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杰
摘 要 近年來,虛擬現實(VR)技術發展迅猛,并且受到了數字媒體行業的推崇。VR技術之所以能夠與我國的媒體行業相契合,是因為其將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媒體與數字技術進行了完美融合。VR具體利用了人工智能、立體影像、計算機圖形等高新技術。除此之外,專業人士還詳細研究了人的心理、行為特征,并將研究結果運用到了VR中。VR技術的興起促進了數字藝術的發展。
關鍵詞 虛擬現實;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數字圖像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4-0065-02
由于現今正處于信息化的社會,網絡、計算機技術等信息技術正在飛速發展。而這些信息技術的興起為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機會,如今數字媒體設計不僅獲得了內容上的豐富,而且表現手法也千變萬化[1]。
由于集高新技術與一體的VR技術的加入,使數字媒體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VR對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領域的影響不僅表現在技術方面也表現在技術層面下的“沉浸理論”方面。這是因為VR技術對現實場景的還原度較高,可以帶給客戶最真實的體驗,能夠使客戶感受到沉浸的 興奮。
VR技術也可以稱作靈境技術,VR之所以稱為靈境技術是因為此技術可以使用戶享受到如進入靈境般的感受,是信息技術發展的階段性里程碑。VR中虛擬世界的形成利用了圖像合成系統、三維構圖、計算機的各種傳感設備等。
這些技術的綜合應用可以形成能夠感知視聽嗅的環境,從而使用戶可以在虛擬的世界中進行角色體驗。此技術是現在高新技術的集合體,其主要寶括人工智能技術、模擬技術、立體聲響以及計算機的各項技術。進行VR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滿足人們對場景還原的 需求[2]。
VR技術促進了現代信息的傳播。Philippe Coiffet、Grigore Burdea學者通過對虛擬技術的研究著成了《虛擬現實技術》,一書,并在此書中提出了虛擬現實核心是想象(imagination)、交互(interactivity)以及沉浸(illusion of immersion)。
1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進行大量的信息傳遞
現今的社會也就是信息化的社會,信息傳播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因此虛擬現實技術就應運而生了。信息傳導是從信源到信宿的5個流程的一個集合無論哪個環節存在問題都影響最終結果,達不到傳遞效果。虛擬現實(VR)技術集合了模擬環境、生物感知、自然技能、傳感設備多方面的內,包含了視、聽、觸、聞等感覺[3]。虛擬現實技術是集所有高新技術精華與一體的技術,它可以帶給人們以全新的體驗。
2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給人們帶來“沉浸感”
在VR系統中,雙目立體視覺起了很大作用。用戶的兩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圖像是分別產生的,顯示在不同的顯示器上。有的系統采用單個顯示器,但用戶帶上特殊的眼鏡后,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奇數幀圖像,另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偶數幀圖像,奇、偶幀之間的不同也就是視差就產生了立 體感[4]。
即可以時人們像進入到真實場景中一樣沉浸其中。虛擬現實技術帶給人們的信息更加全面,能夠使使用者體會到與其他信息傳播的不同。使用者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讓自己沉浸在虛擬的世界中,并且可以與虛擬世界的物體進行交流。利用這一特點可以使人們不受外界信息的干擾,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虛擬世界中,以便于使人們更加高效、全面的接受虛擬世界的 信息。
3 虛擬現實技術可以使人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信息
現代藝術之所以呈現如此消極的情感,是由于人們所處的大環境決定,現在社會環境具有生活快速、人情冷漠的特點,而生活中的人們又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群體意識、以及歷史感,在這種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下就使現代藝術呈現出了焦慮、孤獨這是人們真實情感的體現。而后現代技術主要特點是零散、快樂。
后現代信息技術主要是在快樂的氛圍中傳導信息,這種傳導信息的方法主要是靠虛擬現實技術來完成的,因此虛擬現實技術在現代信息技術傳播中是不可或缺的。
4 互動性可改善信息傳達的途徑并提高用戶的參與度
互動(interactive)是區分數字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指標,在信息虛擬化中,用戶與數據的關系復雜度將發生明顯的改變,不單單是控制與被控制關系,也不是類似“蝴蝶效應”的因果相關性。一般來說物理意義上的output和input在虛擬中存在被超越的可能,從而轉變為數據。
在虛擬現實中,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清晰明顯,突破了傳統的一些獲取方式,通過簡化獲取途徑的方式提高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及其準確性。虛擬現實的應用十分廣泛,醫學軍事等領域上都會有所涉及。Myron Krueger作為“人工現實”的一個推行者曾說過:計算機的誕生是為了適應人類,而非被人類適應。虛擬現實的發展空間十分可觀,其“無障礙”運行指日 可待。
虛擬現實技術中主要包含三大要素:即交互(interactive)、圖像(imagery)以及行為(behavior),以圖像(imagery)為中心要素,并要求幾大要素相互關聯。虛擬現實中物體的基本信息主要是由運動視差及雙眼視差提供,再通過一定技術以三維圖像的形式顯示出來[3]。
不得不說虛擬現實在一定程度上與藝術設計有著類似之處,都是將結果以圖像的形式展示給大家。相比于技術設計來講,虛擬現實中的圖像更為抽象化,其主要是通過人們的思想感覺來創造物體圖像,與傳統的原型塑造存在較大差異,從某種角度來說圖像與原型之間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原型創造了圖像,圖像也會對原型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虛擬現實技術除了會根據感覺生成圖像外,還可以使其演變為一個空間,這也是突破了傳統的二維形式,以前圖像帶給我們的僅僅是平面上的感覺,但虛擬現實的應用,可以帶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將人帶入其所創造的虛擬中去,讓其體驗別樣的感覺。
數字媒體設計中很多都應用到了VR技術,通過結合人類行為學與美學,使數字媒體領域將VR技術結合到自身的設計中去,吸引人們的眼球。
一般來講虛擬現實系統主要分為四大系統:即分布式虛擬現實系統(distributed VR)、桌面虛擬現實系統(desktop VR)、遙視虛擬現實系統(telepresence VR)、沉浸式虛擬現實系統(immersive VR)。其中桌面虛擬現實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數字媒體設計領域,通過VR技術提高了計算機系統的三維仿真技術,用戶進入虛擬現實的主要通過三維投影設備及計算機界面等方式實現。虛擬世界中的數據主要可由外部系統進行 操控。
在虛擬環境中,觀察角度的轉換會讓人產生融入其中的感覺,進而實現“through walk”。桌面VR虛擬現實系統在產品展示、環境設計、電子游戲中都有著較為廣泛的 應用[5]。
數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引領“全球圖象化”一起走向征程,不單單是改變了人們生活發展,也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當信息載體發生改變時,我們的“圖像化”也隨著載體固化產生了新的改變。當載體轉化為“比特”時,我們的進程會以“比特”為媒介進行信息轉化,隨之人們會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一種較為清晰的“圖像化”意識 狀態。
給虛擬的圖像賦予實質性的意識,人們可以通過其去更好的理解客觀世界,為圖像時代賦予了新的精神意義,豐富了技術性文化。將圖像信息與人類自身的經驗相融合,并通過圖像思維引導人們去將藝術與信息聯系到一起,進而實現數字媒體設計任務。該轉化可以將抽象化事物賦以具體的含義,達到虛實結合的效果。
5 結論
虛擬現實技術是集所有高新技術精華與一體的技術,它包含了視、聽、觸、聞等感覺可以帶給人們以全新的體驗;可以使人們不受外界信息的干擾,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虛擬世界中,以便于使人們更加高效、全面的接受虛擬世界的信息;在快樂的氛圍中傳導信息;可改善信息傳達的途徑并提高用戶的參與度。由此可見VR領域將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完善應用環境的建設,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領域將會更加廣闊,并為未來數字媒體設計提供新的思想。
參考文獻
[1]劉何雁.虛擬現實:VR紀錄片的紀實性[J].青年記者,2017(20):88-89.
[2]徐來.論中國VR紀錄片的現實建構與發展趨勢[J].電視研究,2017(6):14-16.
[3]于太罡.VR范式下的紀錄片發展探索[J].科技經濟導刊,2017(22).
[4]孫翠平.VR紀錄片的視聽語言探析[J].視聽,2017(2):49-50.
[5]梁瀟月.淺述VR及其應用與展望[J].通訊世界,2017(2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