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亞軍
【摘 要】新媒體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過新媒體對剝離美食體驗感覺的分析,發現美食體驗過程中交織著情節性的文字敘說和視覺直觀兩個方面,從而醞釀出美食體驗的虛擬化趨勢,并導致美食體驗的基臺在新媒體平臺上產生了變異,其核心就是美食體驗互動性的強化。虛擬化在增加美食體驗深度和廣度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美食體驗的蒙蔽。本文就從新媒體的視角下,用虛擬化的方式到底對美食體驗產生了什么影響。
【關鍵詞】新媒體;美食體驗;虛擬化研究
新媒體的運用很大程度的改變了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它改變了我們的思考、認知以及理解等行為方式,它給了我們更多的體驗感覺和體驗方式。我們以前對一個陌生事物的認知方式大多是聽和想,而現在更多了看和更直觀的聲音傳入。而在這其中,美食體驗也是一個因為新媒體出現而受到很大影響的體驗,究竟在虛擬中賦予了美食體驗什么。
一、新媒體的生命態嵌入及其對美食的剝離
新媒體是對電視、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相對而言的,它是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網絡為傳導方式的一種新的信息傳遞方式。它更能體驗事物的實時性和直觀性,同時給體驗者帶來了一定的互動性。新媒體為美食體驗提供了一種新的生命,它能更加直接的讓體驗者了解美食的一切,味道,聲音,樣子,做法,甚至廚師擺弄食材的過程都可以一目了然,仿佛美食就在你的眼前。同樣,在高清攝像機和濾鏡的捕捉和渲染下,一種食物可能會散發出它從來未有過得絢麗,讓人們可以盡情的享受它的每個細節和滋味。但是,同樣是經過加工,美食的本身可能會偏向了藝術話。慢放、快放、細節抓拍、直播播放都可能將這種美食新得到的生命虛構成一個美好的想象,給體驗者帶來一定的蒙蔽。
究其根本,新媒體對美食體驗的影響源自于它對美食的剝離。一道菜,我們更多的是看到它的整體,感受到它整體的滋味。但是在新媒體視角下,一道菜可以剝離為色、味、材、功、事等方面。對色的針對性渲染,讓體驗者們融入到了色提供的想象空間中,從而達到對整個美食的贊嘆。同樣的,味、材、功也一樣,通過一點,嵌入整體。而事則顯得略微不同,用這個美食背后的故事,將其再次呈現出來,以讓體驗者可以重新經歷一遍這種美食背后的種種經歷,讓自己化身我親身經歷者,對美食念念不忘。這些都可以看做新媒體對美食的剝離情況,說其原因,細節更能打動人,帶來更好的體驗。不僅僅如此,在新媒體的視角下,所有事物都可以細化。而這恰恰是新媒體所具有的優勢,同樣還有它的弊端。
二、美食體驗中的虛與擬
在美食體驗的過程中,我們怎么能知道自己看到的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古人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而在新媒體的視角下,可能并不能成立,我們已經經歷過很多自己的眼睛騙自己的事情了。現在媒體技術如此發達,我們怎么能確保它是真的呢?即使能確保,又怎么能證明它沒有進行過加工、渲染,我們不能。這就是美食體驗中的虛。“虛”本來的意思為虛幻,新媒體沒有將美食虛幻,而是將我們的想象虛幻了,我們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它最美的一面,也可能從而忽略它不好的地方。這就讓美食在我們的腦海中成為了一個完美的事物,對于我們的美食體驗可以說是大大增強了我們對此美食的渴望,也可以說是遮住了我們的眼睛。
而“擬”本意為比擬,就是將事物賦予了一種想象的空間,讓它成為你想象的樣子。新媒體將美食重新包裝,賦予了它新的意義與形態,脫離了原有的格局,將其展現為一種更高格局的事物,甚至將其擬作一種其他美好的事物或者希冀。這直接刺激了美食體驗者的心靈深處的美好,更能將體驗者自身融入到這份美食中。“虛”、“擬”的結合帶來了美食新的生機和形態,也給體驗者創造了他們想象中的完美美食。但終究是虛擬,會讓體驗者在真的接觸到美食時產生很強的失落感。
三、美食體驗虛擬化的核心——互動
在新媒體視角下,產生了很多新的信息傳播方式。舉個例子,直播。現在直播風靡了網絡各個板塊,不僅是媒體,個人也可以參與到直播中來,這帶來的是更加廣的范圍和更加親近的能力。直播更能帶來的是主播與觀眾的互動。
就拿美食體驗者而言,在很多美食直播中,觀眾可以隨時隨地的和主播進行交談,了解美食的各個細節,在各個時期的形態和最原始的工藝。這就帶來了一種新的美食體驗,我是廚師,我是美食的制造者。雖然這不是真的,但是確實可以在觀眾的腦海中產生。互動這一簡單的詞語很好的詮釋了這一現象,美食體驗者不是只拿耳朵、眼睛去觀看美食的制作,而是自己可以很好的參與進來,這就是傳統媒體所達不到的,也就是因為互動的產生,讓另外的嵌入和虛擬都成為了可以接受的現實。而新媒體不僅僅是直播,微博,短視頻,朋友圈都可以讓人們在下方盡情的去討論,去闡述自己的觀點,去表明自己的態度。這不僅僅是一種對美食體驗新的方式,更是美食體驗者們最想擁有的方式,自己就是美食的締造者。互動才是美食體驗虛擬化的核心。
四、結語
在新媒體的視角下,賦予了美食體驗不一樣的感覺。同樣的,每一件新事物的誕生總歸會有好的影響和壞的弊端。新媒體賦予了美食想象的空間,讓美食獨特的地方盡情展示,最大程度的展現其獨特的魅力。而與它相對應的弊端就可能是蒙蔽了美食體驗者的眼睛,令其當美食真真實實出現在自己身前的時候,并不是感到滿意,又或者可以說新媒體僅僅讓美食活在了我們的想象之中。
【參考文獻】
[1]張子煜.社會化媒體環境下美食類App的營銷傳播策略研究——以美食App“下廚房”為例[J].新媒體研究.2017(05).
[2]林小飛.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美食節目的發展之路[J].西部廣播電視.2017(02).
[3]王紅梅.“互聯網+”視角下粵菜餐飲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7(03).
[4]龍念.在美食的表象下:透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6(06).
[5]馬思琦.網絡時代“曬美食”行為的傳播心理學[J].新聞研究導刊.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