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娟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發展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手段在不斷的完善與發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思辨性閱讀模式得到了人們的充分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對思辨性閱讀教學方式進行深入分析,審視價值,進而合理的應用,這樣才可以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與效果。
【關鍵詞】高中語文 思辨性 閱讀教學方式 價值審視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101-02
思辨性閱讀方式可以轉變傳統機械式閱讀模式的不足,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的感受到閱讀的價值與意義,讓學生在也讀中充分的了解文章的內在價值,可以大膽的提出各種問題,解決疑問,進而在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思辨性閱讀教學的價值
思辨性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其主要的受眾就是學生,教師在此種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就是輔助引導。學生應用思辨性閱讀教學可以基于自己的經驗以及能力對其進行層次化的分析處理,突破傳統的思維邏輯進行分析,基于自己的理解對文章中的觀點進行討論分析,進而總結經驗,同時,思辨性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思考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學生必須要基于不同的角度對閱讀文章進行系統的總結分析,要脫離作者固有的觀點,要基于自己的想法對其進行理解分析,形成獨特的觀點,在閱讀中為自己的理論提供基礎依據,基于自己的價值取向、文化體驗等對文章進行深入的挖掘,進而突破學生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獨特的價值觀念。
二、高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方式的應用
第一,基于文本特征,合理應用思辨性閱讀模式
思辨性閱讀的主要目的就是對語文的價值與意義進行深入的挖掘,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對文章內容進行表達,體會文章的內在意義。在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解對文章進行客觀、公正以及創新的分析評價,要加強對細節的探究分析,充分的挖掘文章內容,綜合自己的經驗對其進行深入分析。例如,在進行《林黛玉進賈府》的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基于以下原則,充分的發揮思辨性思維模式。首先,基于作者以及文章的背景內容進行文章的閱讀,綜合各項信息內容收集文章資料;其次,要綜合學生收集整理的各項材料進行情景設置,選擇重點內容進行梳理,通過假設的方式進行分析梳理。另外,思辨過程的引導,讓學生基于自己的理解對文章進行主觀的詳細。如,如果自己是林黛玉面對眾人的不同表現,會有什么想法?等等,這種思維模式會讓學生轉變固有的思維模式;最后,加強對文章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基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章,對其進行深入的理解,然后在班級中進行展示,這樣才可以充分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二,綜合學生心理,強化思辨性閱讀
思辨性閱讀與學生的心理變化有著直接的關系。因為時代背景、制度以及經濟生活的不同,導致學生無法深入的理解一些文言文,而通過思辨性的方式進行文章的閱讀,可以讓學生在思維創新中形成全新的方式與想法,可以深入的探究文章的內涵價值,在閱讀的基礎之上總結問題,這樣才可以深入的理解文章,提升學生的書寫能力。例如,在進行《寡人之于國也》的學習中,學生對于孟子的仁政觀念較為理解,但是多數的學生無法感同身受,無法了解其內在的價值與意義,而教師通過引導,利用思辨性的方式讓學生對其進行閱讀,通過多媒體軟件等方式讓學生充分的了解當時社會狀況、百姓的地位以及困苦,這樣就會讓學生充分的了解文章的內容;同時,教師在進行適當的架設,“如果,你作為這個時代的人,你會有什么樣的作為”,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劃分的方式進行討論分析,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對文章進行深入的分析,這樣就會了解文章內在價值與意義。
第三,討論分析,了解文章的思辨性
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教師必須要靈活的應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模式與手段,要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模式的引導之下,在不斷的探究分析與討論過程中形成全新的觀點與思路,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受到引導與啟發,進而提升閱讀質量。例如,在進行《高老頭》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獨立的進行文章的閱讀分析,然后在閱讀之后讓學生通過同桌的方式進行展示討論,梳理不理解的問題,在全班學生的商討之下進行知識與問題的解答,這樣就會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內容,讓學生轉變觀念對不同的人物進行分析,然后教師讓學生收集整理法國當時的時代背景,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析,了解在這種歷史背景中人物的悲劇;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提出問題,有的學生提出“高老頭的遭遇與法國的歷史背景沒有太大的關系,這與人物的性格有較為密切的關系”等觀念,教師就可以基于不同的觀點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回想、發現在生活中與“高老頭”人物較為類似的人物,讓學生通過討論形成一定的思辨模式,進而適當的延伸語文知識,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思辨性的思維中強化理解,不斷的提升學習質量與效果。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思辨性閱讀模式可以轉變傳統的教學不足與弊端,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的了解閱讀內容,讓學生綜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在不同的角度對文章進行深入的探究分析,進而創新思維模式,這樣才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豪.教學中思辨性閱讀的策略選擇——以《秋天的懷念》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 2017(7):17-20.
[2]陳興才.思辨性閱讀,以什么為思辨的對象[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版, 2017(5):5-10.
[3]何彥欣.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生態課堂研究[D].重慶三峽學院, 2017: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