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煌
摘要: 進入新時期后,網絡化正在全面融入各個行業的日常生產,而與之相應的新媒體也受到了更多行業的關注。受到新媒體給其帶來的顯著影響,企事業單位當前現有的工會工作模式也表現為突顯的轉型。與傳統模式相比,建立于新媒體之上的工會日常工作具備了更高層次的快捷性以及實效性,針對工會運作涉及到的全新理念以及全新模式也能夠全面予以引進。因此可以得知,工會日常工作與新媒體如果能夠實現緊密融合并且妥善利用新媒體,那么將會有助于在根源上轉變現階段的工會運行模式,針對其中涉及到的各項影響也能予以全方位的把控。
Abstract: After entering the new era, the network is 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daily production of various industr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new media has also receive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industry. Influenced by the new media, the existing current trade union work model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also shows a prominent transform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odel, the daily work of trade unions built on new media has a higher level of quickness and effectiveness, and new ideas and new model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rade unions can also be fully introduced. Therefore, it can be seen that if the daily work of trade unions and the new media can be closely integrated and new media properly used, it will help to transform the current mode of operation of the trade unions at the root and can control the various impacts involved.
關鍵詞: 新媒體;工會工作;具體影響;合理應用
Key words: new media;labor union work;specific influence;rational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D4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8-0244-02
0 引言
從根本上來講,工會組織自身應當具備維權職責,對于基層職員應有的各項勞動權益致力于全面加以保障。在當前狀況下,新媒體以及網絡化手段正在全面滲透于工會的平日工作中,針對當前現有的工會運作模式也帶來了顯著轉變。具體而言,新媒體本身包含了微信、微博以及其他新型的溝通媒介,工會針對上述全新的互動媒介應當能夠予以相應的引進,運用此項舉措來創建公眾平臺,密切工會以及基層職員彼此的相互聯系。由此可見,工會如果能夠妥善運用當前的新媒體并且創建多層次的溝通平臺,那么有助于工會敏銳識別某些潛在性的矛盾與隱患,對此及時著手進行化解并且全面保障基層職員應有的各項勞動權益。
1 新媒體給工會帶來的顯著影響
進入互聯網的新時期,工會針對自身施行的各項日常工作也應當著手加以全面轉型。相比于傳統的工會運作模式,具備新媒體特征的工會日常工作模式體現為如下的顯著特性:
首先是信息傳遞的碎片化。受到多媒體給工會帶來的強烈影響,當前企業以及事業單位內部的職員如果要獲取特定類型的信息,那么通常都可以依賴于碎片化閱讀。也就是說,在相對較短的時間段里,職工就能夠憑借上網搜索或者其他手段來獲取自身必需的各類相關信息。一般來講,具備碎片化特征的信息獲取方式應當包含瀏覽文章標題以及查閱有關資料等。在查看特定類型的文章標題之后,職工就能據此斷定該文章是否符合了自身興趣取向,進而給出繼續閱讀或者跳過改文章的決定。在此種狀態下,某些視覺沖擊效應較強的網絡文章將會迅速受到更多職工的青睞。
其次是日常互動與日常交流得以顯著改進。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最為突顯的特征就在于增進日常性的多方溝通,此種交流模式體現為互動性。從社交工具的視角來看,當前已有超出70%的民眾能夠憑借新媒體來服務于自身的通訊或者社交,而超出60%的人們可以借助新媒體來拓寬自身的視野并且結交更多朋友。在全面開展互動的狀態下,新媒體更加能夠被用來記錄自身的平日生活、拓寬交流范圍、表述自身觀點或者釋放某些內心情緒。除此以外,新媒體也能夠方便基層職工密切聯系工會,對于自身現有的深層次思維動態予以全面表述。
第三是微信與微博逐漸受到了更多關注。企業職工如果要獲取關乎自身的各類企業信息,則有必要憑借微信媒體或者微博媒體來實現上述的基本需求。近些年以來,微信媒體以及微博媒體在根本上削弱了互聯網涉及到的某些壁壘,進而全面強化了新媒體本身具備的轉發功能、分享功能以及搜索功能。與此同時,新媒體本身具備突顯的便捷性特征,對于實時性信息都能迅速進行全面的獲取。因此從上述的視角來看,新媒體在當前階段正在迅速獲得更多的青睞與信任,其自身占據的地位也將會逐漸超越傳統媒體。
2 工會利用新媒體的真實狀況
從當前現狀來看,已有很多企業單位以及事業單位工會正在嘗試憑借新媒體來拓寬當前現有的宣傳范圍,與之相應的溝通模式也體現為全方位的更新。然而不應當忽視,當前仍有某些單位內部工會尚未真正認識到新媒體給其帶來的溝通便捷性。某些工會即便能夠借助新媒體來實現溝通,但卻傾向于忽視基層職員自身表現出來的真實需求。具體而言,工會針對新媒體在加以全面利用時,仍然體現為如下弊病或者缺陷:
2.1 欠缺新穎的宣傳內容
工會在創建新媒體平臺并且據此發布多層次的日常信息時,對此并沒能致力于引進某些新穎內容作為其宣傳對象。經過觀察可以得知,當前多數工會都能夠借助新媒體平臺來開設多種類型的日常文體活動,確保基層職員能夠迅速了解現階段的工會工作動向。此外,某些工會還能夠借助上述的溝通平臺來評選各種類型的先進代表。
但從整體上來講,工會在開設上述的日常宣傳時仍然沒能全面融入新穎性的要素,同時也傾向于忽視某些宣傳內容具備的新穎性。在當前狀況下,很多工會在創設屬于自身的門戶網站時,通常都會設置僵化與單調性的標題,以至于基層職工對此感覺到厭倦并且喪失了深入閱讀的興趣。例如:當前多數工會仍然依賴于微信平臺來宣傳當前現有的維權法律規定,但卻并沒能在這其中融入趣味性以及生動性的維權案例。
2.2 沒能真正關注互動
很多工會雖然設置了新媒體平臺,然而針對當前現有的平臺內容并沒能予以及時更新,因此表現為相對緩慢的更新速度。受到上述狀況的影響,工會現有的新媒體平臺無法致力于全面調動基層職工對此的關注與熱情。例如在當前狀況下,仍有較多的工會微信平臺設定為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的更新時間段,有關人員對此怠于收集實時性的維權案例以及其他新穎內容。在某些情況下,基層職工借助微信平臺提出了特定的問題,期待能夠尋求工會對于自身的幫助。然而實質上,工會對于基層職工給出的上述提問并沒有立即予以解答,而是拖延進行解答。
2.3 缺乏相對較廣的營銷范圍
微博平臺或者微信平臺都不能夠欠缺與之相應的營銷理念,這是由于工會只有在妥善運用營銷手段的前提下,職工才能發自內心認同并且接受新媒體平臺。但從現有的真實狀況來看,很多企業工會以及事業單位工會都欠缺必需的營銷意識,對于自身創建的微信平臺無法致力于拓寬營銷規模。在此種狀態下,工會微信平臺通常都很難真正吸引更多基層職工據此開展互動,而是逐漸受到冷落甚至于無法對此進行日常性的管理。
3 工會合理運用新媒體的對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工會當前的各項日常工作都很難脫離新媒體,而是受到了新媒體對其產生的多樣化影響。因此在面對上述現狀時,工會有必要著眼于全面加以改進,通過運用多樣化的轉型舉措來服務于工作模式的全方位轉型,拉近基層職員以及工會的彼此距離。具體在實踐中,工會針對新媒體如果要合理加以運用,那么還需關注如下的要點:
3.1 切實轉變工會對于新媒體的認識
作為事業單位工會以及企業工會而言,應當能夠全面認識到微信平臺等新媒體平臺的價值所在,進而從源頭入手來轉變自身現有的認識。具體在當前階段的實踐中,工會就是要側重于創建和諧性更強的新型勞動關系,對于雙向溝通以及雙向交流予以全面強化。因此可見,工會只有能夠在根源上轉變自身的意識,那么才能致力于健全自身現有的新媒體平臺并且突顯其應有的實效性。
例如近些年以來,已有很多企業工會正在嘗試借助微信平臺來化解當前的勞資矛盾,對于基層企業職員給出的各種疑難與困惑都要及時予以解答。某些勞動者在遇到關乎自身的維權難題時,也可以將其發送至微信群中,以便于獲得工會以及其他勞動者對其的支持。通過運用上述的途徑與舉措,新媒體平臺就能夠緊密銜接工會與勞動者,在此前提下共同創建了多方溝通必需的新平臺。
3.2 注重實時性的平臺維護
微信平臺與微博平臺都應當體現實時性的顯著特征,針對上述兩種類型的平臺有必要開展全方位的日常維護。具體在實踐中,工會應當更多關注新媒體具備的真實效應,針對新媒體平臺現有的各項內容都要突顯其新穎性,做到經常對其進行全面更新。例如在每天的時間段里,工會都要指派專門人員來查看微信平臺,對于其中某些過時案例以及相關規定予以清除,然后再去填補當前工會的新動態。工會一旦接受了來源于基層職工的某些反饋,那么對此就要立即予以處理,而不應當進行拖延。
做好實時性的平臺維護,其關鍵點還應當集中于隨時更新平臺內容,確保其體現最根本的職工維權宗旨。通過運用實時性的平臺維護措施,應當能夠讓基層職工真切體會到工會對于自身的關注,從而全面調動了自身對于工會建設的參與熱情。
3.3 拉近基層職工與工會彼此的距離
工會被比喻為基層職工的“娘家”,其應當與基層職工維持親密的聯系,切實體現其應有的維權價值。因此在當前的實踐中,工會就是要憑借新媒體平臺來創建多方互通必需的渠道與橋梁,在此前提下全面拉近了彼此距離。例如近些年以來,某些企業工會正在嘗試開設服務大廳以及微信維權板塊,確保職工能夠將自身現有的維權難題反饋在平臺上,工會協助其共同進行解決。除此以外,微信平臺還應當緊密結合職工援助、互助保障、文體活動以及會員服務等多項具體功能,增設多樣化的平臺入口,確保其能夠涵蓋職工平日生活的多層面內容。
4 結束語
經過全面分析可知,新媒體在當前階段已經給工會的各項日常工作帶來了全方位的影響,目前很多工會也在嘗試運用新媒體來增進彼此互動。面對微時代帶來的全新轉型機遇,工會應當能夠緊密結合新媒體,依照因地制宜的根本思路來推進建設新媒體的實時性溝通平臺。與此同時,工會也要致力于歸納當前現有的珍貴工作經驗,敢于大膽進行嘗試。因此在未來實踐中,企事業單位內部的工會還需要著眼于自身的轉型,確保將新媒體融入平日工作涉及到的各個關鍵性流程中,在此前提下將多媒體轉變成各方賴以實現彼此溝通的關鍵橋梁。
參考文獻:
[1]于秀.論新媒體時期高校工會的信息化建設[J].視聽,2016(12):193-194.
[2]姚仰生.從載體到理念:中國工會新媒體應用的實踐及發展趨勢[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6,30(05):26-33.
[3]張若琪,章琦.新媒體對工會工作的影響及其合理應用[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5,29(06):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