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晴 馮小龍
【摘 要】本文作者通過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2014-2016屆畢業生的職業發展狀況跟蹤調查,系統調研了畢業生滿意度、專業對口程度、用人單位滿意度的狀況,幫助學院了解和掌握畢業生職業發展情況,為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和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真實、可靠的數據支撐和改進途徑。
【關鍵詞】植物保護專業;職業發展;本科生
一、調查概述
(一)調查目的
根據《關于印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改進方案>》(校教發〔2017〕188號)文件要求,跟蹤調查的結果,跟蹤調查的數據分析
(二)調查對象及規模
面向本學院2014、2015、2016屆本科畢業生,共兩個專業:植物保護、制藥工程共發放問卷119份,面向用人單位發放問卷43份。
(三)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采用發放電子調查問卷為主的方式,用人單位答題時間約為7分鐘。畢業生回答時間約為15分鐘。
二、調查情況分析
(一)用人單位部分
1.基本情況分析
調查顯示,我院近三屆畢業生中約69.77%的學生進入農林牧漁行業,13.95%進入制造業,專業就業比較對口。單位性質大多數為私營或者民營企業,占44.19,其次是股份制企業,占25.58%。單位規模以中型居多,占41.86%,大型企業占25.58%,中、大型企業合計占到67.44%。單位所在西部地區的為44.19,東部地區為39.53%,企業近半數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單位所在地在在省會城市的占76.74%。
2.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就業的看法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用人單位對于本科生入職轉正后第一年的年薪多數認為為4.8-6萬,碩士生6-7.2萬比較合適,也就是本科月薪4000-5000元,碩士5000-6000元。用人單位認為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基本有:缺乏社會工作實踐經驗、畢業生期望值過高、綜合素質不高、就行業信息不對稱、動手操作能力差等。
3.用人單位招聘標準分析
調查發現,用人單位在選擇生源學校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有畢業生綜合素質、學校專業設置、和學校知名度。在招聘過程中主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社會實踐和工作經驗、專業素養、敬業精神、和心理素質。用人單位認為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有:綜合素質、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專業能力。
4.畢業生在用人單位發展情況
此表格可以體現我院畢業生進入單位后,發展為本單位中高層領導的概率很高,其他也基本為業務骨干,在單位內受重視程度很高,發展情況好。
5.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滿意度分析
46.51%、51.16%的用人單位認為我校畢業生感覺很好、感覺較好,良好評價達97.67%。用人單位在招錄我校畢業生時考慮的原因主要有:工作踏實、忠誠度高,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知識扎實。過半數的用人單位認為我校專業設置匹配社會用人需求的程度較好。60.47%的人認為我院畢業生能夠較快適應工作,32.56%認為很快。對于我院畢業生的綜合就業能力,工作責任心、學習能力、發展潛力、專業理論、理解分析能力、評價較高,認為抗挫折能力、職業規劃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外語計算機能力、創新、競爭能力有待提高。近三年來,對于畢業生素質,27.91%的用人單位認為明顯提高,32.56%認為略有提高,27.91%認為基本持平。
6.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評價
34.88%的用人單位認為我校畢業生與其他重點大學畢業生在知識、技能、技術能力方面相比差不多,有44.19%的用人單位認為有一定優勢,還有18.60%的用人單位認為有一定差距。對于我校目前專業設置,用人單位有23.26%的人認為不適應,11.63%的人認為不太適應。他們希望學校能夠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改革:加強實習實踐,增強應用能力,加強人際溝通及協調能力,夯實專業知識,教學要結合“前沿”需求,是學生能力與社會需求相匹配。用人單位對我校就業工作評價較高,但存在2.33%的用人單位感到不滿意。
用人單位認為,高校在培養和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方面應該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合作,增加實習實踐環節,強化畢業生職場體驗,強化課程設置與產業發展、畢業生就業的聯系,在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課程內容中滲入對學生核心就業力的培養。
(二)畢業生部分
1.基本情況分析
本次調查性別分布情況為41男,78女,35.29%的畢業生的就業單位是學校,13.45%為大型民營企業,9.24%為私營企業,8.04%為國家機關,8.04%為一般民營企業。工作單位以東部、西部地區為主,17.65%為行政辦公人員,11.76%位工程技術人員,農、林、畜、牧、漁生產人員占6.72%.
2.畢業生就業滿意度情況
有63.03%的學生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感到滿意,14.23%的學生感到非常滿意。也有20.17%的學生認為不是很滿意,先湊合。滿意的原因有:單位的性質和規模、薪酬與福利和人際關系融洽。對于工作不滿意的原因有:薪資偏低/福利較差占22.22%,所在單位/崗位發展空間小占25.93%。
畢業生認為,能夠適應當前工作的最重要原因是工作態度端正。66.87%的畢業生就業對口或基本對口。36.13%的畢業生就業專業不對口。3年內68.7%的學生沒有調換過工作崗位,而發生調換的主要原因有:爭取更多的晉升機會、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為了獲得更高的收入和福利。
61.34%的畢業生表示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聯系緊密,認為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在企業中受認可的占98.32%。80%以上的畢業生看好自己的發展前景,也有9.24%的同學認為悲觀,沒有發展前景。在校期間,實際操作學習和專業理論課的教學讓畢業生認為對工作幫助最大,對母校學習課程的體會,34.54%的畢業生認為學得很多知識,但對現在工作幫助不大31.93%的畢業生認為學得不夠活,能力培養不足。
畢業生中有90%表示下一步打算會進一步學習,提高自己學歷,為長遠打算,以及繼續做下去,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畢業生認為,良好的團隊、超強的學習能力、工作勤勉、綜合素質是對工作成就和職務晉升影響最大的因素。
3.對母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及滿意度
調查顯示,我院畢業生對與自己所學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較好,57.98%的學生認為很滿足,36.13%的同學感到基本滿足。學生認為,在教學方面,公共課內容及安排、專業課內容及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以及實習是最需要改進的方面;認為計算機類、管理類、外語類的課程設置應當加強。
畢業生對母校人才培養質量,認為老師的教學水平、實踐教學環節非常好,專業設置和專業方向、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較好。對于任課老師的評價中,教學態度和教師素質非常好,教學內容組織、與學生的溝通欠佳。
對于母校的總體滿意度,68.07%的學生表示很滿意,30.25%認為基本滿意,無不滿意。87.39%的學生愿意推薦母校,認為以下方面會影響其對母校推薦的意愿:校園偏僻、交通不便,教學設施不好、住宿條件不好。對于所在院系的滿意度為:很滿意73%,基本滿意38%,一般6%,不滿意2%。
三、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綜合素質仍需提高。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滿意度高,對畢業生的專業能力很認可,進入單位后許多都成為了單位中的中高層領導,發展潛力大。但與此同時,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社會實踐和工作經驗,認為我校部分畢業生與其他重點高校相比,在知識、技能、技術能力方面相比有一定差距,并且近三年的畢業生質量沒有明顯的提高。我院學生專業課程任務量比較大,課余實習時間不能保證,因此相對來所社會實踐和相關工作經驗積累不足,參與校園活動鍛煉不足同時,用人單位也認為畢業生的抗挫折能力、職業規劃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外語計算機能力、創新、競爭能力有待提高。
(二)教學及課程體系設置有待完善。調查中有40%的學生認為畢業后課程知識與工作不匹配,在校期間,實際操作學習和專業理論課的教學讓畢業生認為對工作幫助最大,對母校學習課程的體會,近40%的畢業生認為學了很多知識,但對現在工作幫助不大,30%的畢業生認為學得不夠活,能力培養不足。學生認為,在教學方面,公共課內容及安排、專業課內容及安排、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以及實習是最需要改進的方面;認為計算機類、管理類、外語類的的課程設置應當加強。
四、建議及對策
(一)加強校企合作,注重畢業生的實踐學習。不僅僅在校內,而更要拓展到校外,走向企業,走向生產一線,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合作,強化校企常規互動頻次,組織企業與學生交流,真正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加實戰經驗,加強畢業生職場體驗。多與用人單位合作,增加職場實習機會,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制定與企業聯合培養的模式,對于就業意向的學生提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制定實習考核標準,達成標準才可畢業。
(二)更新教學理念,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教學過程代入行業前沿變革、知識、技術等信息,在課程中增加實操技能學習,例如企業管理、職場禮儀、計算機、英語能實際操作的培訓,全方面鍛煉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強其走入社會的適應性。
(三)注重學生心理抗壓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就業能力是大學期間的積累過程,并不是一段時間的付出和突擊,應該長期投入精力做準備。應當鼓勵學生擔任班級或院校學生干部,不但可以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更可以培養工作能力。鼓勵各年級學生利用假期進行實習,鍛煉能力和意志品質,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在社會中增長經驗,提高心理素質,現代社會需要全方面發展的人才。
(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學生應轉變觀念,初次就業不應該好高騖遠,只關注工資的高低。正確對待自己的崗位和工作,在工作中繼續學習,尋找更多的發展機會,制定中長期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對于高校畢業生更重要。
【參考文獻】
[1]黃艷芳,云紹輝.地方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職業發展路徑探討——以九江學院為例[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8(05):58-64.
[2]鐘云華.大學畢業生職業流動的影響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06):33-41.
[3]柏培文.就業選擇、職業流動與職業成功——基于高校畢業生職業調查的研究[J].經濟管理,2010,32(02):7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