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
【摘 要】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人才的培養不僅僅局限于某個單方面的培養,更多的是對人才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因此教育課程的也需要不斷改革,“微課”短小精煉的教育特點,逐漸成為高職數學教育中新型的教育模式。
【關鍵詞】微課;高職教育;數學
“微課”顧名思義即是以微小精煉的課堂模式,以適應在高職數學教育中的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的教學要求,從教學方面來說,“微課”的教學模式更符合高職教育的進度。本文從“微課”在高職數學教育中應用的重要性及可行性等方面進行探討與分析,旨在為“微課”的應用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一、高職數學教育教學現狀
社會的飛速發展使得對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人才的教育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對人才的培養,所以人才培養作為每一所學校的基本任務,是每一所院校應當重點關注的問題。高職院校主要的學生群體是一些對今后的工作方向有些明確目標的學生人群,所以高職院校對于這類學生的培養工作應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營造動態的教學模式,秉承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人的發展這與目前所需的教育模式不謀而合,教師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挖掘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高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教與學脫節的問題,即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不能契合、教師與學生溝通不及時、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
二、高職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育方法單一
傳統的高職數學教育教學模式都停留在“老師進行講解,學生進行學習及操作”的形式上,這套“言傳身教”的教學方法從幾千年前延續至今,課堂一直是老師們的主場,而這種教學方法本身也側重于教師的講解,從而忽略了學生們的參與程度。同時,現在學校中教師們大多仍用傳統的黑板、粉筆教學,這種單一的教育方法和教學工具使得學生們缺乏對數學深入的理解。
(二)學生缺乏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俗話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調查發現:在現實教學中很多學生認為數學問題晦澀難懂,一些同學對數學的學習度和熱情度都不高。而恰恰相反,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數學教育已經不可以僅僅局限于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而是將數學納入了綜合素質教育的范疇,通過對數學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以及在面對問題時可以冷靜理智的分析問題。
根據筆者的總結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家長對于孩子的“過早教育”,使得孩子從小就有各形各色的興趣班要去學習,使學生對學習形成了天然的抵觸心理,而家長對于各種文化課學習的重視程度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使他們從心底里抵制學習數學。二是因為數學學科本身并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與教育方法和教育工具單一有著緊密的聯系。
(三)師生缺乏互動且互動內容呆板
在我國傳統的教育背景下,盡管有一些學校開展了互動學習模式,但其實也是“名存實亡”,教師習慣了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并且教師還受到教學進度,教學條件等層層制約使得數學課堂的互動教學模式只存在于表面,有些時候甚至為了互動而互動,且互動形式相對夸張,顯然,無論學生或是老師都沒有深刻的理解到互動學習模式的內涵和深刻意義。而研究表明,師生關系在教學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老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的適當引導可以極大的地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營造一種互相尊重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率和教學成果。其實在高職數學教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過由學生提出問題或由學生把握重點的形式來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將晦澀難懂的公式利用其它教學手段,例如計算機等手段結合生活實際,變成比較容易理解的形式。
三、“微課”在高職數學教育中應用的必要性
在進行高職數學教育過程中,由于這類學生群體有著明確的學習目標,所以往往會出現學生對于專業課的重視程度將遠遠大于對與數學的重視程度,這使得高職數學教育的教學進度難以完成且完成效果不理想,也使得教師的教學進行相對比較困難。
對于這種現象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一是由于接受高職教育的學生普遍就業方向比較明確,相比較對于不是專業課的學習,他們更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專業課的學習方面,提高他們的綜合實踐能力以便增加日后的專業能力。并且,高職院校對于數學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數學課程的教學時間相對較少,很難形成學習體系,無形之中增加了高職數學教育的困難以及教學難度;二是由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大部分同學對于數學的學習有著抵抗的心理,這也是影響數學教學的重要原因。但事實證明,數學在一個人才的知識儲備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習者增加數學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習者在解決問題時有著清晰的思路以及保持冷靜的頭腦,對于人才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四、“微課”應用于高職數學教育中的優勢
(一)“微課”教學屬于動態教學
教師在課堂上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中及時觀察到學生對于重點、難點的把握程度,以及反應,從而不斷改良課程結構,確定講課風格。“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師生間不斷地互動而將師生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合作使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彼此了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種教學模式將傳統的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變為了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將教師一種高高在上的教學方式得到改良,使學生可以平等的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從而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適合高職院校的學習特點
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知識儲備較薄弱,所以高職教育不僅僅是對人才專業能力的培養,也是人才對基礎知識的儲備過程以及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數學學科的特殊性在于它不能僅僅局限于教師的講解,而是需要學生們進行不斷地練習與記憶的一門學科,那么這就賦予了數學教師一個新的任務:熟練掌握投影儀等新型教學手段的應用。教育工具的單一也是造成學生們學習興趣驟減的元兇,所以在新型的教學中掌握投影儀的使用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以通過投影儀為同學們展示圖片、背景、來源等來指導學生記憶。多媒體的應用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三)符合教學進度與內容
“微課”教學模式通過對學生們學習的引導,激發同學們的創新與想象,使他們不僅僅可以了解到課本原本的知識,也可以了解到它背后的故事及所蘊含的情感。這種教學方法避免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枯燥無味的課堂模式,呈現出一種動態的課堂。這種模式下,老師通過與學生近距離的接觸和溝通,建立了融洽的師生關系,從而明確了學生學習中的重點難點,提升教學質量。
五、結束語
“微課”模式是作為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新型教學模式,高職數學教育中“微課”教學推廣不僅符合當今時代對教學的要求,更對人才綜合能力及素質的培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微課”教學使得數學逐漸走入學生們的心中,引起學生們對數學學科的重視,通過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全方面了解學生,最大化的發揮學生的長處,從而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汪麗.數學與微化課程也優先——試論信息技術微型課程的生態創新與發展[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04).
[2]王利,劉浪.微課在高職院校經濟數學中的應用.成功(教育).2013(20).
[3]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