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營
摘要:川端康成在其小說中塑造“失明少女”這一群體具有非凡的意義與價值,本文將探討川端康成筆下“失明少女”是如何感知世界的,及其與常人相比迥異之處,并由此引申出川端康成的創作深意。
關鍵詞:川端康成;失明少女;觸知世界
美的事物在于我們發現與感知。川端筆下的世界之美溫婉細膩,為視力正常的人呈現出宇宙自然之優美,而其塑造的“失明少女”是如何認知外在世界、如何建構內在世界則有待探究。
一、初枝認知世界的方式
《少女開眼》中,初枝作為盲女獲取生命與世界的感知大都通過視覺之外的聽覺、觸覺、味覺等方式,然后對事物作出判斷。
如在小說開篇章《肉眼與心靈眼睛》中,初枝聽到禮子與博士的談話而駐足傾聽,只因為禮子的聲音與媽媽的聲音相似。這是初枝與禮子頗具命定性的相遇。初枝與禮子見面,便要求“摸一摸”禮子,并通過觸摸認為禮子的手很美,禮子是她遇到過的最美的人。初枝與禮子在相遇之初曾產生誤解,待誤解破除后,初枝多次表示喜歡禮子身上的味道,“小姐有種讓人留戀的氣味。是香味”,“小姐身上真的有一種年輕、美麗的氣味,跟我媽媽一樣,是一種溫暖的氣味。”“每當遇到有我喜歡的氣味的人,我就高興。就好像能看見了。”(1)初枝通過聽覺、觸覺、味覺感知著外在的世界,并在她的意識中構筑出一個美好的禮子。
初枝在感知禮子的同時,更是敏銳地感受二人之間隱隱約約的關聯,因此,即使肉體之眼遮蔽了初枝的客觀視覺,但她的“心靈之眼”卻顯現出神靈般的預見性與敏銳性。盲人憑借握手、傾聽等方式,能夠比視力正常的人更能“察言觀色”,并了解對方的心意。小說開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用初枝的感知隱晦地道出了文中的人物關系。
在高濱博士與阿島就初枝的手術時間進行的對話中也提到,初枝雖然沒有視覺,但是還是可以通過身體的其他官能認知和建構世界。“興許還是在長出嫩芽、花開的春天做手術,讓她認為這世界是美麗的為好。但是,樹木和花用手觸摸也可感覺得到。天空是無法猜測的吧,像星星什么的……”“是的。她好像對從天上降下來感到不可思議。在下雪天,天氣非常寒冷卻站在屋外,對著天空張開雙手。她就是那樣子看雪的。”(2)
初枝雖然無法用眼看到、用手觸及到遙遠的天空與星空,但卻可以張開雙手去“看”雪。初枝認知世界的方式在明眼人看來別有一番情愫,“一位失明的女童站在清澈見底的河水中,佇立在雪中,在觸摸無法看見的自然界的生命。這情景既令人感到可愛又深感悲哀。”(3)
阿島帶初枝給其父親芝野上墳時,“初枝聞到了令人倍感親切的落葉的氣息……”(4),此時心中涌現故鄉的情形。當阿島仰望天空注目說話時,初枝似乎感受到母親的情緒,也跟著仰頭注目天空。當初枝觸摸爸爸的墓碑及旁邊的鮮花時,阿島有些責備初枝的舉動,又念及她無法無法用眼看到外在世界,只能用手觸摸而放棄責備,對她說道:
“一旦眼睛治好,無論是墓還是別的任何東西,你都可以看見的。
“爸爸他,我已經看清楚,已可以了。”
“是個什么樣的人你記得?”
“記得。他在這里呀。”(5)初枝雙手離開石碑,把手掌按到母親胸前。
初枝的肉眼雖受到遮蔽,但其心靈的眼睛和感觸卻更能觸及事物本真,看清事物真相。
二、花子世界的面貌
在川端塑造的另一個盲童那里,有著比初枝更為艱難的處境。《美好的旅行》中的花子是一個盲聾啞的幼童。她只能通過觸覺、味覺等途徑認知世界。
對花子而言,正如川端所描述的那樣,“手等于眼睛,是用來看什么的,手也等于耳朵,是用來聽什么的,手也等于嘴,是用它說話的。手也是和別人心靈交流的窗戶。所以,她從別人的手上感覺到普通人不明白的各種各樣的事物,比如說那手的主人的人格、溫暖的心。”(6)靠雙手去觸摸感知世界是花子為數不多的重要途徑。
小說中提到,花子與母親有一次出門去看望生病的父親,在火車上遇到比花子大三四歲的咲子。咲子很喜愛花子,并握著她的手,溫柔的觸感讓花子感到很安全和親切,于是花子通過摸摸咲子的頭發、劉海、眼睛、鼻子、耳朵來感知這位陌生姑娘,在自己的世界中建構關于咲子的認知。初次相遇的花子和咲子親昵得像一對親人,這段短暫而又溫馨的相遇令花子的母親非常感動,讓她感恩身邊好心人給予花子的愛與溫柔。花子正是通過自己這雙小手建立起了與世界的聯系,架起了與他人的心靈橋梁。
花子憑借自己的一雙小手觸摸到咲子的手指溫柔而又修長,她的背又高又直,身體苗條孱弱,溫柔聰慧。花子的小手是她的靈魂之眼,通過觸摸,能讓她感知到擁有正常視力的人能夠認知甚至無法認知的世界,她的小手的觸角已經觸及心靈深處,比眼睛所能看到的世界更深遠。
花子可以通過手的觸摸區分父母親及他們的情緒。當父親生氣時,花子通過觸摸感知到父親的手顯得有力而又僵硬,手上的血液流動都比往日快;而母親生氣時,手亦顯得與往常不同,萎萎縮縮,毫無生氣。通過手的觸摸,初枝能夠感受到人的情緒,即悲痛、生氣、高興時呈現出來的不同質感。
花子的手是敏銳而又有智慧的,它比蝴蝶的觸角還靈敏。她甚至可以區分櫻花與梅花等花的花瓣,區分不同的草種。花子還擁有超人的記憶力,即便看不見,她也可以記住字母的形狀,哪怕她并不認識那些字。當達男在花子手心上畫下她的名字以及教她一些拼音字母時,她能迅速掌握并爛熟于心。
當花子去醫院看望父親時,她聞到醫院中病人的氣味,還有摻雜著濃厚的藥水味,令她感到害怕。
當觸摸到父親因生病而日漸消瘦的手時,她吃驚地再去觸摸父親臉頰與胡須,手中觸感的巨大差異,讓她一臉困惑,懷疑觸碰到的是不是父親;當父親費勁全身力氣,在母親的幫助下把花子抱上床時,花子才確認這是父親。一系列的接觸后,花子敏銳的感知已接收到不詳的預感,果然,不久后花子的父親去世。花子通過觸覺、味覺實現對世界的初步感知,輔以敏銳的心靈,能夠對事物做出異乎于常人的精確把握。盲聾啞的花子通過一雙小手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通過與常人迥異的感知方式觸及生活與世界。
注釋:
(1) (日)川端康成:《少女開眼》,賈玉芹,劉宗和等譯,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年,第17頁。
(2) (日)川端康成:《少女開眼》,賈玉芹,劉宗和等譯,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年,第183頁。
(3) (日)川端康成:《少女開眼》,賈玉芹,劉宗和等譯,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年,第183頁。
(4) (日)川端康成:《少女開眼》,賈玉芹,劉宗和等譯,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年,第158頁。
(5) (日)川端康成:《少女開眼》,賈玉芹,劉宗和等譯,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年,第159-160頁。
(6) (日)川端康成:《美好的旅行》,楊偉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第59頁。
參考文獻:
[1][日]川端康成.賈玉芹,劉宗和等譯.少女開眼 [M].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1.
[2][日]川端康成.李正倫等譯.美好的旅行[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1.
(作者單位:廣西民族大學)