商業特征,如是否美觀、是否便宜、是否適合自己、是否物超所值等等。為了滿足游客需要,一些旅游企業就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了“改良”。例如,將原本與娛樂休閑為主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搬上了舞臺。再如,將原本內容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時間上的壓縮或內容上的刪改。諸多行為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健康發展。
就當前我國民族旅游市場發展現狀來看,存在很多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失真問題,需要各省市旅游企業提高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真意識,讓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民族旅游市場上得以豐富與充實。具體而言,旅游企業應當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以文化為基礎和根基設計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項目。旅游企業要設計出具有濃郁民族風格與文化內涵的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項目,將當地特有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特征彰顯出來。文化是民族傳統體育深層次的內涵所在。民族旅游市場蓬勃發展的伴隨著旅游企業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在這種激烈的競爭背景下,提高民族旅游地競爭力的關鍵之一,就是把握與提升旅游地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內涵。可以說,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特征越鮮明、越個性,對游客來說越有吸引力。
第二,大力開發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項目并加強其保護工作研究,旅游企業要設立專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部門。該部門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大力開發當地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項目。旅游企業與當地高校進行合作,借助高校科研優勢,充分挖掘與整理當地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具體工作中,要注重對當前游客的旅游動機分析,積極探索以“文化保護”為主題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項目。另外,要積極利用各種媒體優勢,向游客大力宣傳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的重要性。時下,微信、微博與短視頻是非常熱門的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比傳統媒體有更大的優勢。鑒于此,旅游企業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部門應當積極借助微信、微博與短視頻向游客宣傳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知識。
第三,正確處理保真與創新的關系。旅游企業之間在民族旅游市場的激烈競爭,要求旅游企業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真方面,如何處理保真與創新,就成為很多旅游企業都很頭疼的問題。有的旅游企業認為,要保真,就不能創新,要始終維持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原來面貌;有的旅游企業則認為,要保真,也需要創新,但創新不能改變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民族性、多樣性與自然性等基本特征,不能改變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反映的歷史文化事實。筆者認同后一種說法。科技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在競爭理解的民族旅游市場,旅游企業若不重視創新,勢必會遭到市場淘汰。在民族旅游背景下,旅游企業若想在民族體育旅游文化方面取得經濟效益,也需要重視創新。然而,旅游企業應當注意,這里的創新,不是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質疑、否定與重塑,而是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尊重、肯定與升華。
第四,正確處理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這里的本土文化指旅游地本土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外來文化特指游客帶來的異族傳統體育文化。異族傳統體育文化對旅游地本土傳統體育文化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處理不好這個關系,很容易造成旅游地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失真。鑒于此,旅游企業應當正確處理本土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異族傳統文化的關系。當然,這并非說旅游企業直接將異族傳統體育文化“拒之門外”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寬廣的氣度迎接異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企業要在汲取異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養分中實現本土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這樣才能使本土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綻放出更美的色彩。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雖然各族人民處在不同的地域,也擁有不同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但歸根結底這些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都屬于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從這個角度來講,本土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異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文化內核是高度一致的,都代表了華夏兒女的情感、品德與價值觀等。因此,對于異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企業萬不能排斥,而是采取學習借鑒的態度,努力找到其與本土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契合點,然后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工作。
作為旅游企業來講,做好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真工作,關鍵是樹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方面的文化自信。樹立這種自信,需要旅游企業認真學習貫徹國家頒布的關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的政策與法律法規;需要旅游企業在繼承與發展本土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同時,以我國新時代文化發展趨勢為依據有所創新;需要旅游企業以文化保護為根本,高度重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對個人、企業、城市以及國家多個主體的重要作用。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民族旅游市場取得了更大的發展,但與此與暴露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失真問題。探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失真與保真問題,對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旅游企業作為民族旅游市場的重要主體,應高度關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失真與保真問題。在具體工作中,旅游企業要以文化為基礎和根基設計民族傳統體育旅游項目,大力開發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項目并加強其保護工作研究,正確處理保真與創新的關系,正確處理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