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互助”教學策略是筆者立足我校傳統,帶領干部教師本土原創的高效課堂改革經驗。“和諧互助”研究歷經十多年,吸引全國十幾萬教育同行到校參觀學習,被400多所學校全面復制引進,即墨二十八中也從一所區市級品牌學校躋身為全國課改領軍學校之列。在研究實踐“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的十幾年中,我校第一次整理完十三門學科各類課型的五步十環節流程,第一次召開全國性課堂改革現場會,第一次組織全國教導主任培訓班……在這些第一次中,一部分教師迅速完成了自己的專業成長,成為“和諧互助”名師。
2004年,筆者在一次日常聽課中發現了一名年輕的數學教師時紅霞在課堂上的大膽創新實驗,課堂上讓一半成績較好的學生負責教會另一半成績較差的學生。筆者體會到其中蘊含的課改價值,隨即組織校級干部、級部主任、數學教研組組長、備課組組長和骨干教師成立專門研究團隊,針對時老師的課堂教學開展教研攻關;同時特意安排時老師擔任基礎薄弱班級的教學任務。經過半年的實踐探索,團隊研究整理出數學學科“和諧互助”課堂模型,這一過程也同步錘煉出“和諧互助”研究的核心團隊。
數學學科典型教研取得成果后,筆者又組織所有學科教研組組長、備課組組長和骨干教師進入數學課堂聽課、評課,精選各學科優秀教師開展構建“和諧互助”課堂模型。歷經三年,十三門學科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實驗課和欣賞課等各類課型“和諧互助”課堂模式初步完成。一大批骨干教師同步得到煅煉成長,成為“和諧互助”的行家里手。

為了讓教師的研究實踐更加科學穩妥,筆者專門邀請即墨教研室、青島教研室、青島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省教科所和中央教科所的專家到校調研指導,同時分批外派骨干教師外出學習和交流。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兩種途徑,“和諧互助”教學策略正式定型。全體教師對“和諧互助”教學模式認識更加清晰自信,特別是前期精心投入研究實踐的一批干部、教研組組長、備課組組長和骨干教師得到了理論和實踐的升華,具備了成為課堂改革名師、專家的潛質。
我校在研究推廣“和諧互助”教學策略的過程中,著力建立一種開放組織,讓每個教師都能參與其中。
名師之名不僅在于他自身,更在于他的課,課是名師本質水平的外顯。深入研究名師的常態課和公開課,名師就可以復制。我校每學年外調和調入干部教師接近30人,每學年都有一批教師新任初二、初三年級教學任務,為此我校建立了嚴格的教師結對互助制度。每學年開學兩周內,各級部選拔各級優秀教師、名師和骨干教師擔任“師傅”,一對一幫助年輕教師和新崗教師。新教師必須先聽課后上課、聽一節上一節;“師傅”聽課必評課,保證新教師盡快融入學校,讓新崗教師盡快進入角色。同時,學校每學期開展校級示范課、精品課聽評課活動,各學科集體備課后由骨干教師展示本組課堂的最高水平,全體無課教師都參加,用高水平的榜樣帶動教師進步。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我校集體備課是教師、特別是新教師發展成長的寶地。學校各學科每學期初制訂好集體備課計劃,落實“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中心發言人必須是骨干教師,把自己的教法、學法、知識點、金點子與大家分享。備課過程中全體成員都踴躍地參加討論,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每位教師都能根據集體備課的統一模板,按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尋找最佳教學方法,形成個人教學風格。
常態課是教師成長的陽光和土壤,公開課是教師對自身教學經驗的系統化總結及教學思想的清晰化表達,是對日常教學客觀化的審視。新教師在“師傅”的幫助指導下,開學一個月內講一次“了解課”; 學期結束前,由“師傅”和新教師共同研究出示“過關課”,由學校名師、教研組組長、指導教師參與評課,如果缺點過多則不能過關;在第二學期由備課組集體協助新教師出示“精品匯報課”,通過集體智慧和反復磨課促使新教師專業水平得到質的升華。
每位教師心中都有一個名師夢,學校要做的就是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平臺,滿足教師自我發展的需求,這是學校給教師的最大福利。

為確保學校作為“和諧互助”首創者的領先地位,學校每學期都圍繞“和諧互助”教學策略制定專門的重點課題,由各學科名師、備課組組長和骨干教師負責。學校先后就課堂“五步十環節”的優化、“師友展示”環節的加強、作業的設置、“和諧互助”走廊文化、“和諧互助”助推機制等問題展開研究,申報各級研究課題20多項。通過不間斷的課題研究豐富“和諧互助”教學策略內涵,提升每位教師的理論素養,始終走在課堂改革最前沿。
大開放才能帶來大改革,大改革才能帶來大提升。學校堅持開門辦學,全校84個班級對參觀學習人員實行推門聽課,一方面展示真實的課堂,另一方面倒逼每位教師必須運用好“和諧互助”策略。以上學年為例,學校接待參觀人員近萬人,全體教師迎接外來聽課5000多節次;十多個全國大型現場會先后在學校召開,與會人員對教師們的“和諧互助”常態課給予高度評價。我校教師的整體課堂教學水平得到最好的驗證。
我校“和諧互助”品牌為優秀教師提供了走向全國的舞臺。學校每學期有近100名教師應邀到北京、天津、浙江、廣州等地送課200多節次。每位外出送課的教師,都在邀請學校被尊為“和諧互助”名師和教學專家。那樣一種尊敬和禮遇讓教師們倍感激動與光榮,每位教師都能銘記一生。這種激勵是任何物質都無法代替的,極大地增強了教師們的職業使命感和幸福感,不僅他們自身的職業發展更加優秀,而且榜樣的引領能帶動更多的教師投入到教育教學改革中來。
“和諧互助”既是我校高效課堂改革的品牌,更是二十八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品牌。我校將繼續堅持研究推廣“和諧互助”教學策略,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發揮拔尖人才、優秀教師的領軍作用,磨煉、培養更多新教師、青年教師,幫助他們樹立、實現職業夢想,創造幸福的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