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克巴特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已經步入了新媒體時代,大眾的關注點也從傳統媒體轉移到了新媒體,這對廣播電臺等傳統媒體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因此傳統的廣播電臺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就要與時俱進,確立轉型之道,積極的與新媒體進行融合發展。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體對傳統廣播電臺的影響,然后提出了媒體融合建議,以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關鍵詞】傳統廣播;新媒體;融合之路
隨著移動終端技術的發展,新的廣播收聽形式出現了:手機APP客戶端電臺、網絡電臺等,新媒體借助網絡的絕對優勢對傳統廣播電臺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面對如此巨大的挑戰,傳統廣播電臺需要做出適時的改變,加強與新媒體的融合實現轉型,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不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所淘汰。
一、新媒體對廣播電臺的影響
(一)收聽渠道發生改變
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人們收聽廣播節目的渠道也發生了改變。傳統的半導體收音機時代已經過去,收聽渠道變得更加多樣,如手機APP、網絡等。并且收聽內容相比以前也變得更加豐富,聽眾不但可以收聽到廣播電臺的內容,還可以輕松收聽其他更具趣味性的節目。這恰是傳統廣播的一個轉型機會,傳統廣播電臺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將自己的品牌節目進行宣傳,還可以從一系列周邊產品入手,例如開設網絡點播式音樂節目等,這樣做不僅能夠滿足用戶的新需求,還能充分發揮電臺節目的自身優勢,與新媒體技術相融合打造廣播電臺的基礎品牌節目,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二)思考角度發生改變
廣播電臺主要采用傳統的廣播方式為聽眾提供服務,通常以自我為中心來決定傳播內容和方式,忽視用戶體驗,而現在新媒體更加注重用戶的喜好和感受,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提供服務。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廣播電臺開始該改變傳統的傳播模式,根據聽眾的喜好安排節目,加強與聽眾的互動,使聽眾獲得更加良好的收聽體驗。而這些都要歸功于新媒體技術,讓廣播電臺從聽眾數量到市場份額都得到了質的提升。
二、傳統廣播電臺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之路
(一)與網絡傳媒相結合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以及媒體市場需求的不斷提升,廣播電臺應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發揮市場經濟上的優勢,獲得更多資金的支持,以此來實現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互聯網發展迅速,廣播電臺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同時,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傳統的廣播電臺應當增加互聯網模式的品牌項目建立進度,實現新媒體與廣播電臺的高度融合。
(二)轉變傳播方式
在當今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越來越多,彼此之間的距離不斷縮小。人們收聽廣播的方式也在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力逐漸提升。廣播電臺要想在新媒體的沖擊下站穩腳跟,就要不斷的轉變傳播方式提升節目的觀賞性。對此,可以采用碎片化的方式傳播趣味性節目,以此來吸引更多的聽眾。例如,遼寧廣播電臺通常采用兼并特性的方式,將實用性、娛樂性、專業性相融合,設置多個播放主題,如法律專欄、科技致富及政策研究等。這些主題又具備多種補充性內容,如評書、音樂、地方戲劇和一些經典歌曲等,這樣便可形成豐富節目內容,使得聽眾獲得親切、實用收聽體驗。在此氛圍下,廣播電臺的雙向互動模式逐漸形成,聽眾對其更是好評不斷。由此可見,提升廣播節目的質量永遠都是王道。此外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所有的智能手機用戶基本都在使用微信進行社交,這也意味著微信已經成為人們在目前進行溝通和交流的主要聊天工具,并且具有強大的技術支持,也已經具備了聲音識別功能。對于微信的搖一搖功能,很多廣播電臺已經制定了相關的使用策略,用其開展聽眾的互動活動,并且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這些都是不斷翻新的互動模式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力。因此只有不斷的與新媒體進行融合,轉變傳統廣播電臺所固有的傳播方式,才是能夠有效的提升廣播電臺的競爭力,才能適應社會的新發展新變化。
(三)注重聽眾體驗
傳統廣播節目一般只有幾種類型,如文藝、新聞、社交。并且聽眾在收聽節目時沒有主動權,一切以電臺的播放為準,無法選擇自己所喜愛的節目。而新媒體的出現賦予了聽眾更多的選擇權利,用戶可以通過使用手機APP類廣播任意選擇自己喜愛的節目,擺脫了頻段上的局限。如QQ音樂中也已經有很多分享類的音樂節目,而蜻蜓FM在對廣播電臺進行同步直播的同時也加入了更多的音頻資源,聽眾可以通過APP中的熱門推薦等版塊收聽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極大的豐富了選擇空間。因此,傳統的廣播電臺也要順應媒體的發展潮流,根據聽眾的喜好,有針對性地選擇節目內容,使節目的吸引力得到極大的提升,而且這種節目制作模式對于提高廣播節目的宣傳力度及促進廣播自身的長期發展來說都是有益無害的。只有以聽眾為“上帝”,充分的滿足聽眾的需求,才能提升廣播電臺的吸引力,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開展線下互動活動
在廣播電臺與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要學習新媒體的新型互動方式即線下活動。由于廣播電臺主持人工作十分繁重,即使開展線下互動活動,在實際的運行中也存在很多的困難。但是,廣播節目要想吸引更多聽眾去收聽,線下活動必定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廣播電臺應該為主持人創造更多的線下互動機會,加強與聽眾之間的交流,從而促進廣播事業的發展。據統計在眾多類型的廣播節目中,情感類節目擁有更多的收聽用戶。因此,線下活動的發展,可以嘗試從情感節目開始。例如,設計一些話題,在微博、微信上進行延伸等。只有豐富了線下活動的形式,才能不斷的提升廣播電臺的影響力,獲得更多聽眾的認可。目前國內有很多電視臺的線下活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公益活動及話題討論方面都做出了良好表率,而聽眾和媒體之間的溝通,正是這些線下活動的紐帶作用帶動起來的。所以傳統廣播電臺要積極的開展線下活動,提升自身的影響力,才能吸引更多的聽眾。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的出現為傳統廣播電臺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加劇了媒體市場的競爭,但同時也為傳統廣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傳統的廣播電臺要想適應時代的發展,就必須積極的進行轉型,充分的與新媒體進行融合,利用新媒體的技術優勢,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因此廣播電臺要積極的與網絡傳媒相結合,用互聯網的思維經營自己的產品,同時還要轉變傳播方式,充分的考慮聽眾的體驗,最后還要加強開展線下互動活動的補充,提升自身的影響力。總而言之,廣播電臺要不斷的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改變自己的發展策略,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龔立堂.舊媒體新媒體全媒體——兼談傳統廣播如何融合新型媒體[J].廣播電視信息,2011(08):45-48.
[2]王旗,倪曉娜.談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臺版權管理的對策[J].中國版權,2016(05):70-73.
[3]馬麗.傳統廣播與新媒體的融合研究[J].科技風,2016(0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