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年前,讀了一篇文章《兩種習慣養成不得》。葉圣陶先生語重心長地告誡人們,兩種習慣養成不得,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文中談到兩種習慣即妨害他人的習慣和不養成習慣的習慣,妨害他人的習慣指不講衛生、不遵守紀律等,妨害他人的習慣影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影響一個人的成長,害人害己。不養成習慣的習慣指生活、學習、工作隨意,不注意規范,讀書、寫字、飲食、休息不養成習慣。不養成習慣導致一個人沒有理想、沒有目標、沒有計劃,一事無成。因此,學校、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作文教學;良好習慣;細節
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是時代的要求。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就要實現偉大中國的教育夢,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承擔著神圣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鄙鐣M入了新時代,教育也走進了新時代?!白屆總€孩子得到適合的有品格的教育,由有學上發展為上好學,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迸囵B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顯得尤為重要。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就未來,良好的學習習慣陪伴孩子一生健康成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成功的良好開端。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優秀是一種習慣,習慣是一種積淀。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學生語文素養的要求。教師要從新時代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就作文教學,也應從多方面培養學生閱讀、觀察、構思、書寫等良好的習慣。學生作文寫得不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言之無物、內容空洞,有的沒有章法、語句結構混亂,有的文句平淡究其原因都是沒有養成良好的作文習慣。
一、 培養閱讀的良好習慣
讀與寫的任務是相互依存的,閱讀是寫作的儲備和基礎,有時寫作又被用來檢查學生是否了解所讀材料。通過閱讀積累素材,構建寫作框架。引導學生帶著寫的問題閱讀課文,學習一篇文章,讀懂作者寫了什么,從中領悟為什么這樣寫,想想作者是怎么寫的,怎樣用語言文字表達文章中心的,所以閱讀是學生積累語言的主要途徑,從讀學寫,讀寫結合。比如,讀到好詞好句,優美的篇章,及時提醒學生注意欣賞并加以背誦,并盡量在自己的習作中模仿運用。“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要求學生收集教材和名著閱讀中的重要詞語和句子,每天抄寫和背誦,記憶重要的句型,熟記常用的開頭結尾的優美句型,培養語感,積累寫作素材。因此,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并把課外閱讀和課外寫作練習結合起來,比如寫好讀后感,每周一篇,這樣日積月累,延伸閱讀。每天閱讀一小時,養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二、 培養學生觀察的良好習慣
首先培養觀察的興趣,做生活的有心人。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要善于培養學生勤于觀察,樂于觀察。觀察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觀察有利于身心健康,觀察有利于自身發展。有了觀察的興趣,才能更好地觀察。
其次要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告訴學生任何事物都有獨特性,同一事物在不同時空狀態下特點又不一樣,有人說,當今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我們要注意觀察它們的特點,觀察要仔細,要認真。
觀察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觀察自然、景物要關注它們的遠近、形狀、色彩等,如觀察日月星辰、四季的更迭,觀察校園、小區、田野、山川河流的景色。觀察人物要注意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的特征,比如觀察家人、老師,觀察同學和自己,觀察他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表現,切忌走馬觀花。
三、 培養思考的良好習慣
作文如做人,貴在一個真,要求學生敘寫真人真事,抒發真情實感,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和看法。記得有句名言“聰明的人往往是想好了再說?!弊魑木蛻撓牒昧嗽賹懀牒脤懯裁?,明確中心,確定主題。然后要想好怎么寫,想好文章的結構,分段,采用哪種格式,用好哪些寫法,特別要構思好開頭和結尾。
四、 培養書寫的良好習慣
字如其人,書寫看態度看人生。要求學生規范書寫,寫規范的漢字。有的同學連坐姿、握筆都不規范,一開始寫就趴在課桌,有的就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有的書寫歪歪扭扭,不分段,一逗到底,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影響學生作文,教師應針對不同情況,及時幫助整改、糾錯。
書寫要求字跡工整、卷面整潔清楚,不要涂改,注意書寫格式。開始寫作就要保持最佳狀態,整體構思好分步驟完成,例如寫好開頭、結尾,做到內容充實,有血有肉。
五、 培養堅持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學生把每天學習、工作、生活中最難忘,最有意義或是讓人思考的點點滴滴,記錄在日記本,可以是詩歌、散文,也可以記敘、抒情,還可以說明、議論,不拘形式。要求學生把培養習慣的內容和過程都記下來,不斷豐富積累生活素材,同時也鍛煉寫作的能力。要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否則,好習慣無從談起。
總之,教師要從規范上要求學生。閱讀必圈點、批注,釋疑就得借助工具書,作文就得有剛有線,自修自改,格式必須正確,書寫必定端正,久而久之,規范的行為習慣就會變成學生自覺的學習習慣。
作者簡介:曾家龍,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