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紹巖 馬兆皋 李偉
【摘 要】目的:本研究通過對我院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對照研究,探討改良外傷大骨瓣減壓手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療效。方法: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行手術治療的6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根據術式不同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觀察組采用改良外傷大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開顱術式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狀態和神經功能缺損狀況。采用FMA評定患者的運動功能。結果:(1)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運動功能均獲得明顯的恢復,觀察組上肢和下肢FMA評分更高, P<0.05。(2)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神經功能均獲得明顯的恢復,觀察組上肢和下肢神經功能評分更高, P<0.05。結論:改良外傷大骨瓣減壓手術具有暴露充分,操作方便,減壓徹底等優勢,可顯著提高重型顱腦創傷的治療效果,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預后,值得推廣。
【關鍵詞】改良外傷大骨瓣減壓手術;重型顱腦創傷;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6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229-01
重型顱腦損傷是導致患者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死亡率居所有創傷疾患第一位,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去骨瓣減壓手術廣泛應用于重型顱腦損傷的搶救中,患者中可在短時間內迅速降低患者的顱內壓,從而避免繼發惡性高顱壓,促使患者安全度過腦水腫的危險期,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減少死亡病例。近年來很多神經外科醫生在臨床實踐中對此術式進行了改良,在獲得充分減壓效果的情況下,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改善了患者的預后。本研究通過對我院6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回顧性分析,進行對照研究,探討改良外傷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本研究選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行手術治療的6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入組標準:確診為重型顱腦損傷,GCS評分<8分,均為對沖性顱腦損傷,頭顱CT檢查存在硬膜下血腫合并腦挫裂傷、腦內血腫,腦中線結構移位>5mm,環池、鞍上池顯示不清,排除合并胸腹臟器受傷和嚴重脊柱損傷的患者。本組男42例,女18例,年齡35-80歲,平均36.0±3.0歲。觀察組男22例,女8例,年齡35-80歲,平均36.0±2.8歲;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36-80歲,平均35.0±2.8歲。兩組基本資料無差異,可對比,P>0.05。傷后至就診時間在1~4h,平均(2.2±0.5)h。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術式進行治療,根據血腫部位行額骨瓣、額顳瓣,顳頂瓣開顱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術,骨窗約6×8mm。
觀察組:采用改良大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切口自顴弓上耳屏前0.5cm起始,沿著耳廓上方向后延伸,向上繞過頂結節,距矢狀線1.5cm處平行正中線,向前延伸到前額部發際處。皮肌瓣一起剝離,此法可避免損傷顳淺動靜脈,顱骨鉆孔2~4個,銑刀取下骨瓣,骨窗上緣距矢狀竇約2cm,咬骨鉗向下擴大骨窗達中顱窩底平顴弓上緣,向后達到乳突前,前方達到額骨顴突,切除蝶骨嵴外側一直到蝶骨平臺,骨窗約12×15cm。首先在血腫比較厚的位置切開,緩慢階梯減壓,排出液態血腫,然后放射狀剪開硬膜,清除顱內血腫和挫傷失活腦組織,必要時切除顳極和額極行內減壓,徹底沖洗止血,放置引流管,人工腦膜或顳肌筋膜減張縫硬膜,術畢。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狀態和神經功能缺損狀況。采用FMA評定患者的運動功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X2檢驗和t檢驗,P<0.05表示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運動功能恢復狀況
觀察組:上肢治療后50.9±20.0,下肢治療后31.9±13.0;
對照組:上肢治療后41.9±19.0,下肢治療后24.9±5.0。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運動功能均獲得明顯的恢復,觀察組上肢和下肢FMA評分更低, P<0.05。
2.2 神經功能
觀察組:治療前22.9±5.0,治療后14.9±5.0;
對照組:治療前21.8±8.1,治療后19.9±5.0。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神經功能均獲得明顯的恢復,觀察組上肢和下肢神經功能評分更高, P<0.05。
3 討論與結論
重型顱腦損傷易進行性加重,短時間內形成腦疝,其死亡率高達40%。因此及時有效的搶救方式對患者的預后起著極大的影響。傳統手術方法比較多,由于骨窗偏小,對腦部組織不能充分暴露,不利于出血來源的辨別和正常腦結構的保護,必須對壞死組織進行徹底的清除方可進行確切的止血。同時因為減壓不徹底,易導致腦膨出、腦組織嵌頓,進一步加重患者的損傷,療效欠佳。本組采用改良大骨瓣減壓術克服了傳統術式的缺點,在重型顱腦損傷的救治中療效確切。該術式具有多方面的優點:(1)骨窗范圍大,外減壓充分,可提供更充足的顱內代償空間;(2)可對前、中顱窩底充分顯露,有利于清除額顳葉底部挫傷和血腫,為充分減壓提供更加充足的條件。(3)骨窗位置低,顳葉可充分的減壓,可迅速緩解顳葉鉤回對腦干的擠壓,有利于腦疝回位。(4)切除蝶骨嵴外側一直到蝶骨平臺可緩解側裂靜脈受壓,有利于促進靜脈回流,緩解腦腫脹。(5)可暴露分離側裂池,沖洗釋放血性腦脊液,從而緩解術后血管痙攣。(6)硬腦膜減張縫合修補,可確保減壓空間,避免腦脊液漏,同時又能減少癲癇發生幾率,防止術后腦組織過度膨出。
在手術中需要注意幾點:(1)切口起自耳屏前0.5cm更有利于避免顳淺動靜脈損傷,皮肌瓣一起剝離有利于保護面神經顳支;(2)骨窗上緣距矢狀竇2cm,防止損傷矢狀竇旁靜脈湖和蛛網膜顆粒,導致大量出血;(3)切開硬膜前,先使用甘露醇250ml快速靜滴,降低顱內壓,硬膜先切開2~3處1cm小口,排出液態血腫,行階梯減壓,然后放射狀剪開硬膜,可避免顱壓驟降導致橋靜脈撕裂,或對沖部位遲發性出血。
綜上所述,改良外傷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創傷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預后,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良民. 改良去骨瓣減壓術與傳統外傷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6, 19(10):106-108.
[2] 馬學雷, 任勝軍. 對比觀察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療效[J].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10):86-87.
[3] 趙龍, 劉泉, 林嵐. 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腦血流動力學及代謝狀態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19):83-85.
[4] 任曉林. 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治療及預后的影響[J]. 中國療養醫學, 2016, 25(5):457-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