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超 謝政民
摘要:建筑工程項目擁有眾多參與方的特點決定了其需要建立特殊的質量管理系統來改善工程質量,虛擬組織恰能夠利用虛擬平臺使各參與方充分發揮各自作用。通過利用虛擬組織建立了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系統,明確各參與部門之間的關系,實現了全方位控制。
Abstract: Architectural project has many participants, so it needs to establish a special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hrough the virtual organization, each participant can fully play its role on the virtual platform. The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system can clearly def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participating departments and ultimately achieve full control.
關鍵詞:質量控制;虛擬組織;控制系統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virtual organization;control system
中圖分類號:U47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6-0060-02
1 質量控制研究及現狀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著名質量管理學家Philip B·Crosby就提出了“零缺陷”的質量管理思想,并在美國推行零缺陷運動。隨著各種生產活動的進行,學者們相繼提出了“6σ理論”、全面質量管理、重建工程理論等,這些理論都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難發現,這些理論的提出都對建筑工程質量的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對于眾多參與方的建筑項目來說,很難讓各個參與方完全充分地發揮各自的價值,致使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仍然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近年來,我國建筑工程數量呈爆發式增長,工程質量問題也相繼暴露。如不按照規定履行建設程序、企業未能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監管單位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地區質量監管薄弱,執法不嚴[1]、建筑材料不符合設計要求,以次充好或偷工減料[2]。為此,只有使各部門與參與方共同協作與監督,才能有效控制工程質量,進而達到工程預期目標。
2 利用虛擬組織對工程質量管理系統的構建
2.1 工程質量控制的關鍵因素
楊衛華[4]運用統計方法,總結出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關鍵影響因素有人、材料、機械、方法、環境因素,也稱“4M1E”因素。關鍵因素也就是當其產生微小變化時,都可能引起工序質量特性的巨大波動。因此,加強對關鍵影響因素的分析、識別、檢查和控制就成為控制工程質量的關鍵之一。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質量隱患。然而由于各因素之間存在著倍效性、關聯性和動態性等特點,很難在個別參與方的努力下達到控制好工程質量的效果。因此我們主要通過虛擬組織,將各參與方聯系起來。在最小限度增加額外費用的前提下,來達到控制工程質量的效果。
2.2 建筑工程各參與方之間的關系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不僅僅是各部門按規定要求完成自己任務即可,參與方眾多與影響因素多樣性決定了控制好工程質量必須多個參與方共同參與。影響因素涉及到不同的參與方,各參與方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為了能夠讓各參與方相互聯系起來,在工程項目質量控制中有效發揮各自作用,下面將介紹如何利用虛擬組織的方法來實現該目的。
2.3 利用虛擬組織對工程質量的控制
2.3.1 利用虛擬組織對工程質量的控制過程
只有各參與方在完成好自己任務的基礎上做到相互檢查與監督,才能確保工程質量。因此首先要明確各方的工作任務。從圖1中我們不難看出:首先由業主提出自己意愿并轉達給設計方,設計方通過勘察單位提供的勘察資料和業主要求進行設計并轉交施工單位,在建設過程中,供應方提供所需材料,業主和監理方進行監督,同時政府對以上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在這樣錯綜復雜的關系中,政府和業主如何做到有效監督,怎樣才能讓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對工程質量的控制發揮到應有的作用,這是迫切解決的問題,在此將通過下述系統對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和參與方進行控制。
首先通過計算機平臺建立一個工程質量控制系統,該系統主要由勘察方、設計方、監理方、材料供應方、施工方進行資料的錄入,政府和業主可以隨時打開系統進行查看,也可通過該系統中相關內容和施工現場情況進行對比來監督工程。各方工作內容(即具體錄入內容)如表1所示。
2.3.2 各部門的相關工作
勘察部門要根據要求如實測量,不可根據附近勘察資料進行推測,保證勘察資料的真實可靠,有經驗的工作人員要對異常的勘察資料進行復核,確保無誤后梯形設計人員注意。
設計部門要根據勘察資料和業主要求對項目進行設計,保證設計質量但不過于保守,如實反應業主要求避免返工。施工前進行詳細的交底工作。
技術部門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規定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并積極拓寬技術知識,時刻關注新技術新工藝等,施工過程中嚴把質量關,對特殊施工能提出較好建議與要求。
質量監督部門行使工程質量監督權,其部門人員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能發現問題并進行指導,做到不定期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并督促相關人員對材料的檢查、機械設備的調試等,禁止不符合工程質量要求的材料、半成品等的使用。
施工部門要禁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認真落實施工組織設計,隱蔽工程的檢查與驗收要做好相關記錄。做好成品保護工作,工序交接等。整個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人員及質檢員必須對工序施工質量進行不間斷巡查,使質量問題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避免出現返工現象。
材料采購部門應確保進場材料的質量,不得因材料提前進場堆放時間過長或機具進場無處放置;也不得因少材料和機具而影響施工。進場材料手續要齊全,不合格的不得進入施工現場。材料訂貨合同必須有主管經理、技術經理會簽同意后方準訂貨。
2.3.3 質量控制原理分析
①錄入人對自己錄入部分負責。
對要求錄入系統的每一部分規定了錄入負責人,錄入人憑工號和密碼進入系統,只能對其應該錄入部分有操作權利,并對自己錄入部分負主要責任。這樣可以督促相關負責人按工程質量要求完成自己負責部分。
②錄入項目的對比便于監督。
監理方、業主和政府均可通過系統中所錄入的相關內容進行對比監督。例如,通過對比設計方和施工方輸入的材料和數量等是否一樣可直接看出施工方所用材料是否符合設計方要求;通過施工方錄入資料和材料供應方所錄入資料進行對比,可以監督施工方保證所用的材料和數量;由監理確認施工負責人錄入內容,業主和相關監督部門可直觀的監督工程建設,保證各工序的質量等。
③業主與政府能有效參與。
通過該系統的建立,業主和政府可隨時對工程進行監督,有效的突擊檢查。杜絕了無目標檢查的發生。也可通過網絡等信息技術要求其他參與方對該系統中的疑問予以解答,只要有網絡的地方都能進入該系統對工程進行監督,沒有必要一定要到施工現場。
④類似項目通病總結。
通過該系統中施工負責人對工程項目施工情況的錄入,可以總結出類似工程的通病。在進行下一個項目施工時,要提前注意容易出現問題的部位和工序,防止再次發生問題。
⑤獎懲制度的制定。
為防止參與方之間相互串通等腐敗行為的發生,必須在工程項目實施前定好詳細的獎懲制度。各錄入人員必須確保錄入內容的真實可靠,否則一旦被監督人員發現嚴懲不貸。同時好的獎懲制度也是該系統實施的必要內容。
3 小結
該工程質量控制系統模型的建立能控制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即保證建筑材料、機械、和工序等的質量;也能有效的使各參與方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通過信息平臺虛擬組織到一起,相互協作,相互監督,發揮各自對工程質量控制的作用,從而達到工程質量目標。另外,這只是對虛擬組織利用在建筑工程中的初步探索,在建筑市場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信息化,收集相關項目資料,進行歸納總結,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最好辦法,所以還需要在以后的實踐過程中進一步研究和改進。
參考文獻:
[1]米一鳴.建筑工程施工中質量控制的重要性探索研究[J].科技向導,2012(14):186-202.
[2]蘆翠華.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價值工程,2010(29):21.
[3]宋丹.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研究[D].2010:1-5.
[4]楊衛華.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產生因素與控制措施[J].價值工程,2012(1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