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 要】就我國目前的出版市場來看,傳統形式的紙書出版行業遭遇了來自多個方面的影響,不僅有網絡等其他媒介對它的侵占,而且還存在著外資進入中國出版行業的問題。與此同時,數字出版行業在我國的未來發展前景也存在著一定的障礙,其中出版內容的原創性不足就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兩者的發展與共贏,就需要實現兩者的優勢互補,加強傳統出版業與數字出版業之間的互動。可以探索一條傳統出版業與數字出版業互動發展的道路,從而推動我國出版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傳統出版業;數字出版業;互動;策略
一、傳統出版業與數字出版業開始走向融合
作為我國數字出版業最具權威的全國性專業會展之一,2014年的文博會7號館新聞出版館中,數字出版占主流,達到展區面積的56%,主題定為“傳統出版業向數字出版的轉型”,人民交通出版社等44家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通過實物展示、互動演示等形式,展示了近年來所取得的數字出版成果。
與往年以平面展為主不同,自2014年開始“數字出版展”具體產品多,現場體驗多,鮮明展現數字出版產業的新成就,從中可見數字出版產業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端倪顯現。一些專業出版社的數字轉型也成為展會的亮點。在人民交通出版社充滿交通元素的展臺上,通過PC、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LED屏顯示等形式,集中展示了“交通運輸專題知識庫”和“U閱通”兩大系列數字產品,以及“中國交通運輸知識服務數字出版平臺”和“交通運輸標準服務平臺”等互聯網出版平臺,還邀請參觀者參與模擬安全駕駛闖關互動游戲,讓人們感受數字出版給生活帶來的全新體驗。各大傳統出版業推進數字化轉型發展,不斷滿足廣大交通行業用戶數字化閱讀和內容消費的需求,提供數字出版產品及專業知識服務,逐步實現由交通圖書內容提供商向交通知識信息服務商的轉型,初步形成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并舉、整體協調發展的格局。
二、傳統出版業與數字出版業的互動對策
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在出版產業領域的一個顯著表現,就是數字出版產業的崛起。面對旺盛的數字出版消費需求市場和處于優勢地位的新興數字出版商,傳統出版產業遭遇數字化轉型的難題。尤其是在國家將發展數字出版產業納入國家戰略任務并強力推進數字出版基地建設,啟動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的政策環境下,如何處理好文化與科技的關系,探尋文化發展、技術進步與出版產業轉型的互動機制,探索文化科技融合下數字出版的發展路徑與政策體系,是出版產業數字化轉型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堅持以“讀者”為本位的出版模式
在新的出版格局下,要積極推動數字出版和傳統出版產業價值鏈的重整,堅持以“讀者”為本位的出版模式,整合包括先進技術、內容載體、傳播渠道和傳播方式等運營模式。通過產業融合,打破電信、傳媒、影視等行業的界限,將出版價值指向“讀者”,使廣大讀者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努力樹立作者、出版者、網絡公司、讀者的出版價值觀。開展跨行業跨產業合作。目前,許多傳統出版行業正在尋求介入數字出版領域,并且各具優勢,互相滲透,互相取長補短?,F階段開展跨行業跨產業合作是切實可行的。既可以考慮各出版機構進行聯合,豐富圖書資源,在通過新建、收購、合并,建立新產業領域的業務體系;也可以考慮出版機構進行跨行業的戰略合作,打破傳統出版業的舊觀念,推動跨行業的兼并重組。尤其是要以多產業聯合為切入點,實現數字出版和傳統出版互利共贏。
(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
出版活動是一項經濟活動,應該以市場為導向。由于傳統出版受到地域限制較大,經營模式單一,在圖書宣傳方面顯得過于薄弱。而數字出版則具有方便快捷,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特點,對傳統的營銷渠道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因此,要積極借助數字出版的交互性和多媒體性,為內容發布者和接受者架構橋梁。通過產業融合,打破傳統出版者、書店和讀者之間的溝通障礙,彌補傳統出版的諸多弱勢,從而達到擴大出版市場覆蓋率的目的。
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在出版業的發展過程,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伙伴。傳統出版物給我們提供內容源泉,數字出版給我們提供服務和發行的渠道。二者都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優勢,共同組成當前多元化的出版產業。走向融合、互補、共存是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發展的一個趨勢,傳統出版要找到與數字出版結合的最佳契合點,才能同步發展。數字出版和傳統出版兩者不是彼此取代的對立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促進關系。
【參考文獻】
[1]陳潔.出版數字內容管理平臺的構架與實施[J].科技與出版,2009(1)
[2]王熙俊.我國數字出版呈集團化進發態勢度[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