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
摘要: 高職院校是我國基礎教育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源源不斷的輸送著高質量的技術型人才,但是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市場經濟體量的不斷增大,高職院校培養技術型人才的效率難以滿足越來越多的技術崗位需求,因此為了緩解當下研究的就業形勢、滿足市場上技術型人才需求,有必要加強高職院校教育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方面的研究,這是因為實訓基地可以直接起到培養實用型、技術型人才的作用,對于培養實用型人才具有重要影響。本文首先闡述了當下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而針對問題提出相對應的改進建議和措施,希望能有效推動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發展。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basic education structure, which have been continuously supplying high-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for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However, as China's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continues to deepen, and market economy volume continues to grow, the efficiency of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increasing technical posts. Therefore, in order to ease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meet the needs of technical talents in the marke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especially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is because the training base can directly play the role of cultivating practic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and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ultivating practical talents.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nd measures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hoping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關鍵詞: 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探討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raining base;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8-0262-03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各個階層對于人才的需求日漸提升,尤其是技術性人才在人才市場上更是供不應求,經常出現崗位需求多、人才數量少的情況,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我國的就業形勢。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存在的主要功能便是培養和塑造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因此為了緩解當下研究的就業形勢、滿足市場上技術型人才需求,有必要加強高職院校教育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方面的研究,這是因為實訓基地可以直接起到培養實用型、技術型人才的作用,對于培養實用型人才具有重要影響。本文首先闡述了當下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而針對問題提出相對應的改進建議和措施,希望能有效推動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發展,進而為我國國家經濟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支撐。
1 當下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
1.1 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教學仍存在“重理論輕技能”的傳統思想
縱觀當下我國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教學現狀,仍然存在“重理論而輕技能”的情況,教學模式也更趨勢傳統和保守,不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的形式,也無法滿足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導致高職院校輸送人才的功能隨著實訓基地的建設不僅沒有增強反而出現了減弱趨勢。這是因為實踐教學在高職教育體系中仍然處于一種輔助、隨從的地位[1]。但凡實驗或實訓課程,都是由某一理論課程派生,附屬于理論課程之中,實訓內容主要是用于驗證性的實驗或知識鞏固性的訓練。從此觀點出發,實訓基地建設自然不能突破傳統的模式,實訓基地建設所能起到的職業技術的練習和掌握功能自然也得不到充分的發揮,掌握嫻熟工作技能的學生難以大規模的培養出來,輸送人才的效率得不到提升,社會崗位與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自然難以匹配,由此使得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技術人才也存在就業困難的問題,影響了高職院校的口碑,最終影響了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發展。
1.2 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課程教學體系架構不完善
當前高職院校實訓基地課程教學體系架構也存在不夠完善的問題,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課程教學體系還只是圍繞專業的學科理論知識構建,沒有構建完整的、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和技能訓練沒有打破學科界線、專業界線甚至是課程界線。因此,實訓基地中地實驗或實訓更多地只是單一的或局部的技能訓練,只是對學生理論所學的一個印象加深和知識鞏固,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綜合技能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并沒有起到明顯的作用[2]。此外,即便目前有的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這方面的問題,加強的實踐課程的數量,但是實訓基地所進行的技能培養規格并沒有按照行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按照企業的技術應用水平和對技能型人才的真正需求進行,現有的實踐教學只是按知識結構而沒有按能力結構實施技能訓練,導致所輸送的人才難以滿足企業的要求。如此職教理念,所建設的實訓基地很難培養出高等級的、適用的職業技能人才。
1.3 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缺少科學性和時代性
隨著國家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視以及人們對于高職院校的觀念轉變,高職院校的發展邁入了一個新階段,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數量和規模也越來越多,在這種現實下,高職院校的實力理應進一步增強,但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明顯體現。這主要是因為實訓基地的規劃和建設僅僅停留在院校內部層面,基地建設更多的是從學校的角度出發進行建設,并沒有站在社會實際需要的角度結合行業的發展、企業的需求進行,導致普通的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缺少科學性和規劃性[3],因而實訓基地建設既得不到行業和企業的廣泛參與和支持,也無法充分發揮實訓基地建設促進學生發展、培養學生技能的作用和功效。因此,所建設的實訓基地不能很好地服務社會,幫助學生成長和提升,輸送人才的效率和質量提不上去,對社會的貢獻作用也就難以充分發揮。以這樣的實訓基地所培養的職業技能人才與社會、行業和企業的實際需要仍存在一定的距離,因此需要加強改進和提升。
1.4 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未能有效充分利用社會資本參與其中
當前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資金來源更多的是依賴國家財政的支持以及學校自有教育資金的投入,資金來源過于單一,未能有效充分利用社會資本參與其中,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發展,因此在當下的社會形勢下,工學結合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最佳路徑。顧名思義,工學結合是工廠與學校結合教學、工廠與學校共同出資負責的一種實訓基地建設方式。但其實質是企業現實中經營的個個環節能否與職業知識、技術和能力培養充分且必要融合,實現了這一點就真正實現了工學結合。走出校園到企業的工學結合也有一定限制[4],包括課程組織、教師匹配、教學時間、工廠的配合度、成本、學生的食住和安全管理等,其教學資源占用和成本大幅度提高。實際上,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工學結合性,同時,通過企業進駐學校、生產托管等方式,不出校門也可以實現完美的工學結合。
2 提升和推進我國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議和措施
2.1 糾正高職院校實訓基地教學的錯誤思想以培養實用型人才
教師是高職院校工作開展的基礎,教學思想以及校園風氣是高職院校教學的催化劑,因此要想提升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發展,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教學素養是重中之重,因此需要糾正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教師教學的錯誤思想,以培養實用型、技術型人才為目標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為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多開展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思想的培訓活動,提升教師的自身能力,從而讓教師更加有效率的利用實訓基地開展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二是要多多舉辦同行業之間的交流促進會,彼此交流先進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借此不斷改良和優化自身高職院校的校風和學風,進一步達成基礎教育改革的目的,培養出全面的綜合型高素質人才;三是要在教育體系內引入外聘機制,可以臨時聘請工廠比較先進的工人來校授課,讓學生更好的認識社會,了解具體的工作情況,真正高效有質量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2 豐富和完善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課程架構
要提升和推進我國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除了硬件的設施完善之外,還要豐富和完善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的課程架構,在理論的教學課程之外也要增強相應的實踐課程,讓實訓基地真正成為高職院校學生課堂之外的第二個成長空間。而要豐富和完善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的課程架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在校內實訓基地內增加相應的實踐培訓課程,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技能的掌握程度和運用程度,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二是課程的設置要具有科學性和長遠性,要根據市場的現實需求以及時代的特點設置相應的實踐課程,而不能盲目設置本沒必要設置的“雞肋”課程,從而避免讓實訓基地形同虛設;三是要在實踐課程設置的同時加強外部力量的引入,如果同工廠進行合作,聘請資歷長、工作技能嫻熟程度高的師傅代替老師進行授課,讓學生能更好的感受在技能運用地實際過程中應該注意的細節,“以老帶新”,實現學生質的突破。
2.3 加強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的設計和規劃能力
要進一步提升和推進我國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需要在建設初期便做好相應的設計和規劃能力,確保高職院校建設符合時代的特性和市場的需求,而不是僅憑學校當方面的意愿進行建設和規劃。為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在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之初成立相應的設計規劃團隊,在總結市場現實以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來進行設計和規劃,確保實訓基地所能起到的作用充分發揮;二是要在進行實訓基地建設的過程中,把工廠等相應市場主體融入進來,使得實訓基地具備與外部鏈接的功能,從而更好的培養出可以直接就業的高素質哦技術人員,亦可借此增強高職院校的吸引力;三是將高職院校實訓基地的建設朝綜合性的方向發展,打破高職院校學科的界限化,切實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綜合實踐能力,未來能更好地適應就業。
2.4 加強社會資本在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的參與
組建何種形式、功能和技術裝備的實驗、實訓室,關鍵是能否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并獲得真正的職業培養能力,而加強社會資本在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的參與便可以很好的實現這一點,并大大減少了實訓基地建設給高職院校帶來的成本壓力[5]。通過讓社會、行業和企業參與其中,讓他們充分了解高職院校,也使院校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同時,調動他們支持職業教育的積極性,充分利用行業、企業的各種資源。也只有請行業、企業參與,才能知道他們到底想什么、要什么和怎樣得到,以便更加明確高職辦學理念和方向,更加明白培養什么樣的技能人才。另外,將企業的先進應用技術、設備、新產品、新工藝等以典型的方式引入實驗、實訓室里,將工廠化、車間化的模式搬入實驗、實訓室,使之具備工學結合功能,則實訓基地培養的職業人才一定受社會歡迎。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當前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仍然建設存在重理論而技能、課程教學體系架構不完善、實訓基地規劃及建設缺少科學性、未能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加強實訓基地有效性等多種問題,這也是目前高職院校培養出的人才難以適應社會發展和崗位要求的深層次原因,因此本文的研究是具有現實意義和經濟價值的,有助于緩解我國當下嚴峻的就業形勢、提升高職院校實訓基地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具有較高素養和專業技術的高端人才,助力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由于本人學識及自身閱歷有限,本文在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上均存在不足之處,對于細節把控的能力有所不足,因此仍需要更多高職教育領域的專業人士圍繞實訓基地建設進一步研究和挖掘,本文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參考文獻:
[1]宋波.新時期染整技術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以江門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教通訊,2015(27).
[2]曾天山,聶偉,崔吉芳,吳景松,王重,饒燕婷,朱富言,武向榮,杜云英,張智,馬雷軍,楚曉琳,羅媛.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組.未來五年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預測分析[J].教育研究,2015(05).
[3]項盛榮.校企合作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模式及建設模式選擇研究——以電子產品制造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4(48).
[4]何美霞.高職校內實訓基地裝備建設及其路徑分析[J].職教通訊,2013(25).
[5]何靜,趙良梅.示范高職建設:成果與期待 基于200所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的調查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