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智慧的源泉”。然而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下,而不是出于興趣。即使那些學習好的學生,也只是把自己當作知識的記憶機器,為分數而死記硬背。一部分學生因為對英語不感興趣逐漸放棄了英語學習,從而導致兩極分化,進而導致大量“學困生”出現。教師若能利用各種手段和方法,在課堂上創造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氣氛,就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英語;激發興趣;方法
一、 創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課堂教學是一項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教師的任何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案設計上想方設法地用新穎、豐富有趣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創造積極愉快的學習氛圍。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總是以“填鴨式”的方式向學生灌輸,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學生也只是把自己看作知識的記憶機器,課堂氛圍差導致教學效果差。因此教師首先要從課堂氛圍入手,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合作的關系,尊重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去。另外,教師的儀表要灑脫,舉止要大方、文雅,語言要純真、流利,書寫要規范,板書設計要合理醒目等。此外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回答問題也至關重要。每節課花上幾分鐘詢問昨天過的如何,心情怎樣等等,讓他們覺得英語和自己的生活多么的息息相關。
二、 課前進行有趣的交際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我們都知道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英語更是如此。學英語的目的是在之后能夠自如地使用它,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比較重視學生聽、說、讀、寫的鍛煉。在平時上課時,我都會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來討論題目感興趣的話題,但是他們必須使用我們學過的語法或者句型。他們可以討論當天的心情、天氣等。這種方式趣味性強,形式活潑,能夠大面積的調動、激發學生的思維。我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復習舊功課,而這種復習不是簡單的復習,而是一種創造,是語言的運用,從而得到對舊知識的復習,對新知識的理解,避免了讓學生緊張的窒息提問復習法,而收到的效果卻遠遠超過后者。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以我們應該大力提倡。
三、 對學生要充滿愛心和信心
師生情感的溝通是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條件。情感是一種內在條件,由于教師對學生的愛,反饋回來的是學生對教師的熱愛,學生自然也就對教師所教的外語感興趣了。對于這一點我自己有深刻的體會。以前我教的班級中幾個學生,他們由于基礎較差,對各門功課都不感興趣,特別是英語。所以我平時上課時總是找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來提問他們,讓他們慢慢找到自信,同時也就慢慢地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每當他們回到正確是我都會大聲地鼓勵他們,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英語水平并不是太差。漸漸地,英語成了他們最喜歡的一門功課。
四、 確立交際性的教學觀
英語課的教學其實可以看作言語實踐課,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獲得英語能力。盡管英語語言知識與實踐之間有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系,但不等于說英語語言知識學好了,使用英語的能力就形成了。英語能力的形成依賴于言語實踐,要求學生盡可能地多說英語,這種能力完全靠教師講是講不出來的。在我國普遍存在脫離言語實踐活動的單純的詞匯和語法教學,從而導致教學效果極低。言語能力是學習的產物,從根本上說是習得的。英語學習必須有學生的實踐,即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來提高英語運用能力。強調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言語學習興趣,強調重復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和廣泛教育資料,拓展學習渠道。
五、 要給學生以成就感
對學生的提問要因人而異,對不同的學生要提不同的問題。對學生的成就和點滴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學生就有成就感,就會對學習英語更感興趣。因為表揚好鼓勵是維系學生學習興趣長盛不衰的一劑良藥。學生聽到這些表揚和鼓勵話語就會洋溢在歡樂中,學習勁頭就會更高。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們只有對感興趣的東西有興趣,才會積極開動腦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配有心事的成就感,激發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積極自覺地英語進行語言實踐,這是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關鍵。另外,在對學生提問時,即使是非常簡單的問題,只要學生答對了教師也要對其進行表揚。比如“Very good. You are great.等”,就算答錯了,也不要批評學生,而應說“Think over.”或“Try your best next time .”這樣學生就不會感覺到歧視,他們內心會感到溫暖,一會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回答問題,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六、 在英語課堂中可以適當安排游戲了提高學生的興趣
游戲在英語教學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但是在使用游戲時也要注意游戲的選擇,否則會適得其反。比如說游戲的設計要有控制性:在學生開始前定好游戲的規則、要求,包括獎罰細則都要介紹清晰,使學生在明確游戲細則的情況下主動踴躍地參與游戲活動。比如,讓學生猜What is her /his job?可以預先復習學生所猜的職業范圍,然后進行預習,要求學生問的快,猜的快。有了這樣的規定,就會加快預先活動的節奏,是語言的使用頻度得到提高。因為涉及的目的不是學生猜中猜不中,而是要學生在活動中迅速地說英語。另外,為了增加預先活動的科控性,還應該提出一些課堂組織紀律的要求。
七、 結語
總之,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所在,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習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和競爭意識,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在學習英語、運用英語,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同事,教師要因時、因人創設多種能夠激發學習學習英語興趣的教學情景,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白會蓮.創設多樣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學周刊,2016(27):222-223.
作者簡介:崔梅,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長豐縣下塘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