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梅
【摘要】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剪紙教學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利于個性發展,符合幼兒教學的規律。我園在幼兒3—6歲時期,結合佛山民間剪紙藝術特色,開發剪紙活動課程,提升了幼兒的創造能力。在近五年的剪紙教學活動實踐研究中,積極探索出讓幼兒在生活環境中感受創造,在特色課程中學習創造,在區角活動中嘗試創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剪紙教學 創造力 方法 策略
【中圖分類號】J52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208-01
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國家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要“幫助幼兒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等良好學習品質。”幼兒對美的事物感受比較早。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美的事物會越來越執著,追求會越來越強烈。我園結合佛山民間剪紙藝術特色,積極探索讓幼兒在生活環境中感受創造,在特色課程中學習創造,在區域活動中嘗試創造的有效的剪紙教學活動的方法和策略,促使幼兒在剪紙活動中,提升創造能力,身心也得到健康發展。
一、在“真美啊”中感受創造
剪紙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種藝術種類,它的題材源于生活,源于大自然。因此,引導幼兒剪紙創作時,首先需要幼兒在平時生活中學做一個有心人,學會觀察,不斷豐富生活經驗,誘發創造欲望與靈感。
首先,我園注重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剪紙環境,在公共活動空間創設“佛山剪紙長廊”、“剪紙好玩”DIY創作區等活動場所,在樓道、走廊、功能室、辦公樓里陳列剪紙掛畫,每個班的吊飾、墻畫都使用剪紙作品。讓幼兒在驚嘆剪紙作品“真美啊”中,感受濃郁的民族藝術氣息,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
再就是,為了讓幼兒近距離的體驗中國傳統剪紙藝術的魅力,我們開展了走進佛山市民間藝術研究社等活動,與剪紙藝術家親密接觸。如組織師生觀看剪紙藝術家饒寶蓮、蔡瑩瑩等名家現場剪紙,參觀“第二屆廣東省剪紙藝術作品展——佛山剪紙巡回展”等展覽活動,通過與民間剪紙藝術家的互動,幼兒了解到剪紙的起源、剪紙蘊含的文化和歷史,領悟到“藝術源于生活”,在驚嘆剪紙藝術家的高超技藝和作品的完美的同時,激發其對剪紙創作的欲望,產生創造的靈感。
二、在“好好玩”中學習創造
我們將非遺保護與藝術教育相結合、與辦園特色建設相結合,因地制宜,充分挖掘鄉土資源,大膽探索,走出了一條“原生態”式的剪紙特色園本課程開發之路。把民間剪紙引入幼兒園美術教育,將創意剪紙帶入孩子們的區域學習活動中,成為好玩的美術探索游戲,使這種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變成孩子享受創作過程。開發這樣的剪紙課程,不僅讓孩子們學會剪紙,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熱愛生活,積累生活經驗,懂得如何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著力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以往的剪紙教學,大多采用模仿式學習和畫稿剪紙,在活動中幼兒的主體性和個性化表達遠遠不夠。因此,我們還讓幼兒隨心玩剪紙,讓幼兒不用在紙上畫稿,直接進行剪紙創作,打破了以往的模仿式剪紙學習,讓幼兒自主表達想法,發揮想象力。在大班中,我們對“幼兒脫稿剪紙”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發現“脫稿剪紙”不失為讓孩子們自主表達愿望、想法,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的好方法,也讓幼兒以剪紙活動為樂趣,達到幼兒想剪、敢剪、能剪、樂剪的目的。
三、在“我能行”中嘗試創造
在剪紙創作活動中,孩子的自信很重要。我們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制定培養幼兒剪紙創造力的活動方案,幫助孩子走向成功,樹立自信心。首先培養幼兒控制剪刀并用制作剪出所需要的簡單形狀,然后再在這一基礎上學習簡單的造型創作。同時,遵循與生活化結合的原則,利用幼兒已有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嘗試運用不同的剪紙藝術形式進行創作。小班幼兒常見的創作形式有撕紙與拼圖相結合、剪紙與蠟筆畫結合;中班幼兒常見的創作形式有剪紙與水粉畫結合、剪紙與輕黏土結合;大班幼兒常見的創作形式有剪紙與水墨畫結合、不同紙質材料相結合的剪紙襯托畫等。我們注重通過評價激發幼兒創作激情,提升他們的創作自信。兒童剪紙作品顯得簡單、粗獷、稚拙、天真、活潑、淳樸,這正是兒童剪紙的特點。為了在創作過程中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鼓勵孩子們創作,我們在評價孩子的剪紙作品時,更加注重他們在參與中是否專注,作品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是否表現童真童趣。避免用幼兒作品與老師的范例進行對比,用像不像、對不對來評價幼兒。
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對幼兒來說“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如在大班創作剪《城堡》時,老師先給孩子們觀看一本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繪本《白雪公主》,并用優美的聲音講述故事來導入活動,由于孩子們非常熟悉故事,也看過很多關于城堡的圖片或親身經歷的生活經驗,孩子們在活動中侃侃而談,紛紛講述自己看到或想到的城堡,大大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們把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自主創作的剪紙作品匯集成幼兒期完整年段的園本教材,讓其體驗創造、分享的快樂。
幼兒期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養幼兒創造力最好的時期。當然幼兒創造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復雜的過程,需要在各項活動中有目的,有意識的培養,更需要師者不斷的啟發、引導和漸進深入。我們深信,只要堅持在剪紙教學活動注重培養孩子們發現生活的美,理解生活的美,敢于去表現,將自己情感的流露通過剪紙的形式大膽表達,就一定能不斷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用“創造”讓自己的幼童生活更精彩。
參考文獻:
[1]胡燕:關于幼兒園剪紙活動中如何進行創新教學的研究.《課程教育研究》雜志編輯部.ISSN:2095-3089雜志2013年第35期.
[2]劉應奎,劉農:民間剪紙藝術的傳承與“兒童化”實踐策略研究.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11月第27卷第6期.
[3]陳鶴琴:陳鶴琴“活教育”幼兒園教師實用手冊.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