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生華
【關鍵詞】 小學數學;直覺思維;原則;基礎;想象;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7—0060—01
所謂直覺是指沒有經過邏輯推理的跨躍式的快捷的直觀感覺,它是以已獲得的知識、積累的經驗、自身的能力為基礎,是迅速解決當前課題的“閃電式”的第一印象。古今中外的許多心理學家對直覺進行了長期研究,認為“直覺是人類智慧的最高層次”,到了二十世紀中葉,布魯納指出“直覺思維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技能,有些問題用分析思維去解決十分困難,而用直覺思維卻輕而易舉地可以得到解決”。數學直覺“在解決數學問題時,能對問題產生領悟,閃電式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作為創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質,在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直覺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直覺思維能力培養應注意的原則
1.選擇內容的廣泛性原則
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中與生活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直覺思維與創新能力的素材,讓學生受到更多的鍛煉。這一過程可以是對教材的處理,對教材的再創造,以及對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猜測、驗證等。
2.數學過程的體驗性原則
在數學過程中,注意提供具體的情景,引發學生的大膽的直覺猜測,并作出合理的推理,讓學生參與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了解數學的產生、作用和價值,減少數學的神秘感,從而使學生會學數學、愛學數學。
3.教學時間的經常性原則
直覺思維訓練應堅持盡早訓練,經常訓練,持續訓練,并加以精心的呵護,使學生從小具有直覺意識并使之形成習慣,直覺思維得以不斷訓練,直覺能力得以穩步而健康地發展,從而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4.多元評價的科學性原則
數學新課標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激勵學生學習……”。對于學生的正確猜測應給予關注和鼓勵;對于錯誤的猜測也要對學生指出:能夠大膽猜測就很了不起了,并讓學生知道錯誤也是學習的一種方式,推翻錯誤的猜測也是一種能力,通過錯誤,探索出本質的過程才是學習的關鍵,以實現人人能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培養直覺思維能力的基本策略
1.扎實的基礎是產生直覺的源泉
直覺不是靠"機遇",直覺的獲得雖然具有偶然性,但決不是無緣無故的憑空臆想,而是以扎實的知識為基礎。若沒有深厚的功底,是不會進發出思維的火花的。阿提雅說:"一旦你真正感到弄懂一樣東西,而且你通過大量例子以及通過與其它東兩的聯系取得了處理那個問題的足夠多的經驗.對此你就會產生一種關于正在發展的過程是怎么回事以及什么結論應該是正確的直覺。
2.指導直覺判斷,訓練直覺思維
直覺判斷是學生對客觀事物、語言文字的一種迅速的識別,直接的理解和綜合的判斷,是直覺思維的一種表現形式。直覺判斷不是按部就班進行邏輯思維得出,而是在對問題整體把握的基礎上進行的直接判斷,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進行的直接判斷,有利于訓練學生的直接思維。
3.引導整體觀察,培養直覺思維
直覺思維具有整體的特征,是一種整體判斷,引導迅速從整體上研究對象和對對象作全面觀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特別是有些應用題數量關系隱蔽,只有從整體上全面審查,看清應用題全貌,才能“忽然發現”簡便的解題方法。
4.鼓勵大膽猜想,發展直覺思維
直覺思維是一種整體的、粗線條的、簡縮式的思維,它具有跳躍性、試探性和一定的偶然性。它不屬于邏輯思維范疇。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假設。發展他們的直覺思維。
5.充分展開想象,激發直覺思維
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學生有了豐富的想象力,直覺思維就有了翅膀,創新思維才得到發展。
6.設置直覺思維的意境和動機誘導
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對于學生的大膽設想給予充分肯定,對其合理成分及時給予鼓勵,愛護、扶植學生的自發性直覺思維,以免挫傷學生直覺思維的積極性和學生直覺思維的悟性。教師應及時因勢利導,解除學生心中的疑惑,使學生對自己的直覺產生成功的喜悅感。
綜上所述:直覺思維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在素質教育中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能培養具有直覺特性的個性情感和創新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對人的潛在的素質的開發。因此,重視小學直覺思維訓練,對小學數學教學,對未來人才的培養和提高人的素質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適時培養學生直覺思維,鼓勵學生直覺作答或先猜測、再驗證,使學生的直覺能力隨年齡的增長、智力的增長而增長,使其學習興趣不斷增強,讓學生知識能力與創造能力同步向前發展,直正在觀念和做法上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以培養出更多的21世紀的具有創造性的高素質的人才。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